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 要】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关于“历史上的中国”的讨论持续至今,但并没有得出一个完善的结论, 以致“何以边疆”“何来中国”依然是当今学界热议的议题。回顾以往的讨论,聚焦“中国”概念而将讨论带入了 “以谁代表中国”的误区,不利于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中国”是争夺“正统”的需要而被强化,“天下”才是指称王 朝疆域的概念。“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是少有的能够跳出误区的专论,遗憾的是未得到学界关注。在“整体 性”视角下“中国”和“边疆”共同构成了“天下”,并不存在谁加入谁的问题,“中国”与“边疆”的关系及其共同缔 造多民族国家中国的过程,可以用“水系”来比喻,历代王朝(中国)是水系的干流,非历代王朝(边疆)则是支流, 共同构成“水系”整体。
【关 键 词】“天下”;“中国”;“边疆”;“中国历史的发展的整体性”;“历史上的中国”讨论
【作者简介】李大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国家与疆域理论研究室 主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主编(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京),2023.4.49~58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中国边疆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其思想理念与内涵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 的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贯彻。政在养民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历代统治者通过劝课农桑、轻徭 薄赋、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推广农技、赈灾济贫等方式发展生产,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治 吏安民是“民本”思想政治实践的重要手段,针对治吏安民,历代统治者采取了许多为政措施。治心教民是中 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目标,统治者提倡道德教化,用礼仪忠信和制度刑罚来引导、约束百姓,并通过君主 的示范、地方官员的德政、学校的施教来实现这一目标。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统治机制的调节中发挥了 积极作用。但传统“民本”思想的实质是“治民”,也凸显着它的历史局限性。
【关 键 词】“民本”思想;国家治理;实践;政在养民;治吏安民;治心教民
【作者简介】杨艳秋(1971- ),女,四川彭州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 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北京 100005)。
【原文出处】《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5~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之治’的历史根源及思想理 念研究”(22VLS006)阶段性成果。
【摘 要】总结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经验,在基本理论问题上进一步正本清源,对于坚持以 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具有无可争辩的理论意义。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相对于人类历史活动的性质来 说,最本质最重要的方法论,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方法、从经济必然性角度看待社会历史进程的思 想方法、从历史联系性角度观察问题的历史主义方法和相互作用方法论。这四个层面的方法论思想,需要化 到历史学家的思维中,变作基本的历史思维要素。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还应该抓住这一理论体 系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历史认识论研究,并以此来提升历史学家的理论自觉,以保障马克思主义 史学更加清醒、健康的发展。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认识论;相互作用思想
【作者简介】李振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 开封 475001)。
【原文出处】《史学月刊》(开封),2023.9.118~126
【摘 要】中西史学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差异。西方史学在结构上体现为主客体因素在本体论、认识论 与方法论领域的二元对立,其结果是在历史学的实践与理论中产生一系列矛盾和分裂。与此不同,中国史学 内部则呈现为修辞、史实、思想在史著、史家以及史法方面的三元统一,其结果是在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求 真、求善与致用相互一致。中西史学的结构性差异,源于中西文化传统中的两种不同二分法,它是中西思维方 式乃至中西文化类型差异的具体体现,二者不存在绝对的高下优劣之分,相反有相互借鉴、互为补充的可能。正确评价中西史学的成绩和贡献,综合吸收两种不同史学传统中的丰富养分,有助于深化当代历史研究,推动 当代历史阐释学建构。
【关 键 词】史学结构;中西比较;二元对立;一分为三
【作者简介】晁天义,男,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
【原文出处】《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23.8.16~26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正史书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研究”(项目编 号:21XMZ04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当前高等教育历史专业的写作现状来看,主要采取的是以理性分析为主的“论文”写作训 练。但无论是从满足社会的多样需求,还是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来讲,都对历史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多 样的要求。从当前历史学科的理论发展与写作实践来看,也日益打破了理性分析论文一家独大的局面,呈现 叙事与分析两种思维的分庭抗礼局面。由此在历史学本科写作教学中,只单一重视理性分析的论文写作教学 就存在不足,就有在写作教学中开展多种体裁的非虚构创意写作训练的必要。
【关 键 词】非虚构;历史叙事;教学策略;西方史学史
【作者简介】李友东,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 (天津 300387)。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津),2023.18.36~4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外国史学史》课程史 学思维培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201006503)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学并非古代史学的自然延续,历史观和方法论均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 第一阶段新史学不自觉地对传统史学有继承和转化,尚未将其思想、方法丢失殆尽。唯物史观全面引入中国 史学所带来的最显著进步是在历史观上,使中国历史的建构模式得到合理的解释。改革开放后大陆地区开始 热衷于吸收欧美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并未重视传统史学研究继往开来。整体而言,中国大陆地区的史学人才 对于传统史学思想与方法的掌握严重缺失。世界范围看,历史学碎片化是二十世纪后期的普遍现象,历史学 家通过明确的方法把历史进程的各部分变成整体的本领渐渐丧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历史学在跨学科研究中 的自主性问题,史学已逐渐沦为给其他学科研究提供原材料的“资料员”角色。最近一二十年间,对整体历史 观的探讨在西方史学界悄然回归。我们认为,今天的中国史学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以通史精神将宏观 研究与微观研究有机结合,避免碎片化研究的倾向;重拾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史学传统回答时代之问;同时 打通经史,使经与史的研究良性互动,这样有利于中国传统史学思想的析出,有利于中国特色史学理论的创新 与发展,也有利于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传承。可以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打下基础。
【关 键 词】中国传统史学;继承;历史学科自主性;中国特色史学理论
【作者简介】刘丹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西古史比较、中国近代思想史(北京 102200)。
【原文出处】《史学史研究》(京),2023.3.50~6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19VXJ0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傅斯年与岑仲勉是中国现代学术谱系中两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史学家,两人之关系经历了从相 知到相离的过程。岑仲勉早年侧重中外史地研究,志在与国外汉学家交流与竞胜,这种“预流”的学问暗合了 傅斯年与域外汉学角逐的理念,于是也成为他进入史语所的入场券。岑仲勉与傅斯年的分道扬镳,表面看来缘于岑氏在史语所中“逾越”中古史而从事上古史与语言学研究,超出了工作范围,实则折射出以傅、岑为代表 的现代史家对于采取何种路径建构自身话语体系和推动史学专业化的认知分歧。
【关 键 词】傅斯年;岑仲勉;域外汉学;研究范围;史学专业化
【作者简介】张峰,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陕西 西安 710127)。
【原文出处】《史学史研究》(京),2023.3.32~4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岑仲勉与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项目编号:21XZS0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周一良是近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周先生很年轻时,21岁,大学还未毕业就开始发表中国古 代史研究方面的论文及书评,广受学界称赞,因此小有名气。5年后,他留学美国哈佛大学。他到哈佛大学后, 研究兴趣立即有所调整和转变。他下了最大的功夫学习梵文,读有关印度佛教的书。他的博士论文是《中国的密教》,专门研究唐代中国与印度之间佛教文化的交流。为什么会有此转变?这样的转变怎样一度影响到 他其后的学术取向?这些问题,过去少有人注意。周一良当年在哈佛购买的部分西文书,有幸留存至今,这些 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当时学习和研究的状况。书与人,往往有特别的关系。从书见人,其中的一些细节,让 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周一良以及那一代学人的心路历程以及赖以成就的大的学术背景。
【关 键 词】周一良;学术史;留学史;季羡林;佛教;中印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王邦维,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京),2023.5.1~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方学学术史研究”(14ZDB08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