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历史思潮研究室举办“新时代历史思潮研究”学术研讨会

历史思潮研究室举办“新时代历史思潮研究”学术研讨会

历史思潮研究室举办“新时代历史思潮研究”学术研讨会为了进一步推进历史思潮研究,2021年12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历史思潮研究室举办了“新时代历史思潮研究”学术研讨会。鉴于疫情防控

为了进一步推进历史思潮研究,2021年12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历史思潮研究室举办了“新时代历史思潮研究”学术研讨会。鉴于疫情防控,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开幕式由历史理论研究所历史思潮研究室负责人高希中副研究员主持,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杨艳秋研究员致辞。杨艳秋研究员感谢与会学者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阐述了对历史思潮研究的想法和建议。一是厘清。在概念层面厘清历史思潮的涵义,厘清历史思潮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和途经。二是研判。要对历史思潮的流变发展进行研判,既要进行长时段贯通研究,也要进行时间节点上的断面分析;既要关注历史思潮的历史性、时代性,也要考虑历史思潮研判的特殊性。三是引领。针对一些重大历史理论问题,历史思潮研究室需要及时发声,要撰写有影响力的文章,做有思想、有灵魂、有情怀的学问,推动历史思潮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在主题报告环节,共有16位学者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于沛研究员,作《新时代的中国历史科学》专题发言,提出新时代历史思潮研究应当注重三个方面。一是理解新时代。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讨论新时代历史思潮的基础。二是担负起时代使命。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把握当代、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历史科学,完成当代中国发展赋予中国史学的历史任务,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三是倡导大历史观。要广泛汲取中国传统史学、外国史学的积极成果,赋予时代、民族和学科发展的新内容,使“大历史观”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建构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唯物史观研究新的增长点。

南开大学乔治忠教授以《说说历史上的“思潮”》为题,探讨了历史思潮的性质、形成机制和可能导致的社会影响。他认为,历史思潮的产生根植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并受制于各种要素,其内容多借助代表人物集中体现,在理性内核之外,亦带有个人感性因素。他指出,历史思潮不但有达到高峰后逐渐回落的过程,而且可能带来社会变革和文化改观。同时,他认为思潮具有二重性,并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在关注其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汪高鑫教授以《秦汉社会与历史思潮》为题,聚焦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潮、文化认同思潮、“过秦”思潮、“宣汉”思潮的形成,及其与秦汉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历史思潮是指对于历史的反思或认识而形成的思想潮流。历史思潮具有时代性,各时代社会情形不同,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与反思也不尽相同。秦汉历史思潮的形成,与秦汉社会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秦汉大一统政治的建立与巩固,促成了颂扬大一统思潮的形成;秦汉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促成了历史文化认同思潮的形成;秦亡汉兴的历史巨变,促成了汉初“过秦”思潮的形成;“汉盛于周”的历史定位,促成了东汉“宣汉”思潮的形成。

天津师范大学张秋升教授以《汉初过秦思潮的再认识》为题,从过秦思潮的产生与流变、基本内容、政治社会意义、学术价值与局限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他通过梳理陆贾、贾谊、司马迁等人过秦的不同侧重点,指出秦朝的“恶”形象是层累的塑造。他认为“过秦”思潮包括战略、统治措施、政治思想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过秦思潮的政治社会意义体现在:一是促使了休养生息、废除酷刑、轻徭薄赋等政策的出台。二是逐渐确立儒家思想为官方意识形态。三是强化了为政爱民的价值观念。四是论证了汉政权的合法性。在学术价值上,过秦思潮促使统治者重视文化,重视儒学,并促进了人们对秦史的认识,但由于政治功利主义的需要,没能对秦朝兴亡做出全面系统的认识和辩证评价,偏重于“过”即批评方面。实际上,汉初的统治者比当时的学者更为务实,一方面“过秦”,一方面“汉承秦制”。

湖州师范学院李学功教授报告了《思潮?历史思潮?社会思潮——历史夹缝期的思潮面向》。他基于纵向的历史思潮分析,从历史思潮的运动轨迹出发,探讨历史思潮在变革年代的转形移步与大转折时代思想潮流的不同面向。他认为,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是三个重要的历史夹缝期。春秋战国时代对伦理和天人问题的思考,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基础;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传入及玄学的产生促进了个人意识的进步;清末民初西方思想传入启发了对民族和民主的思考。这三个历史夹缝期汇合了多种历史思潮,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其中思想的新与旧、矛与盾、逆潮与新潮等皆不可免,故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厘清历史思潮的由来,回应现实之关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徐义华研究员的《商周之际的正统观念与古史构建》,聚焦中国正统思想如何形成这一问题。他认为正统观念的形成机制可概括为天命观——天下共主——正统观念三个环节,并指出夏商之际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天命观。商周均通过承认前朝的正统地位来构建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商对夏正统地位的承认体现在对天下共主的承认、继承夏制、保留夏社。周则构建了一套包括正统追溯、共祖体系、共国体系及其延伸在内的完整的正统谱系。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姜萌教授报告了《社会思潮与学术发展——从梁启超“时代思潮”论说起》。他从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提出的“时代思潮”切入,指出从魏源到民国的学者都自认为学术研究深受社会思潮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社会思潮对知识生产有重大影响的根源可能在于学以致用的学术观念。从外部环境变迁角度切入学术思想变迁的研究思路具有合理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他认为,对我们熟知的一些学术史解释模式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是学术史研究的新突破方向。

