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博物馆学研究新生力量,给有志于博物馆学研究的博物馆青年工作者、未来博物馆人搭建学习与交流平台,浙江省博物馆联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委会共同推出“文澜博物馆学论坛·青年工作坊”,邀请来自博物馆与高校的专家学者,以“授课+讨论”的形式开设系列公益性课程。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博物馆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博物馆事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
“文澜博物馆学论坛·青年工作坊(第五期)”的主题为“博物馆学专业建设”,六位来自国内高校博物馆学相关专业的资深教授从各自的教学与研究方向出发,围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习方法等方面为文博青年传道授业,答疑解惑。
陆建松
博物馆学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人才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兴旺的基本保障和强大支撑,是博物馆事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复旦大学的陆建松老师从“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人才与我国博物馆发展六个‘不适应’”“博物馆学学科发展步履艰难的原因”“加强博物馆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建议”四个方面缕析博物馆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
进入21世纪以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伴随我国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和进步,人才队伍建设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并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和进步的主要瓶颈之一。当前中国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总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低,专业素质和技能不适应博物馆角色和功能的转变,专业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博物馆类型发展多样化的要求,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后劲不足,师资力量薄弱、高校博物馆学教师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博物馆学学科发展也面临着重重困难。主要体现在:
学科隶属关系尴尬,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
博物馆学在国家学科分类中没有位置直接导致了申请课题难;
缺乏核心期刊,博物馆学研究成果发表难;
课题申请难与论文无处发表等问题又导致了科研成果得不到合理评价;
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与博物馆实际需求相脱节;
设置博物馆学专业的高校少,招生规模小。
上述问题直接阻碍了博物馆学学科的发展。
未来十几年都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高速发展时期。为了适应我国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加快博物馆学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于如何加强博物馆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陆建松老师提出了以下建议:
1.制定博物馆人才发展规划,明确博物馆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2.给予博物馆学应有的学科地位;
3.增加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
4. 强化博物馆核心专业人才培养。
宋向光
知识域的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现象、博物馆制度和博物馆实践的知识分支。北京大学的宋向光老师从“博物馆学”“知识域的博物馆学”“知识域博物馆学研究”三个层面透视博物馆学的核心与本质问题,溯源与厘清“博物馆学”“博物馆术”“博物馆研究”等学术概念。
依照博物馆学知识的内容特性,宋老师将知识域的博物馆学分为博物馆志、理性博物馆学、元博物馆学等三个子系统。其中博物馆志(museography)是对博物馆现象、博物馆专业活动、技术在博物馆业务中的应用及效能、博物馆机构等客观现象的真实描述,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理性博物馆学(rational museology)侧重解释博物馆志所描述的各种现象的普遍性属性、价值、意义以及相互性的关系,在历史和“语境(context)”的背景下,探讨博物馆存在的合理性和意义。元博物馆学(metamuseology)主要构建和批判博物馆学理论的形式和结构,在认识论和知识论框架中,归纳出普遍关注的对象和问题,确定博物馆学研究基本问题,建立博物馆学基本架构,明确博物馆学基本周界,明确博物馆学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知识域博物馆学研究,主要研究作为客观存在的博物馆现象、博物馆制度、博物馆实践,并运用科学方法和理论对博物馆学事实的知识化和理论化。通过研究认知博物馆现象,理解博物馆事实,充实、丰富博物馆知识领域,构建与其他知识领域的联结。
宋老师归纳知识域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有:从事件到事实的转换,通过转换将孤立的事件纳入到博物馆学研究的视野,并用博物馆学术语进行科学的描述;从事实到理论的升华,通过对科学事实的意义、价值的知识解读,以及科学事实关联、因果、逻辑关系的阐释,对既有的博物馆学理论进行优化、完善、解构、重构;从理论到批判的反身审视,对解读的过程、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论成果进行审视批判,确保知识的客观性与科学性。除以上共性的方法外,还有“共时”的方法、“历时”的方法、“知识域”的方法等。
吕军
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理论建设与学术研究
博物馆藏品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科学文化财产,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藏品管理则是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基础工作。吉林大学的吕军老师围绕博物馆藏品管理,从理论建设与学术研究两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理论建设部分首先体现在内涵认知,经过三个阶段的变迁当前对于博物馆藏品和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内涵已经有了较明确的认知:博物馆藏品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科学文化财产,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博物馆藏品管理是博物馆对藏品进行保管、保护、整理、研究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同时,吕军老师对理论建设的基础、过程、路径分别时行归纳总结:理论建设基础是中国古今收藏管理的实践,包括古代的收藏与鉴赏、近代的博物馆管理、现代博物馆的发展。理论建设过程经历了古代萌芽、近代雏形、现代发展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初始的管理理念、早期的理论观点、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理论建设路径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指导性及学术性成果的产生、理论与实践融合成果的丰富三个方面。
学术研究部分可分为内涵研究、政策研究、标准与法规研究。其中内涵研究具体涉及博物馆藏品管理范畴,要回答应该有哪些工作任务?藏品保护,如何归属?并规范博物馆藏品管理流程,回答到底有没有流程?如何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政策研究涉及藏品收藏与藏品处置两个方面,分别回答到底应该收藏什么,怎样建立博物馆的收藏?藏品要不要进行处置,如何开展藏品处置?
