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说起来容易是因为原理、方法容易说清楚,也容易学会。但把原理、方法融汇成自己思维里的一部分,需要不断地练习强化。就逻辑学的书籍而言,我推荐你阅读:
麦克:简单的逻辑学;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王路:逻辑的观念柯匹:逻辑学导论(附彭漪涟《趣味逻辑学》)
这4本书的共同特点是:将逻辑学定义为求真,也就是否定辩证逻辑是逻辑,黑格尔称之为形式逻辑。1和2是培养兴趣的入门书,比较容易买到。《逻辑的观念》是从逻辑史的角度来介绍逻辑学,柯匹的书用来系统学习,这本书翻译的不太合乎我的阅读口味,没有前面1-3的铺垫,不容易消化;《趣味逻辑学》可以用来当习题集。但是这本书和《逻辑的观念》好像都不太容易买,我大学读的是旧版。好久没关注了,不知道有没有新版。
做起来难是因为如果没有全面的历史学各个门类的知识基础,几乎不会有意识去考证或者即使有了也不知道从何入手。具体的难点,我个人总结:
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受苦受累去考证。举个最简单的历史,你要是想学史源学,可以把《万历十五年》找过来,把黄仁宇引用的资料全部核对一遍,找出他哪里引用错了、哪里误解了原文的意思、哪里有意忽略了反证等等。这样做完,你就可以写一本《万历十五年校证》了。而你通过自己亲自做了一遍,也就自然找到考证的感觉了。做考证或者查史源需要大量的工具书和史籍辅助。而一个非专业人员,一是凑不齐这些工具书,二是没有财力买大量的史籍。这些工具书包括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陈垣《中西回史日历》、王健《史讳词典》、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四库提要》等等。至于史籍,每一个具体问题考证所需要的资料都不同。这需要花好多精力去搜集相关的论著和论文和史料,不把研究这个问题的所有论著和论文都看完,你不知道你要考证的问题是不是被别人解决了,不把这个问题的所有史料都收集到,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这个问题考证清楚。掌握背景知识困难。比如张居正,张江陵、张叔大、张太岳都是他,人名字号就是一大关。这还是比较简单的,一些僧人还有各种封号、堂号,参看周裕锴《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编年总案》。还有就是各种职官的别名典故,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个少府在汉代是皇帝身边的官,到了隋唐变成了县官的别称。
如果你不怕困难,我就推荐一个我自己的学习经验。(考证和史源不是一次学习就完了的,在历史研究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不断地再学习。)
罗尔纲:师门五年记(有没有关于历史研究方法论的书推荐?)乔治忠:历史考据学通论
《师门五年记》的介绍,我在括号问题的答案里有提到,你可以看一下。这个主要是入门,《醒世姻缘传》的考证,罗尔纲在书里写的不细致,你可以看他后来专门写的文章:《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一个实例》。罗尔纲对胡适的考据方法有发展,参看他收录在《困学集》里的《说考证》一文,罗尔纲编《困学集》就是为了教别人如何考证。《说考证》一文可以视为他的理论总纲。他对胡适方法的发展就是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论。辩证地考证,我个人是非常同意的,现在马克思史学不受人待见,大家一股脑地喷,反而忽略其精髓。
乔治忠《历史考据学通论》是他给研究生开的必须课,网上有视频资源,我听了不下5遍。这门的精华是他举的若干论文例子来说明各种方法。我听了之后,自己找了好多论文例子来丰富他讲的方法,收获很大。你最好把他举的例子的论文找出来读一遍。
陈垣:史源学杂文和史源学实习及清代史学考证法
这是两本书,前一本主要是以《廿二史札记》为例来讲,后一本主要是以《日知录》为例来讲。他是通过这两本书来训练学生,你可以自己照着他讲的实践。用他的话说:
因人所读之书而读之,知其引书之法、考证之法、论断之法。知其不过如此,则可以增进自己上进之心;知其艰难如此,则可以鞭策自己浅尝之弊。
或
他人所读之书,如何引用,如何剪裁,如何配置,如何考证,如何论断。如觉甚易,不过如此,益可增进自信力;如知其难,亦可鞭策自己浅尝。
这个事,还得亲自实践。
最后提一下,黄一农主张的“e-考据”,他在《两头蛇》里说:
如果我们无法在扎实的传统史学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资讯工具以强化梳理和钻研史料的能力,而仍旧安于文献的摘引、复述与排比,或将愧对科技进展所赋予这一代史学工作者的特殊条件。
这是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不能深入利用电子典籍来研究的人,做不出大学问。你可以看他的书,《两头蛇》或者《二重奏》,也可以听他的讲座。还是那句话,他只是提供了一个做考据和查史源的方向,具体怎么弄,还得亲自实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