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只要一句话,天底下最好的东西就会送到他们的面前,正是如此权力才如此令人着迷。然而太迷人的权力终究会惹来无数觊觎的目光,这令皇帝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皇位的稳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如此。
古代东厂和西厂都是太监吗(东厂和西厂都是太监吗什么片)
他是农民出身,走到这个位置上一步一步打拼而来的,上位之后便看谁都有点篡位的嫌疑。为了驾驭群臣,朱元璋想到了一个他自认为不错的办法,将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改为锦衣卫。并授予他们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利,所以锦衣卫是一个正式的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
它还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那便是诏狱,最初的锦衣卫权利大到难以想象。没多久朱元璋意识到了锦衣卫这一类军事特务机构的危害,洪武二十年(1387年)便下令内外狱全部交给三法司处理,将锦衣卫废除。可朱元璋没想到的是,篡位登基的明成祖朱棣也跟他爹一样安全感不足,复用了锦衣卫。
明初两代皇帝重用锦衣卫,至此有明一代,此弊终难去矣。除去锦衣卫,还有东厂、西厂、六扇门、内行厂,那么这几个之中谁的权利最大呢?鲜为人知的内行厂又是怎么回事?要说到谁的权利最大,就要先说说各自的由来,前头已经说过锦衣卫的由来。接下来便说说剩下几个,当初朱棣靖难之役以武力非法推翻建文帝政权,在南京自行登基。
现代人看来,不论朱允炆还是朱棣都是朱家人的天下,没什么区别。可古人信儒,对合法性比较在意,否则历史上也不会出现那么多装面子的禅让。而朱棣没有禅让,百姓便有质疑大臣便有反对,另外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时出现,朱棣自己对朝中大臣也不信任。又觉得锦衣卫在宫外使用不是很方便,便决定设立另一个新的机构,这便是东厂。
启用宦官主要是因着宦官与和尚在他靖难期间出过力,最典型的便是郑和与道衍,所以朱棣很信任宦官。可时间久了皇帝对东厂的控制力度不够,成化十二年又很不凑巧的出现了一桩刺杀案,刺杀对象为成化皇帝。他便认为到处是危险,疑神疑鬼,为避免类似的事情便要刺探民间消息。
成化十三年(1477年),新的内廷机构西厂出现,不过西厂最初的军官主要是从锦衣卫中选拔。相较其他几个,西厂的存在时间很短,明武宗年间便被废除了。六扇门指的是三法司衙门的合称,明朝的三法司分别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传说万历年间,这个组织是集武林高手、密探、捕快、杀手于一体的,由于行动诡异被民间视为威严恐怖。
内行厂同样是一个特务机构,明武宗正德年间马永成掌管东厂,谷大用掌管西厂。司礼监太监刘瑾跟两边都合不来,遂自己找了个地方另设内行厂,自成系统。侦察的范围比锦衣卫、东厂、西厂三个特务机构还要大,甚至监视这三个特务机构。权利大小到这儿便分出来了,三法司素来存在,自然不被其他的特务机构所影响。
它的权利一直都是那样,至于其他的几个特务机构,在不同的时期权利大小也不同。明初年间只有一个锦衣卫的时候自然是它最大,后来东厂出现,权利便转交到了东厂手里。只有嘉靖年间例外,这主要是因着那一代锦衣卫首领是嘉靖极其信任的陆炳,他不光是嘉靖乳母的儿子还救过嘉靖。西厂出现后,东厂又要略逊一筹,可以说是凌驾于东厂与锦衣卫之上。
但等内行厂出现,西厂、东厂、锦衣卫都要让位,不过内行厂也只是存在了五年而已。最后事实证明,民众该反的时候是防不住的,有这么多特务机构也没用。锦衣卫与与东厂到最后也没起到啥作用,相反东厂的宦官专权,还祸害了朝政。
参考资料:《明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