华中师范大学尤学工教授以《思潮与学派:认识中国近代史学的两个视角》为题进行了报告。他认为,史学思潮与史学流派是认识中国近代史学的两个不同视角。史学思潮是史学和史家对社会变迁的回应,常与社会变迁共起落。史学流派既是史学思潮的产物,也是史学思潮的推动者。史学思潮与学派是共生共存关系,思潮为学派的形成创造学术生态和社会环境,学派则为思潮涨落提供内驱与推动,二者的消长共同受制于社会的变迁。最后,他提出史学的发展要与社会变迁保持同步,这样方可立于时代潮头,引领时代方向,保持史学的学术地位,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廉敏副研究员以《关于清末民初以来否定传统史学的一点思考》为题,分享了她对清末民初“新史学”思潮否定中国传统史学的思考和批评。“新史学”否定传统史学的价值,认为传统史学并无理论,转而从西方史学中寻找理论支持,这种风气影响至今。实际上,梁启超和其他新史学的倡导者并非完全否定传统史学,他们本身都有极深的旧学功底,且传统史学在连续性方面远胜于西方。她认为,中国古代史学绵延流长的事实,应当使我们看到传统史学的价值。

历史理论研究所赵庆云研究员的《略谈马克思主义史学核心概念研究》,建议引入概念史的研究视角、借助概念史研究的理论资源与方法工具来推进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他认为若能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史视域下,将概念置诸历史研究实践,深入梳理分析史家对这些概念的接受、认知、争论、运用之缘起与流变,并结合20世纪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实践,审视这些概念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密切关联,可拓展研究视野。历史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离不开关键概念,它们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叙事体系、解释体系、话语体系的骨架,当今构建新的史学解释体系的工作仍需从关键概念入手。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广明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建构唯物史观的知识体系》。他阐述了构建唯物史观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指出知识体系是“体”,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则是“用”。在唯物史观知识体系的运用上,他分享了作为一名考古学者对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考古学观察,和唯物史观在阐释中国道路、解读大国智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朱洪斌教授以《历史知识在公共空间的传播与衍化》为题,从历史学的科学价值与社会功能、历史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历史意识与公共历史知识等几个方面展开报告。他认为历史学同时具有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历史学既要追问历史的真相,也要胸怀天下苍生、回应社会的需求。职业历史学家是一个专业化的学术社群,他们在主观上或可忽视史学之社会性,但一旦历史以知识形态确立起来,就会在社会空间广泛传播,并在传播的过程中被各种阶层、社会群体的成员重新塑造,形成历史知识的再生产。历史知识进入社会空间后同时也经历重新改造、组合的衍化过程,成为流行于社会大众的集体记忆或文化记忆。最后,他提醒大家,要警惕历史的“滥用”,理性审视历史学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功能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开军教授,报告了《应对历史思潮作整体、综合的研究》。他认为,历史思潮是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人们关于历史的趋同性或趋势性认识。历史思潮一旦形成,便会转化为现实运动的动力。他总结了历史思潮的五个主要特征:一是历史思潮的生成与发展可能会受到精英人物的影响,但在后来的演化中必然会超脱个人而形成共识;二是同一个时代可能并存或前后相继出现不止一种思潮,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三是历史思潮的发生机制受时代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需进行综合考虑;四是历史思潮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哲学思潮等密切关联;五是历史思潮迭起的时代一般是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应重视时代、政治、文化等因素对历史思潮的影响,以及历史思潮对上述诸层面的反作用。

历史理论研究所谭星助理研究员,报告了《作为学科的历史思潮:边界、目标、方法》。她认为,历史思潮有三个特点:一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影响力;二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三是某种思想、文化、哲学及其流派处于生命力最为蓬勃的周期状态。路径和方法方面,她认为应把握住底层逻辑,抓住研究对象的属性,并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打破人为的学科藩篱,同时加强对经典理论的学习和反思。

历史理论研究所徐歆毅副研究员就《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古代史领域的表现及其错误》,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古代史领域的表现及错误有三:一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否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对中国传统文明存在盲目否定的偏向;三是表现在某些通俗史学作品、历史影视、文学作品中。

历史理论研究所冯立助理研究员,报告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辨析》。他认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表现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质疑历史细节的真实性,二是以片面代替整体,三是以支流代替主流,四是片面夸大个别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五是为反面人物翻案,六是以追求科学为名判断历史现象的真伪,七是注意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传播作用。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在历史叙事中肆意虚构、解构、否定、捏造、歪曲历史,用文学手法提供和传播虚假历史知识,运用互联网及新媒体影响大众,以柔性渗透模式制造舆论热点等。

在会议总结发言中,历史理论研究所左玉河副所长,高度评价了各位专家学者报告的学术性和启发性。他指出,与会学者围绕历史思潮的定义、特点、学科定位、研究方法等进行讨论,厘清了历史思潮与历史理论、历史思想,以及历史思潮与史学理论、史学思潮的区别与联系。他认为,一些议题仍然具有深入讨论的空间,如历史思潮成为一种学科的可能、将概念史引入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历史知识在公共空间的传播与转化问题,等等。他指出,在基本明确了历史思潮的研究对象之后,应准确把握历史思潮研究室的定位,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推动历史思潮研究深入开展。

最后,高希中副研究员再次感谢所领导和与会学者对此次会议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历史思潮研究室将与学界同仁携手共进,进一步大力推动历史思潮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上一篇: 谢辉元:良史翦伯赞
下一篇: 简述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含义和历史过程,中国法律近代化的结果如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