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摘要】口述历史作为现代学术概念引进中国以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遗留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理论和方法的建构。本文试图从口述历史的概念内涵和发展背景出发,揭示其作为质性研究方法的本质属性及其核心特质。本文认为口述历史的内涵是多层次的,但之所以得到广泛接受和跨学科应用,是因为贯穿其中的两个核心特质,一是「叙事性/方式」,二是「人本关怀」。这两个特性互为表里,有着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它们共同决定了口述历史作为综合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存在和广泛认同。
【关键词】口述历史 质性研究方法 叙事方式 人本关怀 生活史 访谈
口述历史作为现代学术概念引进中国以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出版了为数众多的口述史著作,越来越多的专业、半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加入了口述历史的撰写队伍,还成立了不少口述历史的研究机构,采用口述历史进行跨学科研究的也日渐增多。口述历史大有成为显学之势。但在繁荣的背后,还有一些基本的热点问题一直存在,比如究竟应该从什么角度认识口述历史的理论内涵才能使其更加有益于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应该如何认识口述历史的访谈方法,如何处理访谈资料,以及如何构建研究者和口述者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口述历史的质量和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本文试图从口述历史的概念内涵和发展背景出发,揭示其作为质性研究方法的本质属性及其核心特质,以期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视角。
一 口述历史的多层次内涵
中国学界对口述历史(Oral History)的定义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概念本身看起来浅显易懂,一目了然。
有学者曾总结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将口述史学作为一种与文字史学相对的新的史学形态。于沛认为「口述史学又称口碑史学或口头史学,是以口述史料和口述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史学」「从形态上与文字史学并列,在实质上与文字为主的史学一致」;杨祥银认为「口述史学是运用一切手段(包括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收集、保存和传播即将逝去的声音,然后整理成文字稿,对这些口述史料进行研究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杨立文等都持此观点。第二种是将口述史学视为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如孟庆顺认为「口碑史学,也称口碑史料学、口头史学、口述史学等,就是借助现代化手段,运用人们口头流传的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曲彦斌认为「现代所谓的『口述史』或『口述史学』……是以同被访谈者有目的的访谈的录音、录像所记录的口述资料,作为构建或复原历史原貌的重要史料文本的一种科学方法」等。第三种是兼有以上两种之意。如张广智把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学科和新方法」,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实际上是通过有计划的访谈和录音技术,对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获取第一手的口述证据,然后再经过筛选与比照,进行历史研究」。
上述分类及所引定义大多把口述历史称为「口述史学」,很显然是站在历史学科建设的角度说的,名称已经改变,无怪乎内涵也基本局限在历史学科的范围内。另外,这三种定义也可以认为是两种,第三种相当于前两种的相加。
在上述两种之外,还有两种定义也持之者甚众。一种是把口述历史理解为「通过口述访谈得来的档案和记载」,如岳珑认为「口述史,即口头历史,就是将储存在当事人记忆中的各个时期、各个历史事件、自己或他人的各种经历,用口头表达的方式,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等手段,经过整理形成文字材料」。另一种是将口述历史视为对口述访谈素材整理和研究的历史著述,如钟少华认为,「口述历史是受访者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利用科技设备,双方合作谈话的录音都是口述史料,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经研究加工,可以写成各种口述历史专著」。
很多学者认为上述这两个定义应该严格区分,第一种应该称为「口述史料」,第二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对此论述得比较详尽的是左玉河,他说「口述历史是研究者基于对受访者的访谈口述史料,并结合文献资料,经过一定稽核的史实记录对其生平或某一相关事件进行研究,是对口述史料的加工、整理和提升,而不是访谈史料的复原」,并强调「口述史料限于提供种种研究历史的素材,口述历史则着重于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阐释历史」。他认为经过研究者「加工和研究性创造」的关于口述史料的著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著作。
不仅是中国,西方学界对口述历史概念理解的分歧也是渊源有自。继承内文斯的路易斯·斯塔尔(Louis Starr)认为:「口述历史是通过有准备,以录音机为工具的采访,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和迄今尚未得到的原始资料。」著名国际口述史学家保罗·汤普逊(Paul Thompson)认为:「口述历史是关于人们生活的询问和调查,包含着对他们口头故事的记录。」(Yang,Li-wen,1987)另一位著名的口述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则认为「简单地说,口述历史就是通过录音访谈来收集口头回忆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个人评论」。朱蒂诗·莫耶尔认为「口述历史是运用录音、录像、访谈转写等技术对个人、家庭、重大事件、日常生活等历史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可见有的侧重于原始史料本身,有的侧重于史料的收集和研究。所以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前主席 Linda Shopes 说:「口述历史这个概念的不准确性让人疯狂,它一度表示特定文化授权的传统承载者对过去事件的正式的复述,它也表示家庭成员、邻里同事之间关于『过去』的非正式谈话,它也表示已经打印出来的关于过去和现在经历的故事的汇编,它还表示对某些可能有重要故事的人的访谈的记录。」
在上述观点中,对个人口述记忆的访谈、收集其实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尽管他们没有用「方法」这个词。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Janesick 在为《牛津质性研究方法手册》撰写的《口述历史访谈:问题和可能性》一文就是这样定义口述历史的:「我使用的口述历史术语是指对那些事件亲历者的故事和回忆的收集。」把口述历史看作一种研究方法的学者很多,特别是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学者,为此,还有学者特别提出了「口述历史方法」(Oral History Method)以明其属性。
综上,口述历史内涵的多义性大概包括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四个不同的层次,本文用图 1 来表示,并予以具有区别意义的名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