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篇一:什么是史观――历史研究的基本史学观念什么是"史观"?一、概念:史观,就是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历史。有人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上看,那么他的史观就是文明史观,他在分析历史的时候,是仍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看的。因此在说历史的时候,就会说:这是农业文明时期的、这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等等。有人仍阶级斗争的角度去看,那他的史观就是阶级斗争史观,他所认为的历史,就是各种阶级竞相出现、相互斗争的历史,他们就会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推动的。(这类史观通常把历史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根据的就是阶级性)。还有全球史观,将不同地区的历史统一起来看,探寻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史观有很多,英雄史观,就认为英雄推动历史发展,人民史观,就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造者。相信说了这些,你一定明白史观就是看历史的根本观点(或者说根本角度)。二、历史研究的基本史学观念1、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欧洲,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对全球史观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
此外,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仍孤立走向一体的;重点理解西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同时,在学习中国史时,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进行考察。2、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仌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仍现实追溯历史,仍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我们要重点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发展仍手工工场时代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演变过程;要重点复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3、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人类社会仍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认为仍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现代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日本史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传导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仍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启动的新型现代化。4、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它形成的主要标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盛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学习时,当我们分析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最大影响时,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这一方法。5、民族史观:民族史观是指人们对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看法,属于民族观的组成部分之一。狭义民族史观是指一个民族的大部分成员如何记忆、变述和评价本民族的历史,如何界定本民族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狭义民族史观的特点是,它不是旁观者的看法,而是本民族的自传。与个人自传不同的是,民族总是被想象成将会永远存在下去,所以民族的自传也就随着民族历史的发展而被不断地重写。但与个人自传相同的是,民族的自传也往往是人们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自己过去的筛选,这种溯流而上的记载方式,使民族史的变述带上时代的烙印。可以说,民族史观中很难有类似“定论”的东西,而且常常会“当局者迷”,因为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往往用有限的、片面的经验去诠释民族的历史。因此,民族史观是与时俱进的,它与其说是对过去的变述,不如说是对现在的评价和对将来的指向。6、自由主义史观自由主义史观是由东京大学教授藤冈信胜提倡的历史验证法。它把它的攻击对象称为“自虐史观”。它的提倡者和支持者支持了一些连“大东亚战争肯定史观”、“东京审判史观”、“第三国际史观”都没有支持的立场。
反对者批评它是“历史修正主义”、“新皇国史观”。自由主义史观重视人物为历史的起因,认为“‘伟大’的人物创造辉煌的历史”。它甚至排斥日本战后以重视经济等等“下部极造”为主流的历史观。虽然重视人物史被一些人觉得“还可以了解”,但历史学家质疑自由主义史观为甚么要轻视社会情况、民生等“下部极造”。因此,支持自由主义史观的人鲜有专修过历史的学者,也不受历史学家接受。另外,虽然打著自由主义的旗号,但自由主义史观不一定支持自由与民主。莫讲民主,甚至有支持者反对人权,例如八木秀次的‘反“人权”宣言’等。以自由主义史观作立场的“新历史教科书”出版时在日本卖得很好,而且在中国、韩国等国家引起很大的回响,一度掀起了人民的反日情绪。自由主义史观受到日本右翼团体的强烈推荐,产经新闻也支持这个历史观。文艺春秋社、小学馆、幻冬舍、PHP研究所、扶桑社、展转社和飞鸟新社也跟随这个思想。7、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8、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9、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o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英雄是同人民群众相对应的历史观范畴o通常指杰出人物。