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关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史料选择和运用的研究.doc

关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史料选择和运用的研究.doc

关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史料选择和运用的研究.doc教育调查研究报告题目:关于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运用的研究引言:自从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课堂就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史料的使用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题目:关于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运用的研究引言:自从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课堂就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史料的使用,多媒体能够使历史教师有条件在课堂中展示史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同时也体现了历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因为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不可再现,亦不可重演。这个特点决定了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这就决定了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具有明显的优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史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它拓展了历史知识,往往能够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时空,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并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分析,来印证课本中的结论。但是在选择和运用史料的过程中有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选择在什么时候使用史料,史料的难易程度如何把握;怎样帮助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怎样充分利用史料解读史料等等。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历史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材料都是千篇一律,而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只是非常肤浅的得出某个知识点,而没有充分地利用史料来挖掘信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点,这就经常使整个教学成为一堂史料堆砌和知识点灌输课,造成学生不仅不能理解书本中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而且大量的材料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使得教师被多媒体束缚,使得材料的使用流于形式,为了使用材料而使用材料,而不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以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而使用材料。

而史料教学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甚至变成教师的一项任务,课堂的一个缺点,学生的各种负担。正文:一、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选择史料的选择是教学过程中运用史料的一个前提,只有选择好史料才能够有可能很好的运用史料,达到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史料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教师在选择史料的时候很多是拿教参上的资料或者是网络上教案中的资料,这会影响史料的可靠性和教师对史料的理解。因为很多教参上或者网络上的史料都是没有出处的,或者即使有出处教师也很少会去原书中翻阅,这就会造成史料的真实性下降,也就是说教师所用的史料不一定是真实的。而且有的史料往往是“断章取义”,或是一句话,或是一段事。而教师又极少回去原书中寻找这则史料全部,了解这个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这就很容易造成教师对这则史料理解偏差,造成教师照着史料的文字去分析,这不是史料的解读分析,而是语文中的阅读理解,将史料当成文言文或现代文来解读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所以在选择史料中,教师最好首先就是要立足教材,如果教材中的材料能拿来用尽量拿来使用,但还是要去原书中仔细研究这则材料;其次就是选择和书中提供材料有关的史料,比如都是出自同一本论著等;另外,教师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资料库,来选择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史料,并且要特别注意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了解史料的出处、历史现象的背景、结果、影响等;如果是使用别人课堂中用过的史料,更应该仔细斟酌,必须自己先充分而全面了解这则史料,绝对不能拿来就直接用。

第二,教师在准备史料中的第二个误区就是自然地将史料就理解成为文字材料,其实图片、曲线图、数字、表格、视频等都是史料,另外不一定是用幻灯片明确展示出来的才是史料,教师在课堂中说的历史小故事也是史料,这些比干巴巴的文字生动形象,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可适当补充历史的人物的画像、照片或手迹、名言、代表作品;介绍历史文物、古迹时,最好展示真实的文物、遗迹图片;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可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这样可以穿越时空的约束,再现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提高课堂效率。第三,史料教学开始流行后,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就非常喜欢用史料,特备是将课外补充的史料。有时会将一堂历史课变成史料的堆砌和分析课,而且所用的史料又篇幅很长,很难找到重点,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对教材知识也难以很好掌握,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极差。所以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必须要适度,这个适度又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选择使用史料的知识点要适度;在一堂课中完全不需要每个知识点都用史料,一般可以用史料来介绍背景、作出评价、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其次选择使用的史料长短要适度,史料特别是文字史料绝对不能过长,一般来说要保持在150字以内较为适宜,而且要针对学情,有选择的在史料中勾画出重点词句,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重点。再次选择史料的数量要适度,整堂课中补充史料绝对不能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最要是用一两则史料就可以讲一个大问题说清楚,比如说解释某一历史事件的背景,背景通常有四五点,尽量不要一条史料得出一点,而是用一到两则史料就可以将整个背景分析全面深刻。第四,关于史料选择过程中难易程度的把握的问题,因为史料的解析,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现代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因此,我认为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按新授课和复习课来比较,自然是新授课中所选择的史料更简单一些,一般最好是能直接从材料中能够找到答案。其次不同年级学生运用的史料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的、简易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稍难的史料。当然不同程度的学生选用不同难度的史料,这是显而易见的。二、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运用如果说史料选择是史料教学中的第一步,那么接下去的史料运用,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史料的运用方法和运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史料教学的课堂效果,对教学起着很大的影响,也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史料教学的成败。

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史料的运用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历史材料,提炼观点,从整体把握材料。这一“整体把握”需要教师注重从材料的出处、注释、按语以及其他一些说明性文字中,挖掘到有效信息。每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评论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因此在运用材料的时候必须要密切注意这些细节中隐含的信息,多角度多方位地去认识材料,从而才能让学生真正感悟历史,了解到历史是时代的产物,感受到历史的多面性。第二,帮助学生区分历史材料的主观见解和客观事实,并指出其立场、时代局限性和社会偏见。如讲中国鸦片战争时可引用一段材料,即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讲过的一段话。“当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鸦片战争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战争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马士的立场是站在英国侵略者的立场上讲的,其主观见解是违背历史客观事实的,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第三,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得出历史结论。

