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
(通讯员 秦雯洁)1月8日下午,南开大学王先明教授在近代史所510会议室为我院学子带来“史学研究前沿与论文写作”主题讲座,他从个人体悟的角度讲述了对于当代新史学发展的成果及反思。本次讲座由我院付海晏教授主持。
“
首先王先明教授肯定了进入新时期以来史学发展中的成就,包括复兴了社会史和文化史,跨学科的进程中开拓了环境史,整体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取向研究。
王教授指出,新时期史学研究取得了四点成就:一是危机中复兴了社会史和文化史,史学研究进入活跃时期,原有建构的解决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史学界讨论的很多问题并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市场经济的提倡、改革开放,使得人们有了更深刻的现实追求,史学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发展的需要,这是史学界所达成的共识。例如社会史是寻求史学危机的努力,不是新型学科也并非新开拓,文化史亦然,用“复兴”一词或许更能准确描述这一时期的现象。二是在跨学科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新的领域,社会史复兴过程中,主要实现了历史学和社会学、人类学的交叉,这对整个历史学的改变和影响很大;三是历史学和环境学形成了新的学科,由于近代工业化发展才逐渐显现出环境问题,因此近代史学者更应该多注重这一点;四是历史学和医疗史的交叉,具有新的发展前景。
其次王先明教授提到了史学史“求新”还是“求真”的问题。新时期以来,学科发展和拓展过程中,求新构成了新时期以来的主导型的诉求,多学科方法引入历史研究,大量翻译引进了西方历史学的著作,而刻意求新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很少超越了旧史学的成果,新社会史研究的内容新在哪里仍不明确。第二,汉语表达规范性是值得考虑的,由于我国历史的特殊性,客观上存在新社会与旧社会的区分。这从中文语言表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来说是有问题的,这是需要认真反思和推敲的。另外在引进西方概念的过程中,出现了物质概念,关于“转型”这个词的运用不规范导致当时出现了比如秦汉转型说、隋唐转型说、明清转型说、当代转型说等物质概念,而关于转型的定义还没有完全理解,这就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再比如“长时段”一词的运用,这是一个特有的概念:自然环境,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时段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以万年为界;制度和文化则是中时段影响;杰出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则是短时段影响。近代新史学发展过程中突出了这样的问题,对历史学的负面影响也值得我们重视。
“
随后王先明教授再一次强调了史学研究要求真。不科学的解构原有的体系,而三十年来史学研究的新体系和范式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是不利于未来史学发展的。历史学的根本宗旨就是求真,求新只是一个手段,如果背离了求真这个目标,一些求新的手段都没有价值。而求真则包括四个层面:考定史料之真实、揭示史实之真相、构建史学之真知、洞悉历史之真理。正是不断探求这些“真”,才建构了史实的本质特征极其特有的学科地位。讲座最后,王先明教授解答了我院多名学子的疑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