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导师 | 历史学系
高晞:求真求实永存敬畏之心
博学笃志、正谊明道,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科研创新的领航者,也是研究生人生发展的指路人。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启动第十一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现已进入候选人风采展示环节。
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内,各院系好导师将轮流讲述自己的求学之路、科研之路、育人之路,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治学理念、学术体会、育人心得。让我们一同走进好导师们的生活与故事,聆听学生们的感想与心声,共同欣赏好导师们的风采!
导师简介
01
导师简介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门史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6年欧洲科学史学会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唯一中国委员)。研究方向为医学史与科学技术史。历任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及日本关西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所访问学者、研究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课题多项。著有《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等,合著《本草环球记——5世纪以来全球市场上的药物、贸易与健康知识生产》《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中外医学跨文化传通》《步行者——闻玉梅传》等。编写《医学与历史》《医学人文导论》《中外医学史》等教材多部。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期刊转载,部分核心观点发表于《新华文摘》《解放日报》等权威杂志、报刊,亦有部分文章收录于国外核心期刊或读本之中。高老师已培养毕业研究生11人,在读研究生10人。
02
导师治学理念
求真求实,永存敬畏之心。
03
导师育人理念
尽自己所学所能,将一切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批评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保持对世界和自然的好奇心。
导师事迹
《医学的社会文化史》课程参访上医人体解剖馆
导师育人实践
(一)启智润心,因材施教
自1986年算起,高晞老师已经在教学岗位上深耕了38年。无论是在本科生抑或是研究生的课堂上,高老师总是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事业之中,“润物细无声”般传授着她的所思所得,引领莘莘学子理解医学与人类社会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
高晞老师授课实况
高老师主讲的《医学的社会文化史》课程依托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史教学传统,延续至今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复旦大学通识性课程。考虑到学生专业结构差异明显,课程设置兼收并蓄,包罗古今中外,涵盖中西医学史溯源、医学知识及体系建构、医学技术的嬗变及医学历史图景各板块,涉及医学卫生与政治、经济、宗教及社会文化各层面的互动。既着重培育医学及生命科学大类选课生的社会关怀及人文意识,也为人文社科类选课生提供讨论医学、科技议题的契机和方法,致力于促进医学与人文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
由于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且不断有新方法、新理论引入医学史研究,高老师每年都会根据学术动态、社会现象及受众兴趣点,革新课纲及授课内容,不断打磨及优化课程质量。经过多年实践,这门本科生通识课程已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首先,课程注重经典阅读与讲解。藉由深入阅读各专题富有针对性的原典,学生得以回归文本语境及历史情景,全面理解医学人物、思想与事件,探究医学的历史进程。其次,开展问题引导式教学和学术争辩。教学方式由传授陈述性的历史知识转向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设置开放性、引导性及鼓励性问题,如“假如没有疾病,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人类可以战胜/消灭疾病么?”引发学生思考疾病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思维,重新审视医学知识的前置建构,反思传统的线性叙事及固化的进步史观。同时,教学不同阶段安插的讨论课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训练机会。高老师很乐意指导低年级学生,总是耐心地充当大家的学术引路人。课程训练成效斐然,学生往往能举一反三,以辩证方法剖析更多具体问题,为开展独立研究及论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譬如,选课的同学荣获2022-2023年复旦大学优秀通识课程论文一等奖。