标准与法规研究主要聚焦藏品管理标准化和藏品管理法制化,需回答什么是标准化?并开展藏品管理标准化建设,制订藏品管理相关法规,推进藏品管理法制化建设。
徐玲
博物馆史研究的往与今
博物馆史是博物馆学的重要关照对象,常被喻为博物馆发展的一面镜子,是透视博物馆与社会关系变迁的最佳视角之一。郑州大学的徐玲老师从“博物馆史研究的内容与意义”“博物馆史研究趋向和方法”“博物馆史研究的几个议题”及“博物馆史研究的难点”四个方面为大家梳理了博物馆史研究的往与今。
博物馆史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机构自身的变迁,如馆名、馆舍等;博物馆管理的变革,如政策制度、内部组织机构等;与博物馆功能相关的各个方面,如藏品入藏史,陈列展览模式变化,教育活动实践,博物馆创办的刊物,研究论著等;以及人的方面,有观众参观史,从业者群体研究等。
当前博物馆史研究主要有两种趋向,分别是博物馆学趋向与历史学趋向。博物馆学趋向下的博物馆史研究,主要探索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流变过程。更加关注机构本体的研究,如博物馆建筑、藏品、展览和教育,以及博物馆观众和从业者等。史学趋向下的博物馆史研究,将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之一,更加注重其思想观念上的探讨,具体在博物馆政策、制度、条例法规等大量历史文献基础上,进行实证性研究。
徐玲老师提出,当下博物馆史研究有以下三个重要议题:
一是早期博物馆形式的议题,她以孔庙为例探讨中国博物馆的早期形式。
二是中国古物收藏史的复杂性议题,官府收藏、文人收藏、古董商收藏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中国古代国之重器的礼乐文化制度、文人情怀和审美以及古物商业性买卖历史。
三是博物馆历史分期议题,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博物馆是否存在自身的时间轴?博物馆发生过程中,是否存在形态突破性的变动阶段?
最后,徐玲老师从文献材料、研究体系、研究队伍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博物馆史研究面临的三个难点。史料分散、相关材料不足导致很多重要议题难以展开,比如藏品入藏史和观众参观史等;追求宏大叙事的整体史观,缺乏研究的丰富性;博物馆史研究从描述性研究转向解释性研究需要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期待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博物馆史的研究队伍中。
史吉祥
形而上与形而下:博物馆学的学习两轴构建
博物馆学的学习有哪些主要的抓手?博物馆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与博物馆青年工作者如何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吉林大学的史吉祥老师以《形而上与形而下:博物馆学的学习两轴构建》为题为青年博物馆人理清学习思路。
史老师提出,作为一门应用性专业,博物馆学高等教育是应国家和社会需求而成立发展的,其最理想的办学模式是有学校博物馆做依托,可以选取若干社会的博物馆或博物馆展陈设计公司构建博物馆学专业的实习基地。与此同时,高校中博物馆学青年教师要根据博物馆的实际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参与实践、开阔视野。
博物馆学的学习分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部分是形而上的内容,诸如博物馆的是什么(博物馆定义),博物馆的起源与演进(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未来,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等。实践部分是形而下的内容,侧重在博物馆各种实务,诸如博物馆物的征集,保管,鉴定,博物馆的展陈的组织与策划,博物馆评估管理、营销管理,博物馆建设,博物馆公共关系等等。
史老师提出,学习博物馆学要形而上和形而下两轴交互构建。两轴知识构建是一个过程,有起点没有终点。形而下的知识要脚踏实地,要真正掌握博物馆各项实务,这是你谋生的本钱。形而上的知识是不间断的思考,要建立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这是由学徒转为学者的不二法门。
课堂上,史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如为什么说“藏品”是被中国博物馆学误用的概念?什么是陈列,什么是展览?什么是好的展陈?博物馆教育有无局限性?为什么说不可检验性既是博物馆教育的弱点,也是博物馆教育的特点?等等。
同时,史老师对博物馆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对国际上的博物馆学理论和新实践,要不断掌握,借鉴吸收。立足中国博物馆实际,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要改变单一翻译输入外国博物馆学理论著作方式,逐步将中国的博物馆学理论思考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出去,包括用西方语言著述和在西方出版社出版博物馆学著作。