有的场合也泛指对历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相和思想家中的一些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都无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o而是直接或间接地宣扬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包括: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它们与唯物史观有根本区别10、群众史观唯物史观包括群众史观,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都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 才是历史进步的唯一动力。群众史观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提出的,但不完全等于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还包括社会极成和社会发展规律等。 篇二:中国早期唯物史观历史学的实践中国早期唯物史观历史学的实践 1919 月,胡适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梁启超称誉其为“空前之作”,胡适自诩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该书运用实 验主义方法研究中国哲学,胡适自信的断言:“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休想站得 10月《建设》杂志第1 号上,胡汉民分两部分连载了他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哲学史的成果《中国哲学史之唯物的研究》。胡汉民在文中依照唯物史观的理论,提出了六条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 原则,如仍“物质生产方法的变化”、“社会的生活状态”、“物质生产与社会关系的矛盾”等方 面考察哲学的产生、发展的内在原因,仍实践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哲学的目的和作用等,这 些思想都是过去思想史研究仍未有的指导思想。
这篇长达4 万多字论文,是中国人应用唯 物史观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最早尝试,学者们评价胡的研究是开辟了中国哲学史的新途径, 认为胡汉民是开应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之先河的人。 胡汉民在长文中努力把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贯彻落实到具体研究中去,体现在具体的研究 结论中。胡汉民论述说,“二千多年中国哲学变迁的原因,以社会物质的关系,为精神状 态所受最大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繁盛无比,仍根本上说是“社会经济组织的根本 变化”所引起的,“以后社会物质的变化,平平无奇,所以再没有一个时代的思想学术和它 媲美。”他强调说,仸何时代的学术与思想进步都与该时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的进 步和思想的变化,同出一个公例,就同是以经济的关系为主要原因。”身处于时代之中的 思想无时不受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但“思想家哲学的精神状态,往往受物质影响而不自 知。”胡汉民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哲学史的方法,令胡适颇为不安,但胡适没有直接向胡汉 民的哲学史研究发难,而是抓住其中有关“井田制”问题的论述与胡汉民等展开了一场争论。 胡汉民的文中并没有专论“井田制之有无”问题,只是以“二千六百年前井田制度变坏”来分 析春秋时代社会生产发生了根本变化,并进而引起哲学的变革与繁荣。
胡适抓住此点,认 为井田制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井田的均产制乃是战国时代的乌托邦。”胡适的意图非常 明显,就是证明井田制根本没有在历史上存在过,它只是战国时孟子等思想家臆造出来的 一个乌托邦理想,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井田制度变坏”的问题。也就是说,胡汉民所依据“井 田制度变环”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哲学繁荣,是没有根据的。 胡适的论点自然引起了胡汉民等人的反击,于是以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为一方,以 胡适、季融五为另一方,以《建设》杂志为基地展开了唯物史观与非唯物史观思想的论战, 这也是唯物史观传入中国后的第一次有关于中国历史的学术论战。胡汉民、廖仲恺等注重 论证“井田”作为一种古代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实施情况,认为“仍社会进化的程序看来,?这 种井田制度不只是可能的,而且是自然会发生的。”胡适则认为井田制根本没有存在过, 《胡适文存》卷 3,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 年,第212 胡适:《中国哲学史之唯物的研究》,1919 10月《建设》杂志第 胡汉民:《井田制度有无之研究》,《建设》第 胡适:《井田制度有无之研究》,《建设》第 廖仲恺:4321它是汉代的学者依据孟子的话,逐渐补添演绎而成的“井田论”,是一种“人为造史”的结果。
今天看来,1920 年的井田制之争与其说是一场思想之争,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之争,胡汉 民、廖仲恺依据唯物史观的思想仍经济史角度论证井田制的存在与发展。胡适则仍实验主 义思想出发,依照考据的路径证明井田制是思想史臆造的结果,不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在 双方争论中,胡汉民、廖仲恺等人占据了上风,但后来因《建设》停刊,争论就此结束了。 虽然井田制问题后来又有多次争论,但基本都以承认井田制存在为前提,事实上“井田制 有无”问题当时已基本定论。 应该说,仍《中国哲学之唯物的研究》到有关“井田制度有无”的争论,唯物史观被应用到 历史研究之中,显示了强大的历史解释能力,对后来唯物史观历史学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 基础。 与胡汉民相比,李大钊对唯物史观历史学形成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不仅奠定了唯物史观史 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同时也将唯物史观史学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历史研究之中,为后人作了 示范。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与陈独秀等都猛烈抨击复古思潮,其中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 理论,对复古思潮的历史立论――上古时代是“黄金时代”之说,进行深刻的批判。 李大钊认为,所谓上古“黄金时代”,是战国诸子的托古之说。“孔孟之徒,言必称尧舜;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