孙德中
河南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于新闻工作者而言,调查研究更是立身立业之本,工作特性和工作方式决定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必须在学习、都必须在调查研究。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重新审视“大兴调查研究”之于新闻媒体的价值、经验及路径,有着重要且特殊的意义。
一理解
(一)调查研究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必有之义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坚持用事实说话,虽是老生常谈,却也是老生必谈。特别是在当前新的媒体环境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信息资讯传播速度更快、扩散范围更广。新闻媒体每天要面向千千万万人“发言”,受关注度高。若发生新闻失实,极易引发负面舆情、损害公信力和权威性,甚至危害公共安全。不论在何种条件下,坚持用事实说话,既是新闻规律的基本遵循、新闻采写的基本方法,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恪守的基本要求。
而调查研究是保障新闻真实性的根本要求和前提条件,新闻采写的过程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对于新闻业务来说,调查研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也绝非可做可不做。惟有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二)调查研究是新形势下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须之策
新舆论环境下,“流量至上”逻辑大行其道,一度助长了新闻业的浮躁倾向。为博取关注,重流量轻质量、重爆点轻重点、重颜值轻价值、重速度轻精度等现象屡见不鲜,“短、平、快、粗、浅、偏”的一般化报道不计其数,“搬运工”“剪刀手”“标题党”等标签司空见惯,“客里空”“新闻反转”“超前新闻”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这其中,有“不愿”的短视心态,“慢工出细活”的优质报道往往意味着时间长、成本高、任务重、见效慢;有“不懂”的盲从心态,面对新的传播要求,慌了神、乱了阵,丢弃固有优势,以短攻长;有“不能”的胆怯心态,采编人员欠缺专业素养,发现力、思考力、表达力不足。
从根儿上看、从共性看,症结就在于对调查研究的忽视和淡化。面对舆论格局的深刻调整、舆论生态的深刻改变,调查研究绝非是过时的、无用的、吃亏的。恰恰相反,调查研究变得分量更重、作用更大、回报更显著。同质化、低质化的冗杂信息中,优质内容更为稀缺。众声喧哗中更需要去伪存真,泥沙俱下下更需要去粗取精,信息茧房中更需要由此及彼,利益错杂中更需要由表及里。调查研究正是主流媒体破解流量爆款焦虑、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三)调查研究是继承优良传统的必然之选
注重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河南日报建社74年来积淀的优良传统。一篇篇经典之作,一个个典型人物,无不反映着河南日报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访的精神风貌。焦裕禄、杨水才、史来贺、马海明、任长霞、李芳、李庆军等一个个带有不同时代印记的河南先进典型,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
以红旗渠为例。当红旗渠还是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县办水利工程时,河南日报就开始关注它,并最早派记者前往采访报道。红旗渠修建10年,老记者魏德忠就在那里跟踪采访拍摄了10年,胶卷装了几麻袋,《凌空除险》《盛大的节日》《喜悦》等作品,成为红旗渠精神的标志性影像,被红旗渠纪念馆在醒目位置展示;文艺部的袁漪更是把林县当作第二故乡,长期深入红旗渠畔的山村采访,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河南日报编辑部还曾几次设立“小编辑部”,1966年4月红旗渠三干渠通水之时,夜班出版部门就在现场编稿、组版、发排;进入新时代,《“人间奇迹”红旗渠》《瞰见红旗渠》《清澈的爱》等融媒报道,广为传播。红旗渠也是河南日报派出记者队伍最强、投入力量最大、刊登版面最多、坚持时间最长的典型报道之一。
□ 《清澈的爱》视频报道截图
(四)调查研究是提升新闻工作者能力作风的必行之举
在新闻工作者中,“三门记者”“书房记者”尤为多见。“三门记者”从家门到校门再进单位门,这样的成长经历,对于需要丰富知识经验的采编岗位来说,显然先天不足。“书房记者”以电脑、文件为采访对象,堆砌“新闻”,内容空洞、表达生硬。他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缺乏调查研究。
而纵观新闻大家,无一例外都是深入践行调查研究的典范。范长江26岁时,只身前往人迹罕至的大西北,足迹遍及川、陕、青、甘、内蒙古等地区,历时10个月艰苦跋涉,翻雪山、过草地、察风土人情,写出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名作《中国的西北角》。仅在河南,穆青就七访兰考、八下扶沟、四赴宁陵、十进辉县、两上红旗渠,和基层干部、普通农民交朋友,因此他的人物报道,“写一个、活一个、响一个”。
穆青认为,调查研究不仅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功,我们的好传统,而且是我们新闻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整个新闻队伍建设的生命线。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调查研究是基本功,是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调查研究的过程既是掌握新闻事实的过程,也是新闻工作者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过程。坚持调查研究,是成为思想端正、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新闻工作者的必行之举。
二探索
(一)以真知灼见说服人,积极引导舆论
河南日报充分发挥言论理论优势,营造出善于学习、深入调研、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今年3月下旬以来,从一组3篇“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系列评论,到一组6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系列评论员文章,再到何言文章《焦裕禄的自行车里藏着什么》,河南日报评论言论先行,聚焦河南特色,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准确解读传递大兴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典型经验及方式方法。同时,也积极做好理论阐释,邀请中央党校教授、著名党建专家等权威深入解读大兴调查研究的历史脉络、显著特征及热点问题等,各大网站纷纷转载。