潘守永
博物馆人类学:学术思想和学术范式
上海大学的潘守永老师重点评述近30年来博物馆人类学的主要学术思想和学术主张,对当代博物馆学学术范式、博物馆民族志的方法学意义和实践等,做重点介绍和解析。
潘老师首先对系列学术名词展开概念辨析。范式是指某一特定学科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基本世界观,它是由其特有的观察角度、基本假设、概念体系和研究方式构成的,它表示科学家看待和解释世界的基本方式。研究范式是通过研究方法、论述方法、学术评价标准体现出来的学科范式。学术思想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术系统和思想体系。人类学作为一个有150多年历史的学科,其学术范式和方法学体系相对比较完整。它从研究other开始,使用的方法偏重于民族志的方法,研究的策略主要是案例。
博物馆人类学包括了在博物馆里所从事的人类学和关于博物馆的人类学(Karp),当下讨论更多的是关于博物馆的人类学。指人类学家在博物馆内所做的工作,以及对作为现代社会重要机构的博物馆的人类学研究。它包括一系列学术和专业关切。在理论和实践中,博物馆人类学跨越田野研究和公共拓展、宗主国中心和(后)殖民边缘、多元国际社群和本地受众、物质文化研究和艺术敏感性等领域相互重叠的兴趣(Herle)。
博物馆人类学的学术思想是否存在?是否是“社会事实”或“社会实践”?潘老师通过两个例子加以探讨。其一是哈佛大学的赫兹菲尔德对于文化遗产认识论的一系列批判,比如对文化遗产保护误入博物馆模式的批判,他从工具理性对博物馆是什么做了“批判反思”。第二个例子是关于殖民化的博物馆学和去殖民化的博物馆学。去殖民化中的归还,除了归还物,围绕物所形成的知识、学理是否要同步归还。
最后,潘老师围绕批判性博物馆学与批判性遗产研究的思考,例举Ivan Karp,Peter Vergo,Anthony Shelton和麦夏兰等的成果展开讨论。
观看直播回放
六位老师的课程结束后,本期工作坊的学员围绕“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展开探讨,有对课程内容的分析提炼、有针对特定问题的深入钻研、有结合自身经历的反思、有日常工作实践的感悟,还有对本期工作坊的总结,下面分享几位学员的见解:
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 张书良
通过将多位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的授课进行纵横两向的对比,我想,或许可以将博物馆学的学科内容建立于一个纵横交错的坐标轴上,其中横轴体现为语境或视角之间的差异,纵轴体现为博物馆学自实务到理论逐步深入的过程。
其中,徐玲老师和潘守永老师的课程关注的是前述的横轴方向,只是视角上从属于不同的类。徐玲的博物馆史关注的是沿着时间轴方向上的、不同历史背景之下博物馆发展体现出的不同特征;潘守永老师的博物馆人类学关注的是空间维度上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特的博物馆现象。在研究目标上这两类视角其实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即:他山之石何以攻玉?如何通过对曾经发生过的或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博物馆活动的研究,明确我们现在博物馆活动的定位、问题、前景、方法,同时取长补短,谋求新的发展之道。
陆建松、宋向光、史吉祥三位老师的课程关注的是前述的纵轴方向。如宋向光老师从博物馆实务、到博物馆理论、到博物馆元理论(或者说元博物馆学)的框架,史吉祥老师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描述的都是共时性的博物馆学科框架,只是元博物馆学更起到统领博物馆知识域的作用。在此对元博物馆学提出一点疑问,即首先,“元”即“理论的理论”,是一个可以反复迭代的过程,“元博物馆学”之上仍可以有“元元博物馆学”,在这种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其次,“批判博物馆学”实际上已经将现有的博物馆学框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反思与批判,具备了“元”的特征,二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吕军老师的课程关注的是博物馆藏品管理,可视为前述坐标轴上的一点,我们易于看出这样的一点如何在两个连续的方向上不断延伸,拓展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广泛联系的研究领域。在横向上,可以在历史中寻找藏品管理的发展渊源及其与社会背景的关系,也可以在档案管理、图书馆里等其他领域中汲取经验;在纵向上,可以区分出藏品管理实务、藏品管理理念、藏品管理政策等诸多层次。