由于篇幅等原因,高中历史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不是都有史料及思考题的,但是教材中有些重点内容教师一下子难以说明,或者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的过程,使学生难以理解,所以需要史实说明,做到论从史出。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估计到应补充史实的内容,并精心搜集补充史料来充实教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补充史料的同时必须设计一些相应的问题。因为学生只有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史料。关于思考题的设计最好能遵循以下原则:1、问题必须是教材的重点。2、问题要有坡度,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生。3、在设计问题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4、问题要带有一定的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启发学生积极深入思考。 结论: 在史料选择的问题上,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立足教材,将教材中的材料作为首选。其次要全面把握史料,包括史料的背景、史料的可靠性等内容。了解史料不仅仅是文字材料,应该有效利用数字、图表、图片、视频等材料。再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运用史料的时机和、数量和难易程度。

最后,史料不宜过长,必须删节史料,突出重点。 而在史料运用方面则应切实注重史料的全面多方位解读,结合历史背景来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在补充史料时必须设计恰当的问题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史料阅读的能力和对历史的感知能力。 总之,在史料教学中,史料的选择与运用联系紧密,哪一步都不可忽视。如果能更好地把握以上几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那么历史教学必将可以事半功倍。 附录一: 访谈 问题一:在历史教学中需不需要用到史料?为什么? 林生军老师: 教历史的时候当然要用材料,这是历史课的最大特点,历史教材就是一则则史料和对史料的分析,比如说我们这几天上的外交这一块,你们看那些外交成就,什么1950年和苏联建交,什么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些都是历史材料,所以对于历史来说史料是最最基础的东西。 问题二:为什么以前在历史课中感觉是老师都是不用材料的,现在的历史课都会呈现材料? 林生军老师: 谁说以前的历史课没有用材料?刚刚不是就说了历史书上都是材料。还有你们老师上课的时候就不说一些故事?(说的)那就好了嘛,这就是课外的补充材料啊!只不过现在都用ppt,就把文字打到ppt上了,就很明显的用材料。

不过现在用材料很流行,大家都用起来了。 问题三:是用材料好还是不用材料好? 林生军老师: 这要看情况的,比如说你找的材料很好,分析的也很好,那当然是用材料好喽。这样学生更好理解。但是如果你用不好材料,就还不如不用。 朱挺老师: 我不喜欢用ppt上课,你们听过我的课也看到我就是一张ppt一专题,一般上课时候我就不会有放材料,最好的材料还是在书里,像书里都有什么资料卡片、课后练习,这些都是很好的材料。我上课都不怎么用材料,不过在让同学做巩固练习的时候就用材料,这样子可以加强他们的分析能力。 问题四:在历史课上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把材料呈现在ppt上比较好? 林生军老师: 这个又是要看情况的,你们有经验了就会有感觉,什么时候用材料。现在硬要说的话,就是在讲重点难点的时候用一下材料,不过如果重点难点是那种历史事件那就不用ppt,你嘴巴讲讲,讲的生动点就好了,遇到那种要分析的地方就用材料。刚刚朱老师说做巩固练习用材料也是一个用材料的点。 朱挺老师: 其实是当你用书上的东西分析不透彻的时候,补充一下材料,不要明明可以从书上分析出来还在那里用材料,就增加学生负担,最终都要把重点放在教材上。 问题五:在选择史料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什么? 林生军老师: 最重要是的史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你把错的拿来用就完蛋了。

朱挺老师: 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非常了解这个史料,而且要能够把它分析透彻。 沈美丽老师: 我觉得你用的史料最主要是书中材料的一个深化,尽量不要很突然地冒出一个无关的东西来;而且补充的史料绝对不能很多,字数也不能很多。 问题六:怎么把握史料运用的难易程度? 沈美丽老师: 这要看学生怎么样,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选不同难度的史料,比如说低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直观的、简易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稍难的史料。 林生军老师: 还要看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比较简单有时候可以用一些稍难的材料,需要转一转的;问题难的话,即尽量也能够简单的材料,而且还要标注出重点词句。还有再用古文材料的时候,就要特别看一下学生文言文程度怎么样,否则他看都看不懂古文说什么,更不要说去分析它了。 问题七:针对史料设问要注意些什么? 林生军老师: 问问题的话这个很重要,你问肯定要有目的的去问,那你的目的就是要讲的知识点,既然你是问问题就不要太简单,问一些可以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也不能一步登天,一下子就拔得太高,如果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的话,最好是想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来,从简单到困难,最后得出结论就比较好。 附录二: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国家记忆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线路【线路1】在线播放
下一篇: 读书|1960年,穿行于兴都库什山的汤因比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