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中初中历史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研究文 / 王松光摘 要 : 大单元教学模式是指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制订周期性的教学计划 , 从宏观的单元教学视角入手 , 设计单元 目标 、 精选教学内容 、 组织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重要理念 , 体现的是 “ 学为中心 ” “ 素养本位 ” , 更易于优化学 生的认知效果 , 可真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 为了有效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活动 , 初中历史教师应设计 结构化的学习任务 , 将单元目标分解成可探究的学习任务 , 使学生在单元结构下把握单元目标 , 实现整体学习 。 文章具体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师应如何在大单元教学实践中设计结构化的学习任务 , 探索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落实 策略 。关键词 : 初中历史 ; 大单元教学模式 ; 学习任务结构化 ; 实践策略中图分类号 : G42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097-1737 ( 2022 ) 21-0031-03引言常规的初中历史教学非常依赖教材内容 , 教师习 惯按照教材的单元编排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 缺少 单元整合与总结 , 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能 力 。
大单元教学模式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围 绕教学主题整合多个单元内容 , 引导学生学习整体性 的历史知识 , 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 。 基于大单元 教学理念 , 教师应尝试设计结构化的学习任务 , 既要 将单元主题落实到课时活动中 , 又要保证各课时活动 在一个单元主题下统一开展 , 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 核心素养做好充足准备 。一 、 大单元教学中初中历史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策略( - ) 基于主题设计 , 整合单元知识大单元教学理念的一个基本特点便是教师可根据 单元主题教学需要打乱教材的章节顺序 , 自主安排各 单元的教学顺序 , 这体现了结构化教学思维 。 教师应 改变 “ 教教材 ” 的理念 , 学会创造性地设计单元主题 。 教师应设计大单元教学主题 , 按照时间顺序 , 整理某 个时代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内容 ; 或是按照某一类 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构建单元专题 , 引导学生评论历 史人物的功过 ; 此外 , 还可按照某一领域的人类历史 串联各个时代下的历史事件 , 帮助学生总结人类历史 的发展历程 。 在设计大单元教学主题时 , 教师要思考 学情特点 , 构建易于激发学生兴趣 、 有利于锻炼学生 历史认知能力的教学主题 , 并据此编排单元内容 , 有 效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 。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在编排单元内容时遵循了时 间规律 , 即将某个时代下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 ( 包括 文学发展 ) 、 科技知识整合到一个单元内 , 便于培养学 生的时空观念 , 促使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 面对 这一教材优势 , 笔者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编排了大单 元结构 。 如在关于两汉时期的历史教学中 , 笔者设计 了单元主题 “ 走进两汉时代 ” , 并将七年级 ( 上册 ) 第 三单元的第 11 〜 15 课知识整合起来 , 由此构建了大单 元教学结构 , 将多节课的知识整合到一个主题单元内 。在此基础上 , 笔者在备课时主动整理了关于两汉 文明的历史材料 , 补充教材知识 。 基于激趣目的 , 笔 者选择的课外材料以图画 、 视频等直观材料为主 , 同 时也包含一些文字类的记录材料 , 能够更有效地促使 学生探索两汉历史文明 。 学生自主填写了 “ 资料包 ” , 即 下载 、 记录自己搜索到的两汉历史文明 , 并按照政治 、 经济 、 科技 、 文化等类别整理历史材料 , 为课堂分享做 好准备 , 也为大单元结构化教学做好了前期准备 。( 二 ) 围绕单元目标 , 设计结构化课时活动基于教学主题构建大单元结构是在初中历史教学 中落实大单元教学理念的第一步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31扫描工码 , 多本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