陆建松、宋向光、史吉祥、潘守永等多位老师都提到了博物馆学的“中西之辨”与“实务与理念之辨”。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目前对西方博物馆学研究的引入、“字里行间作文章”的工夫并不是多余的、不必要的。这一点是说,如果我们将研究范围限定于特定的一隅,诚然我们容易解决很多眼下急需的问题,但这样的学科发展难免是单向线性的,即我们容易被某种惯性推动,难以适应于复杂多变的世界环境。这种相互关涉的“出位之思”其实是为我们的“直角式”发展提供了参照基础,在目前情况下,这种思路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博物馆学需要永续性的创新,惟愿将来我能为这一学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淄博市博物馆 张冲
聆听论坛过程中,我对吕军老师的《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理论建设与学术研究》印象颇深,尤其对藏品处置这一敏感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个问题有了一点点思考,简单介绍如下:
(一)法律层面仍需完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对藏品退出馆藏进行了一些规定,但没有更详细的规定,特别是“如没有其他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愿意接收有关藏品,则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统一处置”,如何处置这类藏品尚未提及,这也成为了国有博物馆处置藏品的一个难题。
(二)我们可以吸纳欧美国家藏品处置方面的一些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加拿大格林堡博物馆的市场化处置方案有很多可取之处,但国情不同、社会不同,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市场化处置方式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莫过于出售,因为这涉及以物换钱的行为,外界有理由怀疑博物馆利用藏品营利,因此博物馆应当谨慎采取公开透明的出售处置方式,处置也必须在外界监督下进行,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
(四)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一般仍将藏品看成是静态的、被动的,对藏品的报废问题还没有引起重视,积极而慎重地对藏品进行取舍,对不能继续收藏的或无须收藏的藏品采取终止其处置的办法,是博物馆走向成熟的标志。藏品“只入不出”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利于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注销有助于优化馆藏、节约资源,对于藏品管理颇具正面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刘宝枝
众多分析讨论当中有一个比较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形而上的理论搭建和形而下的实际操作之间的张力,也即是理论博物馆学和应用博物馆学之间的交碰,这其实在博物馆诞生之初就存在,“museology”和“museography”之间区别从一开始就存在,我们将其译作“博物馆学”和“博物馆术”,到1958年时任国际博协主席里维埃区分了museology与museography的意义: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使命和组织的科学,“the science whose purposeis to study the mission and organisation of the museum”
博物馆术是对博物馆业务的专业化建设,以及博物馆技术应用研究,是与博物馆学有关的技术系统,“the set of techniques in relation tomuseology。”
这个其实根涉的是博物馆在理论和实操方面的问题,并不简单是名称的辨析。一方面有具体的博物馆实际情况的影响,就比如一些专题博物馆就会更注重实操,这是他们馆场建设的切实因素,而综合类型的一些博物馆就往往与理论搭线,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所侧重的并不同;另一方面从理论到实践以及实践回归理论指导其实在博物馆学领域表现的是很突出的,因为博物馆藏品本来就是从物到人的历史过程,不同于其他学科所搭载的文字图像等基础,这也就注定了其要在这两端之间平衡。所以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各自封闭,而是开放式的流动过程。
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 孙卓钰
从各位老师的课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博物馆实践的重要性。但我觉得博物馆实践需要日积月累获得经验,许多内容是在学校根本学不到的。
首先,学校开设的课程对于博物馆实践的要求不高。我觉得我在学校学到的内容,大多比较宏观、比较基础,而实践方面的课程很少。例如,博物馆陈列设计等课程不是简单的从学校课堂教育就能学到的,一些审美提升的需求更是简单的理论所学不到的。而虚拟展览设计等课题也没有专业老师进行讲授,很难学到,却又很想学习。在学校学习的我们对于博物馆实践并不排斥,反而十分向往,但不一定会有很多机会进行博物馆实践。