□ 《焦裕禄的自行车里藏着什么》报道截图
(二)以真情实感打动人,挖掘典型经验故事
开设“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万人助万企’活动现场观摩”“‘十大战略’进行时·蹲点调研”等重点专栏,推出《教授手机里存有千余农民的电话》《深山有良医》等稿件,通过真实记录、平实讲述,挖掘典型人物故事,反映好的经验做法。其中,近30个整版的“从实物工作量看‘十大战略’调研行”主题策划,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10个报道组奔赴全省各地深入调研,在采写中凸显真情,在深度中彰显温度,让主题宣传也有了“追剧效应”。
(三)以真材实料启发人,做强深度调研报道
近年来,河南日报立足媒体调查研究特性,突出贴近性、现实性和服务性,重点打造品牌智库,已将其发展为河南日报的独特优势。河南日报智库组织编发的《“两个确保”与“十大战略”:怎么看怎么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点赞;《县域经济何以“成高原”——基于十个县(市)的调研》《强区之路——金水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河南实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年探索经验与启示》等书籍及报告,在政界、学界、业界反响热烈。大河财立方智库也精耕细分领域,影响力不断壮大。《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度报告(2022)》《预制菜产业发展报告》《河南城投公司发展力报告》等一系列智库产品,在全国垂直领域树立起品牌代表性。
□ 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系列调研报道截图
(四)以真抓实干激发人,推进采编质量提高
河南日报历来倡导真抓实干战一线,报社党委、编委成员经常性带队采访调研,还在历次大战大考中靠前指挥,与广大职工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如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受疫情影响办公大楼实行闭环管理。报社领导与一线采编人员一同逆行,搭帐篷、睡行军床,吃住在报社,出色完成了报道任务,以《千里江山新画图》为代表的作品受到好评;2021年“7·20”特大暴雨期间,编委会领导和员工一起克服断水断电断网的重重困难,确保《河南日报》正常出版,让党报旗帜高高飘扬。
三思考
《之江新语》中写道:“各级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深、实、细、准、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方法论意义,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也是指导我们媒体做好调查研究的重要遵循。具体到新闻实践和作品中,要突出围绕“深”“实”“新”下功夫。
(一)突出“深”,不仅“身入”,还要“心到”
隔着玻璃看庄稼,围着饭桌话桑麻,星级宾馆听汇报,搜索网页扒材料的痼疾,揭示了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被人诟病。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单靠案头材料或走马观花掌握“实际情况”,是碰不到好选题、好典型和好故事的。特别是在信息时代,技术虽为新闻采访提供了方便,但“屏对屏”“键对键”永远代替不了“面对面”。“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沉到一线、深入了解、深切感受、深刻思考,方能深入到别人深入不到的程度,抓到别人抓不到的新闻。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
2022年冬季河南多地出现蔬菜销售难,河南日报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并联合发起“百家媒体聚力河南公益助农”行动,共计促成蔬菜采购4300万公斤。从线索发现、信息征集、平台搭建到销售物流,由采编人员串起的各个环节,无处不体现着河南日报社与人民群众的深度连接。
□ 《AI主播河宝带你逛地标》融媒报道海报
(二)突出“实”,扎实采、真实记、平实写
一是采访要扎实,全面深入。问领导也问群众,看现象也察本质,听做法也究实效,要数量也抓质量,谈成绩也说问题。二是记录要真实,有理有据。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摆事实、讲道理,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三是文风要平实,平易近人。不能渲染过头,搞排浪式宣传,也不自我矮化,躲着热点走,要用朴实通俗的语言传递真理真情。
《人民永远记得他》就是做到扎实、真实、平实的佳作。2022年焦裕禄诞辰100周年之际,河南日报推出这篇长篇通讯。数月前编委会即开始策划,对题目、写法、核心内容讨论安排。之后,采访组历时两周,奔赴洛阳、兰考、尉氏、开封等地深入寻访40余人,采访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拍摄的视频素材长达近700分钟,焦裕禄其人其事被一一回味,也收获很多一手素材。稿子见报后,多家央媒转载,微博话题“我们为啥忘不了100岁的他”,不到半日便登上同城热搜榜第二。
(三)突出“新”,新发现、新思考、新表达
一是提升发现力,善于捕捉“新”。在调查研究中,要走进更丰富的场景空间,五官全开,带着敏感、专业、共情和责任去采访,积极捕捉新事实、新真相、新典型、新趋势、新问题。二是提升思考力,善于分析“新”。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联系全局看局部、站位长远看当前。三是提升创新力,善于表达“新”。特别在融媒时代,创新表达成为关键一环。要积极运用新形式、新技术、新手段、新应用等展现好调查研究发现的典型、故事,让深度报道轻量传播。
譬如,“项目为王感知中原经济脉动”主题调研报道,通过“权威党报+新锐财媒+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方式,分析研判河南“三个一批”活动的显著成效及其问题短板,精准提出河南持续推进重大产业项目的发力重点,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不仅推出44个专题特刊、智库报告等传统新闻产品,还推出电子书、连麦直播、短视频、海报等,共同发力,全方位聚焦、全渠道覆盖、全案化传播,阅读量突破4000万。
传媒生态变了,党性原则不会变;时代变了,新闻服务人民的宗旨不会变;实践变了,认识的根本规律不会变;技术变了,内容为王的传播内核不会变。无论条件如何改变,调查研究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安身立业之本永不会变,调查研究永不过时。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3年第6期
原标题|《调实情 查真知 研实招 究实效——深入调查研究,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监制|张维燕 陈国权
策划|梁益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