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诸葛亮,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定军山(定军山讲的是什么故事)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于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北伐前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遗命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需器物”。
诸葛亮为什么要遗命葬于定军山?
第一种说法:风水说
武侯墓背依定军山(巴山山脉),前临沔水(汉江上游),岗峦起伏,山环水抱。近墓四山,名曰“前书案梁,后笔峰山,左土地岭,右武山岗”,四山翠柏苍松、攒蔚川阜、遮天蔽日,为难觅神冢。
定军山
古代风水之说认为:山可以藏风,水可以聚气,藏风聚气之地就是绝佳的风水宝地。
所谓的风水宝地,固然有着古人朴素的自然认知,虽然有玄幻、迷信的色彩,但是按照今天的科学分析来看,也不无道理。
首先,背后有山,山可以有效阻挡寒流的入侵。例如秦岭就是中国南北的自然分界线。
其次,前方有活水,流淌的河流可以有效调节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
第三,建在山坡的朝阳面,采光充足。
第四,处于山的缓坡,可以避免旱涝之灾。
这样的风水宝地非常适合自然生长,同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绝佳境地。
从蜀汉北伐开始的公元227年,到公元234年病逝五丈原,在人生最后阶段的八年汉中生活,诸葛亮,为自己选择了一个绝佳的风水宝地!
第二种说法:疑冢说
相传当年,诸葛亮为了防止司马懿盗墓,布下72疑冢,以迷惑司马懿,故有:
铜雀台荒,七十二疑冢安在。
定军山古,百千载血祀常新。
在汉中勉县当地,流传着这么一种传说:
当年的五丈原,在诸葛亮离世前,曾经遗命交待长史杨仪:
“我死后,安排四名军士,抬着我的棺材上定军山,什么时候绳子断了,就地掩埋在那里。”
“军士回复时,要特别注意:如果绳子是被割断的,这四人日后必反叛我西蜀!什么都不用多说,直接拉出去斩首示众。切记!切记!”
对诸葛亮惟命是从的杨仪,言听计从,在平定魏延叛乱后,按照诸葛亮遗命,安排四名军士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上了定军山。
古代的麻绳又粗又结实,四名军士走了三天三夜,绳子依然完好。在极度疲惫困乏的情况下,有人提议割绳,众人早有此意,就一起割断绳子,挖坑掩埋了诸葛亮。
四名军士回营复命,杨仪非常高兴,等了三天,终于解决了一件大事。突然想起诸葛亮的提醒,立即让四人交出绳子,仔细检查一看,明显是割断的,立即下令:推出营门斩首示众!
杨仪坐在大帐,想想不对呀?忘了一件大事!立即下令:刀下留人!将刚才推出去的四人,赶紧拉回来!
人是回来了,但是已经身首异处。
长史杨仪忘记了什么?
他忘了问:人埋在哪里了?
懊悔不已的杨仪,只好在定军山下为诸葛亮建了一个“衣冠冢”。
第三种说法:使命说
诸葛亮之所以遗命葬在定军山下,主要是因为: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之情。六出祁山五次北伐,历时八年兴复汉室的未了事业,功败垂成。
2、“鱼如得水,六出诚为尽瘁哀”感恩刘备的知遇之恩。葬在定军山,蜀汉北伐的前线重镇,借此希望激励后人,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
3、“生为兴刘尊汉室,死尤护蜀葬军山”,以彰显其生死护蜀的决心!
大树无枝向北风
千年遗恨泣英雄
您认为:
诸葛亮为什么要遗命葬于定军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