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梳理历史文脉 提炼城市精神(大连日报2010-08-31)

梳理历史文脉 提炼城市精神(大连日报2010-08-31)

梳理历史文脉 提炼城市精神(大连日报2010-08-31)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

民进会员、原大连大学教授 单泽润

海洋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文化,有其历史的延续性和规律性。它的特点是开放的、融合的、宽容的,而且具有“走向世界”的历史特色。

大连地区的各族人民在创造大连地区的精神文明方面也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内容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1)“闯关东”精神。这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2)“卯子工”(劳工、苦力)精神。这是一种虽遭屈辱但勇于抗争的精神。

(3) “抗日放火团”精神。这是一种奋勇抗日、不怕牺牲的精神。

(4)“中华工学会”精神。这是一种团结斗争的精神。

(5)“关向应”精神。这是一种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献身的精神。

(6)“吴运铎”精神。这是一种为新中国解放“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

(7)“刘长春”精神。这是一种“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精神。

(8)“高玉宝”精神。这是一种为革命而刻苦学习而努力成长的精神。

(9)“抗美援朝”精神。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

(10)“跃进号”精神。这是一种不甘落后、勇于赶超的精神。

(11)“王军霞”精神。这是一种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

(12)“马俊仁”精神。这是一种克服困难创新育人的精神。

(13)“万达”足球精神。这是一种弘扬奥林匹克宗旨的体育精神。

(14)“开发区建设”精神。这是一种高效快速改变家乡面貌的精神。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时代之魂。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对于提升大连的竞争力,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铸造新的城市精神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大连是“闯”出来的城市

九三学社社员、大连工业大学副教授 陈雪

人是城市的主体,离开人,便无所谓城和城市精神。城市精神说到底是人的精神,大连城市精神就是大连人的精神。大连人的精神动力推动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凝结和体现着大连人的精神。

大连城市精神有多种视角、多种表达,从外地人对大连的印象中寻求大连城市精神,这是一种视角;从城市建筑中寻求大连城市精神,这是又一种视角。将两种视角汇聚到一起,最核心的就是敢想敢干的精神,概括为最简单的一个字,就是“闯”。从发展源头上说,大连本身就是一座“闯”出来的城市。

大连是一座移民城市,一百多年前,它不过是大海之畔的一个小渔村。大连百分之八九十的先民是漂洋过海“闯关东”的山东移民,一个“闯”字,准确地道出一批批来到大连的山东移民的精神个性。大连先民都是骨子里具有敢闯敢干精神的汉子,没有这种精神,是不可能走上“闯关东”之路的。正是他们的到来,使大连的莽莽荒原得到了开发,有了勃勃生机。他们的精神品质,也在一代代大连人中得以传承,使大连这座城市具有了“闯”字当头的精神品质。今天的大连之所以能够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列,也是大连人发扬这种精神品质,一步步闯出来的。

弘扬城市精神,是为了外树形象,内塑素质。外树形象固然重要,内塑素质更重要。这就更需要在弘扬城市精神的过程中,把城市精神归为人的精神,归为市民精神和党员干部的精神,并且归为最高境界上的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的精神,把城市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精神统一起来。

构建大连独特文化肖像

农工党党员、大连理工大学 高小弘

在新的时代机遇下,大连应结合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及历史文化优势来构筑自己的文化肖像,来营造和推广自己专属的文化肖像和文化精神。

自然·浪漫

大连有典型独特的地学旅游资源,有奇特的生物资源和海洋水文资源。这一地域特点突出了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与富有活力朝气的城市精神,并将城市精神定位于“自然浪漫之都”。这一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定位是大连走向文化自觉的理性选择,大连城市规划者精心设计了具有这一文化的内涵的城市形象,利用各种大型国际赛事、重要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来推广宣传大连的文化精神。

