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史料在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史料在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史料在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科学技术史是理学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但这门学科通常并不研究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而是对科学技术本身进行历史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科学技术史是理学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但这门学科通常并不研究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而是对科学技术本身进行历史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这门学科特别重视对史料的处理,所以我们可以从史料切入,管中窥豹,一探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方法、研究特点和论文风格,从而深化大众对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认识。

1.史料是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方面,史料的收集和处理是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起点。有的科学技术史研究主题严重缺乏史料,很难在该领域借助前人的知识成果,而需要通过诸如田野调查、民族志、口述史等研究方法,来收集史料开展研究;有的科学技术史研究主题史料浩如烟海,比起史料的收集,更需要处理好不同史料间的模糊龃龉之处,从而避免因史料庞杂、治史功夫不够而导致错误的解读。

另一方面,成为史料是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归宿。史料收集整理完毕后,科学技术史研究者会在此基础上,提出或采纳某种研究框架,并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史料,去论证辩护自己对某个科学技术史问题的见解。这里,见解和本真历史之间的鸿沟,可以通过逻辑论证是否自洽、史料是否符合已有史实来跨越。那些论证有问题或是被新发掘出来的史料所证伪的研究成果,会被淘汰出局;那些经受住上述检验的研究成果,会变成后续研究的参考,成为史料的一部分。

2.史料常常以时空的顺序组织开来。

科学技术史研究往往以时间顺序处理史料。比如,南京农业大学惠富平教授以小麦的历史演变为突破口,开展了小麦传入中国的路径研究,展示了中国麦作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华南农业大学倪根金教授在梳理鲎的学术史时,也是以时间顺序组织史料。

不过,比起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在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大有平分秋色的势态。比如,台湾中正大学郭静云教授从早期新石器时代农业文明诞生的空间位置出发,结合其他史料,论证了“蓝色革命”发生的可能;华中师范大学吴琦教授从中国不同朝代漕运路线的空间变化入手,展现了千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动历程。

3.史料是科学技术史论文写作的内在逻辑。

人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但是在论文写作时,文史哲的写作风格大不相同。科学技术史论文写作通常延续的是历史学的风格,秉承历史学的行文逻辑,而不是哲学和文学的,这表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科学技术史论文围绕着史料展开。哲学论文常分析不同概念的内涵,比较不同进路之间的差异,以思想实验等方式方法揭露原有陈述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而科学技术史论文以史料为研究的出发点,常做的工作是对不同史料的鉴别解读,并以史料来解释史料,最后成为史料的一部分。

第二,史料及其组织方式是评价一篇科学技术史论文好坏的标准。科学技术史论文不同于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最重要的往往不是观点,而是论证的合理性:如果论证是合理的,那么观点就是成立的,在没有其他论证将其推翻前,我们要承认这种可能的存在。而科学技术史论文不是这样的:科学技术史论文不仅要看论证是否自洽,还要看论证的结论和史料现在有没有冲突、未来可不可能冲突。

第三,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技术史论文最后会成为史实的一部分。虽然哲学研究也会站在原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该方向的研究,但即便如此,人们在对某一哲学问题开展研究时,往往并不会将某一哲学论文的回答直接视作结论援引。比起援引,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哲学家更多是在批判不同的回答,并希望给出一个更加完善的回答。而科学技术史研究与之不同:就一个问题的科学技术史研究结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被当作“正确”的答案看待,甚至会被写进教科书,让学生暂时当作史实接受。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史料,研究方法离不开史料,研究成果离不开史料,研究归宿也离不开史料。因此,史料在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地位,说是第一核心也不为过。

上一篇: 论初中历史教学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与分析
下一篇: 专题19 史学研究-三年(2020-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docx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