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7《探索宇宙》微课+电子教材+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7《探索宇宙》微课+电子教材+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7《探索宇宙》微课+电子教材+教学设计微课声明:以上视频转自浙江省喻伯军名师网络工作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非营利性转发,仅

7.探索宇宙

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 刘竹英

【教材简析】

本课是《宇宙》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内容涉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教科书用丰富的资料展示了人类在探索宇宙方面重要的科技成果,如各种望远镜和航天器等,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甚至牺牲,从中感受到科学家对待未知世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聚焦板块,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现在所知的宇宙只是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结果,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科学家如何探索宇宙。

探索板块,学生将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两个方面,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通过阅读、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我国在探索宇宙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从而更加关心时事,关注到科学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培养民族自豪感。

研讨活动,就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以及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开展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科学考察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进,对宇宙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宇宙是庞大而神秘的,激励着人类不断探索宇宙。

拓展板块,引导学生参与天文类实践活动,比如月相的观察、星座的观测等,培养学生天文方面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宇宙》单元之后,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宇宙那么大,渺小如尘埃的我们是如何知道它的模样呢?这与人类不断发展的技术和工具,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学生在此之前有过观察月相、利用活动观星盘观星的经历,有条件的学生还使用过天文望远镜,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有一定的体会。近几年我国在探索宇宙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比如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探火工程、天宫宇宙空间站的建设等等,让学生知道对于宇宙的探索还在继续,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2.人类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地认识和探索宇宙。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科学态度目标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难点: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准备:多种方法与途径搜集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为学生准备: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的纸质、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引导:自从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身处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呢?(学生自由分享)

2.揭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发生了改变,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探索宇宙》。

二、探索:梳理宇宙相关资料(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资料、记录单]

(一)活动一: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1.提问:关于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你已经搜集了哪些资料?请向组内同学介绍一下。(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调查的资料)

2.过渡:刚才大家介绍的资料是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搜集而来的,资料非常丰富,但是这些信息还比较杂乱,如果要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有更深入地了解,就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3.提问:刚才同学汇报的信息中,你对什么方面比较感兴趣呢?(预设:观察工具、观察到的成果)

4.提出任务:那我们就以这些关键词为线索,对刚才的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吧!

5.分组活动。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主题进行提炼与记录,完成后展示与交流。

6.师生小结: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根据师生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观测工具

肉眼

望远镜

航天时代

探索成果

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

1.伽利略望远镜:太阳黑子、月亮、行星表面;

2.天体摄影和分光技术:天体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运动状态和演化规律;

3.射电望远镜:“天文学”四大发现。

到太空中观测天体,观测到了天体的紫外线、红外线、无线电波、X 射线、γ 射线等。

(二)活动二: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1.提问:你还收集了哪些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2.过渡:前面我们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实际上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也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借助刚才我们运用的方法,想一想我们应该提炼哪些信息?提炼出来的信息怎样进行梳理?

3.刚才同学们提到了 “神舟”、“天宫”、“嫦娥”、“玉兔”等这些充满中国神话特色的词汇,他们分别对应我国哪项太空探索工程?你能用时间线的方式大致排序吗?

4.提出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5.分组活动。学生对我国的主要事件进行梳理,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了解和整理。

6.师生小结: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根据师生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长征

神舟号

天舟号

天宫

嫦娥

天问

用途

运载火箭

载人飞船

货运飞船

宇宙空间站

探月工程

探索火星

事件

神舟五号

(杨利伟)

天舟一号

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

绕:嫦娥一号、二号

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

神舟七号(首次出仓活动)

天舟二号

天宫二号(太空授课)

落: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玉兔一号、玉兔二号)

天和核心舱

回:嫦娥五号

三、研讨:(预设10分钟)

1.引导: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丰富的资料,实际上是人类不停地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结果。

2.提问: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研讨分享。(预设:对宇宙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家进行了伟大的探索)

4.引导:我国在太空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5.学生进行分享交流。(预设:人造卫星工程、载人飞船工程、射电望远镜工程、月球探测工程、火星探测工程)

6.师生小结: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未来,我国航天员还要开展登月考察……

四、拓展:(预设5分钟)

1.提问:你参加过哪些天文类的实践活动?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学生进行分享交流。(预设:观测月相、日食、月食、流星雨等)

3.引导:同学们,天文实践活动并非只是天文学家才可以开展,我们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进行,比如:进行天文观测、阅读相关书籍和浏览天文科普网站等。此外,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还可以去参观天文科技馆、天文台等,丰富我们的知识。

【板书设计】

7.探索宇宙

第一阶段 肉眼观测

探索宇宙 第二阶段 望远镜等工具观测

第三阶段 航天时代

长征 火箭

神舟载人、天舟货运 飞船

我国的成就 天宫 宇宙空间站

嫦娥 探月工程 玉兔月球车

天问一号 探索火星 祝融号火星车

【作业设计】

1.我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是( A )

A.杨利伟 B.费俊龙 C.聂海胜 D.王亚平

2.发明了望远镜的意大利科学家是( B)

A.列文虎克 B.伽利略 C.牛顿 D.爱迪生

人类宇宙探索史_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_人类探索宇宙历史

上一篇: 穿越时空的步伐,易中天带你探索中华历史的浩瀚长河
下一篇: 黄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篇4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