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40年代,刘敦桢、梁思成等中国营造学社的先学们筚路蓝缕,穷极四野,考察鉴定伟大而绵长的中华营造史存留至今的遗构和遗迹,建构中国建筑历史的物质和精神遗产。自那时起,这一田野历史考察的传统,在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和东南大学从未间断。它不仅是中建史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东南建筑传统中最为持久和鲜活的价值所在,即历史研究与设计创新的交融与共。
图1,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曾翰摄影
从今年开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继承这一深潜的学术传统,与有方建筑文化促进中心合作,在每年暑期组织“中国建筑遗产研学工作营”。选择构成中国建筑传统的最具典型性的遗构和主题性线路,在旅行考察中记录、思考和研讨,体察传统中活的肌质,以根脉之源流,滋养当下的学术养成和设计实践。
来自全国各个院校建筑、规划、景观专业37名优秀本科生入选今年的工作营。
图2,开营式合影,曾翰摄影
· 山西七日,日察与夜谈
工作营精心选择了山西境内的优秀建筑类遗产案例,涵盖建筑、城市与景观。师生一行日察与夜谈,走进历史,展开思维……从大唐雄风走进佛国五台,登高凌空出雁门,徜徉于云中大同,再回返龙城,感念水德配天。通过深入接触,贴近古人的创造智慧与整体规划设计的思想,发掘遗产中体现的对于自然与聚落、居游与信仰相结合的经验、方法和理念。
图3,考察路线,徐涵绘制
工作营考察的优秀古代遗产反映的是所在历史时期集体的文化意识,从属于各种仪式场合和空间。对于这些建筑的认识和思考,需要将古人的行为和思维结合进来,考虑的问题不再是孤立的、作为客体存在的图像和风格,而是建筑与作为主体的人类行为及思维之间的有机关系。更由于这些建筑与一个时代的社会体制、宗教思想具有最直接的关联,对其的关注也最能使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体制和思想,以及中国建筑的历史叙述。因此,这是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史、思想史认知不可或缺的内容。
图4,南山寺佑国寺大雄宝殿,陈斯予速写
行程安排
日程
活动
Day 1
日察——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开营式
讲座:陈薇教授,如何历史考察
讲座:张彤教授,历史如何成为设计思维——以中国国学中心设计创作为例
Day 2
日察——佛光寺
夜谈——沈旸副教授,“立面”&“平面”的误会: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
Day 3
日察——菩萨顶、塔院寺、显通寺、罗睺寺、黛螺顶、南山寺
夜谈——沈旸副教授,一沙一世界:佛教教义影响空间观的可能
Day 4
日察——佛宫寺释迦塔、悬空寺
夜谈——沈旸副教授,从禅定到礼佛:石窟一路东行的形式演变
Day 5
日察——云冈石窟、善化寺、华严寺、大同老城
夜谈——无所不谈
Day 6
日察——雁门关、窦大夫祠、净因寺、土塘村
夜谈——沈旸副教授,并非冷漠的大自然:山水神人的关系塑造与呈现
Day 7
日察——店头村、晋祠
夜谈——无所不谈
图5,沈旸老师的现场讲解,曾翰摄影
图6,师生的现场交流,曾翰摄影
图7,营员的现场记录,曾翰摄影
图8,营员在浑源悬空寺前合影,曾翰摄影
· 图画、文字与思考
与一般的古建考察不同,此次工作营突出“历史作为一种设计思维”的主题。陈薇和张彤两位教授的行前讲座既展示了方法,也明证了可能;沈旸老师行程中的连续四讲,则以对史实的把握为基础,着重阐述这些现象及其演变的背后动因,呈现了它们与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深切关联;史永高和朱雷老师着力从这些古代遗存中提炼建筑学的命题,帮助学生们进行主题性思考。因为,正是这些横贯古今的建筑学主题的存在,方才使得历史得以成为一种设计思维,才使得它们对后人不仅仅是静态的遗产,而依旧可以予人以面对当下和面向未来的启迪。
这一对待历史的方式,其实是历史与设计的结合,而理论化的主题性思考则是二者之间的纽带,它使这种方式成为可能。这种主题性思考,与具体的史实或是法式相较,抽象而难以捉摸,但因为现场的浸润而使其呈现出具体的一面。事实上它穿梭于现场内外,既要以身体来浸入,又要通过思考来抽离,浸入正是为了更好地抽离。这一方式,对于本科和研究生不同阶段的教育,对于历史、设计、理论不同方向的教学,都是一种颇有意义的尝试。
图9,五台山(大白塔-菩萨顶-显通寺),马雨萌速写
图10,云冈石窟,张篪速写
开营以后,观察、记录、描绘,直至拾掇成文,营员们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进步很大。同学们的现场速写,由逐渐准确而有选择性的描摹,进入到对对象及其周围关系的感悟与解析,看到对象的历史成因,思考对象与他文化的比较,以及面对未来时的可能。文字由整理素材的记录,逐渐过渡到准确、精道与绵密。无论是速写还是文字,都变得越来越有穿透力。固然文字和图画本身是重要的,但是蕴藏其中的洞察、质疑、探寻更有价值。
图11,太原店头村紫竹林,陈斯予速写
图12,太原净因寺,张啸速写
柯布西耶曾经说过:It's hard to say what you see,it's even harder to see what you see. 前一句说的是准确,后一句说的是洞察。无论绘画还是文字,莫不如此,它们都有多个层次,但最终的质量还是在于思考的力度。要达到这一点,既取决于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也取决于眼光的敏锐以及由此而来的发现(有价值)问题的能力,最后,还取决于对问题进行辨别与推进的功夫。在7天的行程中,老师们见证的正是同学们在这些方面的成长。
图13,晋祠,司雨田速写
图14,浑源悬空寺,张啸速写
图15,窦大夫祠,马雨萌速写
37位来自全国各个建筑院校的优秀学子们,在东南大学教师团队的悉心指导与有方的专业组织下,在历史的巨大跨度和身入其境的代入感中,身体和思想都得到了密集的历练。过程中生动鲜活的现场记录见证了他们的成长,行程结束后的总结报告明证了他们的收获。这是一次浓缩精粹而又酣畅淋漓的教学创新,37位学员以他们优异的成绩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