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沪北会堂》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沪北会堂旧址位于武进路183号。该教堂由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传教士施永福创建于1905年,是该会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座教堂,也是该会在上海传教士聚集的场所。1924年建造了1座2层的教堂,旁边的4层楼房开办了三育学校(大学部1927年迁往江苏句容桥头镇,改名中华三育研究社,这里保留小学部)。1929年在教堂东侧建造上海卫生疗养院分院。教堂空闲时也对外出租,1933年鲁迅曾租用场地举办“俄法书籍插画展览”。初称沪中会堂,抗战后改称沪北会堂,1958年成为联合礼拜场所之一。1966年8月“文革”中聚会停止。1979年沪北会堂重新开放,由于信徒增加太多,联合礼拜次年改到景林堂进行,现已改为餐厅和旅馆了。
《摩西会堂》
摩西会堂旧址位于长阳路62号,建筑为三层青砖墙面,水平向带状红砖作为装饰,门窗上饰有传统式样的拱券。山字形入口具有些许犹太建筑的特色。大门上方则是犹太教的标志“大卫星”。建筑风格朴素稳重,室内楼梯扶手雕饰精美。摩西会堂旧址是上海仅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1927年由俄罗斯犹太人集资兴造。为纪念历史上的犹太民族英雄摩西,故名。该堂为一所正统的供俄罗斯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犹太难民曾在这里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痛哭祈祷。二战期间是在沪犹太难民们经常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摩西会堂正立面。二、三楼有铁栏杆的走廊。二楼外侧有带顶的楼梯通往一楼。
大门上方挂有犹太教的标志“大卫星”。
山字形入口具有些许犹太建筑的特色。
一楼有个小礼拜堂。
礼拜堂后面有个阁楼。
阁楼是个展厅,展示着当时犹太人的用具和图片。
三楼设有动画电影“犹太女孩在上海2~项链密码”手绘二维原画场景特展。
影像室里播放着有关犹太人在上海的录像。
制作精致的楼梯扶手。
《印度锡克教堂》
印度锡克教堂旧址位于东宝兴路326号,俗称印度庙,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4平方米。1843年上海开埠建立英租界,印度人开始来上海。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建立公共租界。租界当局于1883年开始从印度招募巡捕,都为信奉锡克教的锡克族人,他们身材高大,面孔黝黑,头缠红布,制服与西捕相似,俗称“红头阿三”。租界当局为安抚印捕并加强对他们的控制决定修建一所谒师所,1906年租界工部局在宝兴路(近北四川路)购得土地。1907年7月4日动工奠基,8月特地从印度聘请一名锡克教布道师为印捕布道,1908年3月谒师所竣工,同年6月28日由工部局总董霍必澜为锡克教谒师所揭幕。
这是一幢两层的楼房,由红砖和人造石砌成,屋顶铺盖油毛毡和波形铁皮,入口处建有2米宽的19级台阶,上为拱圈大门。底层是长15米,阔9米的会议室兼作餐厅,南端有2个小接待室。上海的锡克教堂原址曾是锡克教徒宗教与文化的活动中心,解放后庙宇改为幼儿园,现在是民居和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浸信公堂》
广东浸信会堂旧址位于新乡路66号。建于1931年。占地面积408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混合结构三层,坐北朝南,现代式建筑风格。平面呈H形,立面以竖线条组合,有三根古典壁柱,东立面有六角形钟塔楼,四周立面设单联拱券窗。人字形灰瓦顶,外墙水泥砂浆饰面。
广东浸信会堂由美南浸信会差会牧师万应远博士开辟于1905年,供在上海的广东籍浸信会信徒礼拜之用。广东浸信会堂成立初期,曾在虹口多处地点租屋礼拜。1920年,在越界筑路地段的白保罗路(今新乡路)购地建堂。毗邻崇德女中。1929年,广东浸信会堂在火灾中烧毁,1931年重建。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广东浸信会堂和崇德女中因地处战区,被迫迁至公共租界西区租屋礼拜,1940年起迁至西摩路535弄30号(今陕西北路461号)。
抗战结束后,广东浸信会堂总堂返回新乡路原址,楼上为教堂,楼下为崇德小学。陕西北路改作分堂和崇德女中地址。1958年,在“献堂献庙”的高潮中,广东浸信会堂被献给人民政府,新乡路总堂划归上海工艺品厂,楼下为新乡路幼儿园;陕西北路分堂划归七一中学。总堂和分堂信徒分别参加虹口区和静安区的三自爱国教会“联合礼拜”。
2003年12月16日,虹口区人民政府公布广东浸信会堂旧址为虹口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恩德教堂》
乍浦路480、490号原是恩德教堂,现是虹口区消保委。详细资料待查。
以上二集有关虹口区教堂的图片和文字还不齐全,我将不断补全。另外,由于信息来源等关系,虹口区的教堂可能有遗漏,也请朋友们如有新的信息和资料提供给我,我将逐步添加进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