书香·成长

为了构建这一文化精神,大连应明确以“ 弘扬人文精神, 发展学术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为基本宗旨。每年都要积极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举办各种读书月活动,覆盖面要广,介入程度要深,让整个大连弥漫着书香雅气;大连市还可以成立专门的读书组委会,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必将会提升每一个市民的文化涵养。

人文关怀·精神家园

大连作为一个外来人口众多,流动性很强的现代都市,大连的人文关怀为人们提供了人与人交流的场所、有序的社会结构、教育和启智的机会以及公平的竞争氛围,让所有的人对大连都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连市政府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为政府和市民的互动交流搭建平台,将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与不便进行及时反映报道,并对这些事件的后续发展持续跟踪,各职能部门也积极响应,纷纷通过这些平台与市民对话交流,在政府和市民之间形成了公开、活跃、高效的沟通交流,体现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人文关系的良好氛围。

传承百年文化底蕴

营造现代文化名城

致公党党员、大连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尹贞姬 王慧贤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品格,是一个城市社会风尚和城市文化品位的综合反映。

一、独特的文化品格

西方外来文化、移民文化、海洋文化、时尚休闲文化等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连本土文化。

说到大连的历史旧迹,大连宾馆就是一个绝好的典例,但它丝毫没有没落、衰败的气息,而是淋漓尽致地透露着古色古香、巍峨壮观和富丽堂皇,为繁华、现代、时尚的滨城平添了源远流长、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

二、营造现代文化名城的现实基础

自1996年开始,每年5月至10月,大连都有组织地开展以“绿色的旋律”为主题的广场文化系列活动。自2006年起,大连又开始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 2007年开始,大连又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打造文化大连”的系列活动,同时“让高雅艺术走近市民”、“农民才艺大赛”、“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大讲堂”等主题活动也不断开展。通过文化市场这一中介,增强了文化对市民的影响力,满足了市民多层次、多元性的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基本保障。

三、城市精神,源自何处?

那么,何谓大连城市精神?可以说大连的城市精神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哪怕你刻意地去寻找,想破解大连美丽的秘密,也难以觉察出丝毫的突兀和起落来,时时处处,都给人以细腻舒坦的感觉。城市之美,源自何处?城市精神,源自何处?无论是工程师,还是辛劳的清洁工,每个大连人都是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都在共同创造着一份干净,一份美好,一份文明——为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也为我们人类自己。

家园情结 规则意识和创新品格

台盟盟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研究员 黄为

城市精神不仅是建设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它本身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大连的城市精神,归结为以下三个互为支撑的组成部分:

其一,热爱城市的家园情结

漫步城市,无论是“凄凄芳草,踏之何忍”的提示语,还是规划有序、干净整洁的街道社区;无论是“追求最佳”的城市宣言,还是“北方明珠”的宏阔抱负,都渗透着从管理者到普通市民对城市的热爱。《大连好》、《你是一个好人》、《大连大连我永远的爱》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同样是土生土长的大连市民的真情流露。

其二,文明守法的规则意识

“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联合国世界人居奖”这些美誉的获得,体现着大连城市精神的另一个重要侧面:文明守法的规则意识。

乘船往来渤海海峡的经验让人们渐渐养成规则意识,音乐的韵律和节拍也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定式和生活惯性;足球、排球等体育活动更训练了人们遵守规则、讲究文明的意识。

文明守法的规则意识的环境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客商、学子云集,投资兴业,许多人更看重这里的人文社会良好环境,流连忘返而选择这座最适宜人居的城市定居。

其三,时尚新潮的创新品格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大连人就有“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的勇敢选择和超前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爱穿、敢穿、会穿,成为大连人的标示和品牌;发布时尚、展示新潮的国际服装节,已成为大连走向世界的城市节日;徒步大会、赏槐会、沙滩节、啤酒节、爆竹迎春会……点缀着城市的四季。这种保持时尚卓越的敏感触觉,则成为滨城的品格和风度。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

上一篇: 超星中国古代史答案
下一篇: [中学]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