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以研启智促阅读,与书为伴提素养!港城初中历史青年教师读书心得分享(一)

以研启智促阅读,与书为伴提素养!港城初中历史青年教师读书心得分享(一)

以研启智促阅读,与书为伴提素养!港城初中历史青年教师读书心得分享(一)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

以研启智促阅读

与书为伴提素养

港城初中历史教师读书心得

阅读促成长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阅读是青年教师进步的阶梯,有利于丰厚学文化底蕴,促进专业发展。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港城初中历史教师4月读书心得(节选)~~

01

崇实初中施啸竹

这本书是法国历史学家勒华拉杜里写的,完整的书名为《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蒙塔尤》是作者运用微观史学的方法并且利用宗教裁判所的资料写成的。

本书认为“小题材有时也能写出好书”。在前言中,作者说道,“的确,在无数雷同的水滴中,一滴水显不出有何特点。然而,假如是出于幸运或是出于科学,这滴特定的水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它不是纯净的,便会显现出种种纤毛虫、微生物和细菌,一下子引人入胜起来。”我觉得大家就是大家,水平很高,通过这一个小村庄以及宗教审判的文件资料,就写出了这样一本畅销书。在中文版的前言后面,还有这样一段话,“孩子,通过一团泥便可以了解所有泥质品,其变化只是名称而已,只有人们所称的“泥”是真实的;孩子,通过一块铜可以了解所有铜器,其变化只是名称而已,只有人们所称的“铜”是真实的;同样,通过一个指甲刀可以了解所有铁器,其变化只是名称而已,而人们所称的“铁”才是真实的,这便是我对你说的。”我觉得,这就是微观史学的价值体现。有很多很朴素的道理,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名称不同,规律是一样的,其实与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

02

崇实初中 朱烨晨

虽然本书并非是专业历史学者所著,但作者仍坚持史料的真实性,同时语言幽默风趣,叙述娓娓道来,过渡自然,读起来更像与自己的初高中老师对话,而非与一位浸淫学术半生的教授对话。比起后者,前者虽专业性没有那么强,但胜在入门难度低,亲切感强,其趣味性更容易让青少年读者产生对历史的兴趣。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认为我们不仅需要读一些高深的“阳春白雪”历史类论文,也需要读一些贴近青少年和普通历史爱好者认知的小品类读物。前者更多的是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后者我认为对于提升课堂活跃度,增加语言趣味性,从而使一些本身对历史学科有“无聊”的刻板印象的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原来历史上还有这么好玩的事情,原来历史课堂也可以是“活”起来的。

03

市二中钱泓毅

伏尔泰的这部巨著狩猎之广,设计年代之长都让我在拜读时颇为困难。小到路易十四的宫廷韵事,大到决定国家命运的战役和约。它不再是一本简单的政治战争史书,他涉及了广泛的文化史、宗教史、社会史、民族史。这是一本值得深度的著作。

伏尔泰在全书中,对路易十四赞誉甚多,但对于路易十四的批评很少,甚至多次为其辩护,这不能不使我产生一种怀疑的态度。伏尔泰在书中几乎未有提及对路易十四长年兴兵战事的批判,这样一种可以说是“穷兵黩武”的统治方式真的深得民心吗?盛时好好解释,但在法国衰败时,法国人民的态度和对路易十四的评价,伏尔泰记述甚少,我大胆的认为这是这一作品中的一大缺笔吧。至于路易十四的穷奢极欲,伏尔泰似乎更愿意用这些娱乐使法国的民族风尚得到进步,文艺得到发展来为其辩护,尽管在后面社会史的记载中,关于柯尔伯的记载中提到了国王的奢侈为财政带来的负担,但伏尔泰对这方面路易十四的批判几乎没有。此外,伏尔泰的记述方法很有特点,他善于描述国王和元帅等大人物在战争中的作用,更具体点,是他们的性格与品行对一场战役的影响。这是一大特色,但我认为更是一项修史的缺陷,过于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当然伏尔泰不是纯粹的史家,我们也难以以史家的惯例去要求他。伏尔泰对法国人文风尚的记述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他对欧洲其他民族风尚的一些记载也是宝贵而难得的。

