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北京口述历史》研讨会:探寻古都文化变迁

《北京口述历史》研讨会:探寻古都文化变迁

《北京口述历史》研讨会:探寻古都文化变迁“从史海中发现新闻,从实录中见证历史。”近年来,“口述历史”一词逐渐升温,甚至有媒体宣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口述历史的时代”。通过采访历史现场的见证者

北京历史文化研究_历史文化研究会_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从史海中发现新闻,从实录中见证历史。”近年来,“口述历史”一词逐渐升温,甚至有媒体宣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口述历史的时代”。通过采访历史现场的见证者,将留存于其脑海中的记忆片段加以梳理和记录,已经开始成为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进一步研究北京的历史变迁轨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优质出版物,北京出版集团于2015年3月28日上午9时在京举办《北京口述历史》首批成果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定宜庄主编、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的《北京口述历史》系列丛书为主题,邀请到郭松义、杨善华、胡鸿保、关纪新等国内口述史学和北京史研究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就本套丛书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与探讨。

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致辞。他指出,《北京口述历史》首批成果涉及《个人叙述中的同仁堂历史》《宣武区消失之前》《找寻京郊旗人社会》《诗书继世长》《学院路上》五个图书品种,内容以北京人的衣、食、住、行为主,进而联系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行各业。通过北京人自己的讲述,反映了晚清至当代北京人的生活变迁与历史命运,展现了一部历经百年的北京城市生活史。他认为“邀请国内口述史学和北京史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就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内容进行研究与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口述史的研究方式及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相关解读。《北京口述历史》系列丛书的主编定宜庄认为,做口述史不仅要采访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人,还应当将采访的重心向边缘群体转移,这样才能尽可能地确保口述资料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杨善华则提出,北京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口述史学在此方面应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上午12时,《北京口述历史》首批成果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本次研讨会为抢救与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学理支持。同时,为口述史学和北京史的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路径和更加开阔的思路,对相关领域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上一篇: 如何评价电影《星际探索》?
下一篇: 《大江大河》三部曲: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