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海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方法浅析

海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方法浅析

海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方法浅析CANGSANG学术探讨海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方法浅析罗澄洋摘要0世纪60、70年代以来,海外学者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这离不开其时新近的研究方法

CANGSANG 学术探讨 海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方法浅析 罗澄洋 摘 要 20 世纪 60、 70 年代以来, 海外学者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的研究领域取得了 丰硕成果, 这离不开其时新近的研究方法, 譬如区域研究、 计量史学和跨学科交叉方法等等。 本文将以几部海外中 国社会文化史的代表著作为例, 对是类方法加以具体探究, 冀对国内近代史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海外中国学 社会文化史 研究方法 研究特色 DOI:10.13514/j.cnki.cn14-1186/k.2014.04.028 恰当的治史方法, 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史、 少数民族史等众多领域。 社会史的兴起不仅扩考察特定时期、 特定史学流派的方法, 不仅会助益于读展了历史学家的学术视野, 而且也使历史学从一门描者厘清其研究路径的经纬, 而且对于深化理解其独特 述性的人文学科转换成为一门分析性的社会学科, 极的研究取向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本文拟对国外 20 世 大地改变了传统史学研究方式的落后面貌纪 60、 70 年代以来兴盛的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方[1]、 周锡瑞著《义和团运[2]、 杜赞奇著《文化、 权力与国家》[4]、 韦斯谛主编《中国大众宗教》期管窥西方史学家从事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的具体研 再仅仅满足于描述下层人民生活的状况, 而是更加关[1](P318)。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肇始, “新文化史”出现在法加以考察, 以孔飞力著《叫魂》历史学的舞台。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文化人类学的影响, 社会史领域也出现了“文化转向”动的起源》[3]、 王笛著[7](导论 P5), 即越来越《茶馆》[5]等论著为例, 以注重从文化的角度对社会现象加以阐述, 史学家们不究时, 如何剖析和阐述的某些侧面。 注和期待了解文化体系是如何塑造民众的身份认同、感情和日常生活的历史面貌。 一、 史学承转 “中国研究”是美国历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上世 纪 40 年代, 费正清创立了不同于欧洲传统汉学的中国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伊始, 西方历史学向社会科学化转向的趋势逐渐增强。 1961 年,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E·H·卡尔曾积极肯定并推动是类潮流, 他说“历史 [1] 研究, 美国对中国的研究日渐成为一门“显学”。 60、 70年代, 美国中国学研究呈现出繁荣局面, 中国近代社会史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 以孔飞力、 史景迁、 周锡瑞、 杜学变得越来越社会学化, 社会学变得越来越历史学化,赞奇等学者为代表的美国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国学家们这样对两者都有更多的益处。

让社会学、 历史学之间的边界保持更加广阔的开放态势, 以便双方沟通” 。 已经不再局限于政治事件和精英人物的相关研究, 而是更倾向于利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广大群众[1](P162) 美国历史学社会科学化的趋势为典型的代表。 60、 70 年代以来, 社会史已经超越政治史成为历史学研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加以考察, 这推动了海外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勃兴。 此外, 中国政府推行的改革开放政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1978 年美国社会史领域的博士 策, 亦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些许便利条件。 [1](导论 P1)。 历史学与社会学、 人类学、 经济学、 统计学等学科相互交融的背景之下产生的社会史, 使得史学研究的对象 论文数量是 1958 年的 4 倍, 已经超过了政治史二、 方法探析 大为扩展, 研究领域突破了以往以政治史为中心的范 畴, 而扩展到劳工史、 妇女史、 儿童史、 人口史、 家庭史、 成果的铸成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史家继承 古语有曰: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任何学术

上一篇: 2016年思想理论领域的热点问题
下一篇: 这台“全球唯一”的小米8探索版特别在哪?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