04

市二中陶寒一

《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不是一以贯之的通史,它其实就是一本论文集,采用史学专题研究的形式,大体上反映了“士”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殊风貌。作者余英时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以及近代等历史阶段中选择了若干有关“士”的发展的中心论题,然后对每一论题进行了比较具体而深入的分析。

阅读完本书,我对于我国古代士文化的基本演进有了一定的了解。“士“的传统虽然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但是它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中国历史各阶段的发展以不同的面貌展现于世。”士“在先秦史”游士“,秦汉以后为”士大夫“。秦汉的”士“主要集中地活动在以”儒教“为中心的”吏“与”师“俩个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儒教中衰,道家佛家反而体现了”士“的精神风貌,教化的责任也已从儒家转入释氏了。隋唐时代除了禅宗继续拯救众生的悲愿外,诗人、文士也可以代表当时”社会的良心“。宋代儒学复兴,范仲淹所倡导的”以天下为己任“成为”士的新标准,一直到近代,还能从梁启超等人的身上感受到这一精神的活跃。

05

市二中姚翠

《棉花帝国》是美国历史学家斯文·贝克撰写的关于19世纪美国南方棉花产业的权威研究。本书展示了美国南方棉花产业发展的历程,深入探讨了该产业对美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并探究了与其相关的奴隶制度的复杂关系。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不仅是描述历史的真相,而是通过深挖一件事情的根源、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社会阶层的分化等多方面因素,构建了一个多元、博大的历史图景。它不仅可以用于教育课堂之中,也很适合用于自学或者扩展个人历史阅读。总的来说,《棉花帝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深入的视角来审视19世纪南方社会背后复杂的经济、文化和政治问题。我相信,在阅读和思考后,每个人都会从中获得反思,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对待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

06

凤凰中学张燕

苏秉琦先生为中国考古学做出的贡献及所取得的成就铸成了一座巨大的丰碑。此书向读者展现苏先生近六十年的考古成果,带领读者解读中国大地与中国文化,也让读者清醒地看到,如今取得的成绩是很有限的,考古学的新局面终究要靠年轻一代的拼搏开拓。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不能只讲重大发现,文物精品的积累和工作流水账,不能忽视学科本身的理论建树。立足现在,追溯过去,展望未来,找到活水源头,这样,学科才会富有生命力。苏秉琦先生用他六十多年的考古成果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这么多年,考古学者们取得的成绩是卓越的,却也是有限的。二十一世纪的考古学新局面不会自然而然地出现老一代人当然应当继续发挥作用,但终究有赖于年轻一代的拼搏开拓。考古学的科学化与大众化是苏秉琦先生的梦想,也是大多考古学者的梦想。年轻一代必然也会将其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下去,未来可期。

07

凤凰中学苏丽莹

《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从作业现状调查入手,分析学生作业心理机制,提出作业设计原则,并分别从常规作业、分层作业、单元作业、长周期作业等方面对作业设计进行具体指导。

初中历史作业应注重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促进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实现作业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切记“作业类型必丰富,学科特点宜显著”。以前初中历史作业侧重于“题海”战术。“双减”文件中明确提出,初中生每天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和优化中,应着重设计初中历史作业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把初中历史作业不仅仅局限在题多取胜的认知中,应对初中历史家作形式进行创新。比如,我们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科技场馆等社会实践基地完成跨学科、主题式、项目式作业,让同学们参观完这些博物馆、纪念馆之后,写一下他们的参观感言,指引学生及时总结、记录自己的践行过程和成果,以行动表达促进知行合一。通过写参观心得,回忆他们所参观的地方,从而体会到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乐趣,同时也进行了实践活动,脱离了课堂教学的约束,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国历史的魅力。

08

港区初级中学刘坚

小福尔索姆在书中列出了20世纪30年代由新政引发的政府性失误清单,包括社会保障计划的制定,最低工资法的制定,农业补贴、现代福利制度的产生,乃至证券交易委员会、高关税与所得税的设置。正如他所指出的,罗斯福实施新政8年后,大萧条仍在持续。在罗斯福的头两个任期里,平均失业率都高于12%。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到40年代,美国的股市也没有完全恢复。