第三,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涵。配合教学进度,邀请严世芸,江晓原,韩嵩,马伯庸等海内外专家学者及文化名人开设学术系列讲座。数次组织学生外出实践,参访中山医院、上医人体解剖标本馆、华山医院及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医学建筑空间及医学文物,把握医学沿革的历史,体会科学精神及人道主义救援精神,感悟解剖的善与美,思考生命的循环及真谛。组织学生接受专门培训,参与上海医学院师生“西迁口述史”及2020年武汉“抗疫口述史”项目,完成数十万字口述史报告。第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立足更广阔平台,打破中国史与世界史分离的旧模式,探讨中国医学跟西方医学、周边国家医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及对话,剖析人类文明对生命本质和疾病的共同认知。
高晞老师邀请马伯庸开展课程讲座
除去通识课程,高老师亦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中国近现代医学文化史》《医学文化史专题》《医学史的理论、方法与文献》等多门课程。课堂上高老师十分注重史料、史观和方法论层面的学术训练,要求选课生大量阅读英文专著,贴近研究前沿,提高核心素养。这些课程的结构设置较为灵活,随堂氛围亦十分活跃。高老师会因材施教,根据选课生的研究方向调整课程参考文献及报告主题,常有学生在思想交锋中迸发出火花,得以深化个人的学术认知。此外,高老师主持开办“全球视野下中国医学史研究:理论方法与史料系列讲座”,邀请栗山茂久、梁其姿、冯珠娣、罗芙芸罗维前等大量海外知名学者报告最新研究成果,安排学生担任联络员及文本翻译,近距离领略优秀学者的风范。为学生争取更多学术交流机会,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数次合办研究生工作访,对谈学术心得。每学期精心筹划读书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哲学、知识、技术、艺术及文化史等专著,进一步开拓畛域,扩大学术视野。
高老师对待教学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学生则既严厉又宽容。她会严厉地指出学生在治学上的疏漏及表达层面的谬误,但又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看法,提出新鲜问题。在高老师鞭辟入里的追问和春风化雨的点拨中,学生得以理清思路,最终受益匪浅。
(二)治学唯真,兼收并蓄
高老师的治学理念及方法受朱维铮先生影响颇深,她对朱先生的谆谆教诲如数家珍。也正因此,高老师强调研究历史一定要关注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断发问,搞清楚历史事件的实相,作者为何写,如何书写。谈人物,需要将其还原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考察他与何人交游,考虑他所处的时间与空间,受到何种时代思想及区域性文化影响。谈事件,同样不能脱离涉及其中的人物及时空意识。将历史碎片从大背景中抽离出来,孤立地书写是不可取的。想要从复杂的陈述中梳理出历史的真相,特别不能放过其中的矛盾之处,这些矛盾往往有其内在逻辑,它们可能反映了关键的变化。书写历史要有书写“故事”的觉悟,这样会更接近真实。这也是高老师的文章富有学术价值的同时,极具可读性和画面感的重要原因。
从医学传教士、中西医学史书写及知识建构、医学术语翻译及流变、医学艺术图像、解剖学、本草、身体新知、公共卫生及疫病等不一而足,高老师涉猎广泛,从不局限于中西或内外史,呈现出多学科、多材料及多视野的治学风采。
早年媒体有关高晞老师的报道
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高老师在上海医科大学任教十余年,对医学院的培养体系有深入了解。她的研究能跨越多学科领域,不仅深入探讨医学的内在本质,还致力扩展医学的文化外延。高老师强调对多种材料尤其是原始材料的运用,注重材料的书写语言、版本、图像及物质载体。她在上课时曾分享自己找寻《格体全录》各版本的趣事,当时她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翻阅《格体全录》竟惊喜发现皇帝的朱批,由此管窥当权者对这本解剖学著作的态度。以此为例,她常推荐学生阅读纸质材料,因为纸质能在手中反复翻阅,更易发现印刷、排版及写作等各处细节。高老师对待史料态度慎重,一方面是重视考证的功夫,另一方面则是敏锐洞察史料中的陷阱与情绪。以传教士研究为例,做人物研究不可避免地会被带入研究对象的世界,不自觉为他辩护,而忽略其文字背后的真实目的。当其在宣扬医学传教成果时,背后可能潜藏着募集传教资金或争取政治支持的诉求。当能读懂研究对象的处境及情绪后,研究才能进入新的阶段。此外,高老师的研究还注重前沿性与开放性,她提醒学生要立足全球视野,不能闭门造车,举例像以王吉民为代表的第一代的医学史家是可以直接与西方学者对话的。高老师历任海外多所高校或机构的访问学者、研究员,她非常重视与海外学者的合作交流,着手翻译了美国学者吴章的著作《现代中国医学的形成,1850—1960》。除“全球视野下中国医学史研究:理论方法与史料系列讲座”外,还召集并主持“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医药产品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哈佛大学栗山茂久教授来复旦开展“学术论文的写作与报告”工作坊,与日本关西大学合作,围绕造洋饭主题开展两次学术会议等。
高晞老师带领研究生课程学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