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史学理论与史学研究前沿”是一门涉及历史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和最新研究进展的课程。它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史学作为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探讨历史研究的前沿问题和趋势。
在“史学理论与史学研究前沿”课程上,杨朝晖教授引导同学们自觉阅读相关经典,探索理论渊源,提取理论精髓,开展自我对话,以此助力年轻学子提升关于社会、历史、人生和教育的观察与思考。为了更好地传播学长学姐的真知灼见,本公众号特设专题对优秀作业加以展示分享。
作
者
简
介
曹世敬,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01
内容简介
初读此书,是在杨朝晖老师的史学理论课上。只浅浅读了两章,就被作者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创作形式吸引了。以往读史学理论著作,要么读得很痛苦,要么读得一知半解后半途而废。这本却读得饶有兴致,原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可以如此可爱,如此平易近人。
《大众哲学》是作者艾思奇写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不断加剧的上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革命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艾思奇大胆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之道,将深奥抽象的哲学理论以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式的体裁、“大众听得懂的语言”,引申出高深的哲学知识,对于哲学的唯心论、历史唯物论、辩证认识论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巧妙的“翻译”,启发了千千万万为革命事业奋斗的有志青年。
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是,作者在绪论中提到,他大可以写得晦涩难懂,以迎合“皇宫中做着黄金梦的大学生们”,令人挑不出毛病,但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给那些在都市街头、在店铺乡村的失学者们解一解“知识的饥荒”,是“干烧的大饼”而非“装潢美丽的西点”。正如作者所认为的,将哲学写得通俗易懂显然要比写成晦涩的学术文章难上许多,这需要作者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并能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作者能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环境下写出这本面向普罗大众的哲学书,不由得令人无比钦佩。例如,作者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解释“万事万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癞蛤蟆能捉水里的虫子,却捉不到空中的天鹅,如果你所希望的事情和物质规律相违背,就必定要落下笑柄。
《大众哲学》全书分为六个章节,分别是:绪论、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法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几个范畴、创作过程分享。
绪论中,作者阐述了创作目的及写作背景。第二章正式讲述唯物论之前,作者先说明了唯心论、二元论等非唯物论存在的局限性,从而点出唯物论的根本思想是承认物质有独立的存在规律,物质是第一位的东西,精神是第二位的、派生的东西。在第三章中,作者指出辩证唯物主义者承认事物有它本身的固定的规律,但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事物的客观规律并加以利用。我们每次对事物的认识都仅仅可以反映出该事物的一方面,通过片面认知的不断叠加逐步掌握全部的认知。一言以盖之,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认识就不断地前进、发展,就更加接近绝对真理。随后,作者在第四章中开宗明义,指出掌握了辩证法的规律,才可以得到正确的认识。一是事物普遍的有机联系的规律,世界上的事物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互相联系着,每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某些事物,或互相依赖,或互相制约。二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要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在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中,把事物的变化发展看做事物的自己运动发展。三是质与量互相转变的规律,质的变化发生完成后,事物有了新的性质,又重新安定起来,从而开始新的量变,这叫质到量的变化,如此交替下去,就是“质量互变律”。四是对立统一的规律,事物都包含着许多对立的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其对立的斗争会越来越强,矛盾也会越来越暴露,直到矛盾得到解决为止。对立的斗争是绝对的,对立的统一、同一性是相对的。在研究矛盾和解决矛盾时,必须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要斗争的对象,在解决次要矛盾时,必须服从于解决主要矛盾的任务。五是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反面在一定情形下变为正面,就发生了性质的转变,这叫做“否定”。事物经过再一次的否定,往往回复原来的某些特点,但这并不是原封原样恢复原来的事物,而是走向更高级的阶段。在第五章中,作者则是用五个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明了辩证唯物法的范畴。
02
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大众哲学》对于作为一名即将成为历史教师的师范生同样有许多的启示。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与实践密不可分,历史教学也是如此。作为历史师范生的我们应努力学习教育学、历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教法等理论知识,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应不断积累扩展专业知识,让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同时,历史教学的能动性很强。在教学中我们要按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所学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段检验和发展理论。
此外,对于指导教学的课标和教材,我们也应仔细研读,认真学习,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它们。课程标准对我们备课、上课具有上位指导作用。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材不仅在编写体例、叙述手法,而且在史实、史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读教材不能浮于“表面”,更要深入到教材的字里行间,要整体全面地用好教材。教科书由于篇幅有限,在“五四运动”一课中大篇幅的叙述了学生运动、工人罢工,突出了学生是运动的先锋、工人是第二阶段的主力,对“商人罢市”却着墨甚少。而其实“商人罢市”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碍于教科书的字数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用专业素养练就的“火眼金睛”来审视和补充。例如可以出示一些商人的口号和贴出的告示,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联系是全面的,具体感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全面理解教材中的叙述。与此同时,历史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教科书的编写是不断更新和完善的,面对教课书中的滞后观点,教师应及时纠正,对待教科书,我们既要尊重教材,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科书。
作为历史教师,其学养的核心在于对历史评价的辩证把握。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则,教师进行历史评价时,其所作的历史评价要辩证,要进一步符合事实,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如对李鸿章的评价,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称其为“卖国贼”,而是大唱赞歌,称李鸿章为谈判尽了最大努力,是“爱国者”。就李鸿章而言,为“卖国贼”正名无可厚非,但“爱国者”也是过誉之词。如何避免“卖国贼”与“爱国者”之类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引导学生在为李鸿章正名时避免过分拔高和美化呢?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自身的学养,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客观评价李鸿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辩证思维。除此之外,类似的知识点还有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和秦始皇等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应从历史出发,辩证看待,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谨慎把握,努力教会学生看待历史和分析历史的方法。
事物不仅处于联系之中,还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扩充知识储备,还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其潜能和特长,尊重理解他们,做到教学相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学习借鉴艾思奇讲哲学的方法,用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形式,讲好历史课,努力营造有活力的历史课堂。
撰稿:曹世敬
排版:李紫宣
审核:杨朝晖教授
教育有温度,文字有力量
首师历史
历史 | 教育 | 沙龙| 教学 |研究
立足首都教育发展优势
致力中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
推进历史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