确实,新政的弊病诸多,不少政策无益于经济的复苏,但其留下的“新政遗产”却无法忽视。新政的一些政策延续至今,一些在当时不合理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政策的完善,其价值也渐渐体现出来。以社会保障计划为例,当年罗斯福推出这一计划是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失业的加剧,平均寿命的限制以及退休先后的差异使这一计划实际效果并不如罗斯福所想。但社会保障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到如今,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一直在持续。2008年那场经济危机几乎没有自杀情况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如今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实际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策,也没有不能被钻空子的政策;在紧急的情况下,利大于弊、甚至需要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些都可以成为决策的理由。罗斯福爱引用老罗斯福的一句话:“如果能达到75%的正确,那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去争取”。这是有自知之明的政治家的态度。

09

港区初级中学赵波

笔者在通读完这本书后也认为,相较于过去中国被动式的“冲击与回应”,这本书无疑是给予多元视角去理解近代中国面临冲击的自我重构,而这种重构兼具创新性和继承性,并非一味地完全接受西方的冲击。历史是发展的,知识亦是日新月异。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笔者认为我们需要贯彻终身学习理念,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吸收借鉴新的研究动态及热点,更好地、更高质量地、更有深度地服务于历史教学。

笔者通过阅读这本著作,也对本书为未来教学实践提供的指导与启发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深入思考,得出了以下几点新的思考。

第一,史料的选择应做到全面而多元。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在选择史料时做到了史料的多样性,呈现历史发展脉络的完整性。笔者认为,史料实证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基础,应尽量克服单一史料来源,做到史料来源的多元性,既达到完整呈现历史发展的方向性和脉络性,又可以通过史料的互证和考辨进一步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第二,历史视野和史观的多元性。研究历史的发展不仅需要考察历史纵向演变,也要考虑历史横向发展。笔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也会尝试在选取多类别史料的基础上,力求呈现不同的解读和研究的视角,展现多元化的史观,如讲解近代史的时候可以不局限于革命史观,适当引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培养学生多角度理解历史广度和深度的能力。

第三,当下历史教学需要拓展课堂上和课外学习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初中历史学科不仅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也鼓励学生开展历史学习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来源于课堂的讲解和训练,也来源于课外的拓展和学习。例如学习近代化探索的专题,教师应倡导学生学会利用大事年表、思维导图归纳近代化探索的进程和特点,也可以创新探究主题和方向,不局限于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学习,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索近代化的进程,尝试阅读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学会交流和分享,进一步促进学生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生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0

南丰中学王敏晔

《德国的浩劫》是我读的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在此之前,对于史学评论类型的著作,我几乎是一无所知。读完全书才后知后觉,自认为可以浅谈一下这部非典型的史学评论。这实在是一部特殊的作品,从严格的标准上来说,它算不上传统的史学评论:不同于史学评论将史学研究作为关注对象,本书更着眼于对过去思想史的反思与总结,注重分析思想领域的历史发展脉络。然而它的写作思路及叙述方式,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著作,似乎更偏向于史学评论。因此,我将它称之为“非典型的史学评论”。虽然没有对史学思想作全面系统的评述,但其关于德国思想史的评价又具有反思批判的内涵。以此而论,它又具备史学评论的部分特性。总的来说,《德国的浩劫》一书具有相当独特的风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本书是对过去德国所经历的两次浩劫——即一战与二战所作的总的分析与反思。何以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内,德意志的土地上竟会两度生长出这样疯狂的力量,以至于要将世界吞没?德国文化中的哪些因素导致了希特勒主义的崛起?本书就从德国的军国主义、 等方面给出了答案。这对于我们理解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书中还夹杂着一些作者亲身经历的或经由那些历史亲历者转告给他的真实见闻体验,其作为史料的价值,也不可忽略。

上一篇: 华为管理顾问田涛 :坐在人类历史的滩头,窥探宇宙的边缘
下一篇: 沉浸式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