其次,我觉得博物馆实习的效果好像没有那么理想化。在博物馆实习中,除了成绩以外,许多博物馆工作好像都看不到结果,例如,我不清楚我在博物馆撰写的文本对展览的帮助,也不清楚我对藏品整理和标签的撰写是否符合博物馆要求,因此学校和博物馆之间似乎有着难以跨越的鸿沟需要日后改变。
再次,我觉得博物馆学的实践涉及博物馆展览、对外工作、藏品管理、文物保护等等方面,不仅需要对博物馆本身进行研究,也需要对相关展览内容进行研究,范围很广。我参看过一个叫做《博物馆匠人》的纪录片,其中许多研究都很深入,且任何细节都不能马虎。或许博物馆学还可以和其他专业联动,比如艺术专业、历史学专业等等,会有更好的发展。
最后,我了解我目前欠缺许多博物馆技能,例如,我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博物馆展览策展,缺乏一些实践经验,但我希望我可以在博物馆机构亲身经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也向各位老师学习,服务于中国的博物馆学建设。
浙江省博物馆 任群景
进入浙江省博物馆工作以来,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实地调研和挖掘博物馆藏品信息的基础上,我先后策划“观泉越世——浙江近代货币金融概览”和“为善最乐——浙江近代慈善文物文献展”。在此过程中,和不少省内外文博单位同行进行沟通,有时在展览现场同观众进行交流。深感当前“逛”博物馆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某些博物馆甚至成了“网红打卡地”,但如何能让观众“多次逛”“深度逛”持续下去,是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从策展实践来看,不少博物馆仍过多关注“物”,倾向于打造“亮宝式”的精品展,简单生涩的解说词比比皆是,较少关注观众文化心理上的需求,虽然精心策划却因过于专业而观者寥寥。部分博物馆策展工作缺乏专人或部门负责,一个展览往往被分割为多个部分,并由不同部门进行承担,造成了展览在阐释、陈列、宣传等方面的割裂。还有些博物馆将编写展览文本或设计施工外包,展览大纲有时出现跟展览需求相对脱节现象,部分设计施工中标单位为节省成本,也常常套用现成范例,陷入“千展一面”困局。
尤其现在博物馆面对各级政府过紧日子成为新常态,以及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和地方机构改革中市县级文物机构队伍编制有弱化的趋势,因而既要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面向社会和市场,创新展陈方式,搞活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动力,也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展览、教育和文创开发,并不断深化馆际合作和区域合作,构建博物馆区域合作群体,为社会提供更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从而赢得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诗妤
相比承载着千百年人类文化历史和自然遗存的博物馆机构本身,博物馆学科的历史要年轻得多。内涵厚重的公众意象与不断建构完善的新兴学科相重叠,留给我们既严谨又开放的探讨空间。由于博物馆机构所具有的面向公众的特殊的社会定位,决定了博物馆学理论其根本是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它源于实践,而归于实践。
博物馆学正在同时呈现和拓展其纵深与横宽。本次“文澜博物馆学论坛•青年工作坊”的六次课程,就展示出当下博物馆学的广阔视域,借引史吉祥老师的分享,既有形而上的宏观视野和史学史构建,也有形而下的具体应用和细化方向。博物馆学理论研究面对的是一个综合机构,势必涉及综合体的各个方面,而博物馆本身也是一个“可开可合”的对象,因此除了将“博物馆”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其历史、发展、使命等,博物馆学实际也有与研究、管理、教育、营销、艺术、建造、信息等各学科的交叉领域存在,此时,“博物馆”被拆分成为更具体的局部。各位老师的课程内容最终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学科样貌。
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当前发展,不难看出有着多元化与融合化的态势,这已不仅仅是对于博物馆学而言的现象,跨界和联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多元交叉的研究有助于获得更全面的视野,打破知识的壁垒,社会科学的诸种研究方法或许也有融会贯通之处,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有着度的把握,才能将分散的研究汇聚形成突破的合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