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概念与研究方法
萧 放
原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23年第4期。
我们这个圆桌会议是讲节日史研究和节日文化遗产保护。节日史和节日文化遗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个有关联的概念。节日史其实是要研究整体的节日体系或者是单一的节日演变,它关注节日的起源、节日的发展、节日的消亡,以及当代节日的演变趋势等。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几百年,或者两三千年的历史,有的节日在特定历史阶段是盛大节日,如寒食、社日等,后来蜕变为地方小节;有些今天的重大节日开始并不重要,如端午、中秋等,它随着历史社会的演进,时代的需求,逐渐变成民俗大节;有的开始是地方性节日,后被广泛接纳成为跨越民族的节日,如元宵节。对于传统节日在历史社会的阶段性的演变研究,以及关于节日在当代的境遇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我想这是节日史的全过程的研究。节日文化遗产的研究,可能更多的是关注节日遗产的性质和节日遗产的价值、功能。我们要把节日当成一个文化遗产,看它在当代社会里面的互动、重构、传播与利用,这是我们关于节日文化遗产的理解。但是如何去做节日文化遗产研究,如何做节日史的研究?我想我们应该站在当代去回看历史,站在当代去看待传统遗产如何和当代生活协调。研究节日史与节日文化遗产需要有特定的系统研究方法,这样我们才可能全面真正把握节日史与节日文化遗产。
首先是节日与节日遗产的形态研究。我们要弄清节日遗产是什么,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形态研究的问题,形态研究是对节日的结构与要素进行整体综合描述与研究。形态研究是对节日构成的分析研究,它研究节日文化遗产有什么样的要素,要素是怎么构成的。如我曾经论述过的传统节日主要构成要素有三大层面(物质、社会、精神)与五大要素(信仰、人伦、传说、饮食、娱乐),这些分析归纳属于节日遗产的形态研究。
其次,节日与节日遗产属性研究。我们要给节日文化遗产做一个内涵的定位,做内涵的研究,这个研究应该就是属性研究,也就是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去做研究,它与形态有关,但重点关注的是节日的核心要素,它关系到我们对节日根本性质的理解。比如对春节的理解,它表面上看是场景热闹红火、丰足的物质、人们喜气洋洋,它的根本属性是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端午节形态有佩香囊、吃粽子、划龙舟等,对于端午节是否能说快乐,就关系到我们对端午属性的理解,端午节起源上与夏至节气阴阳属性有关,夏至阴气发生,端午节俗顺应节气转换,扶助阴气,因此端午节物有象征阴阳相包裹的粽子与阴阳争锋的水上竞技活动。节日的根本属性是祈福辟瘟,那时说端午快乐就不合适。但随着社会的变化,节日的演进,端午从恶日禁忌演变为民俗大节,其节日属性发生变化,端午变成了端阳,庆端阳成为民俗生活的主要内涵,因此说端午快乐就理所当然。
其三,节日与节日遗产的历史研究。今天的传统节日是历史社会演进过来的,它在今天的社会仍然有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对节日文化遗产做历史的研究,也是过程的研究,这就是跟节日史研究有关的东西。这样的研究当然需要有文献研究和口头访谈的研究来构成。
以上是节日文化遗产研究的主要的三种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重点是要研究节日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如何保护,怎样传承。我们今天讲传统节日,更多是希望能够理解到传统节日在今天的社会价值,在当代如何将它保护传承下去。刚才季中扬讲到了一个观点,是节日习俗消失的问题,认为未必会影响传承,他是从节日的时代变化角度理解,认为节日习俗变化未必会是节日传统变化,有道理,但我不是很同意这种观点,节日的关键习俗失落了,节日的呈现就失去了依傍,节日的时间意义也就消失了。我们从今天角度去看传统的节日,看节日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要看到它在今天如何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既然是一个活态传承,它就是一个动态性的,就是和时间和空间有密切关系的。那如何在今天社会里为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提供一个空间,或者政府、民间如何合作,在活动中创造一个空间,或者利用一个既有的历史观念或活动性的空间,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之下,在什么样的程序之下,激活这个观念?这个空间是按照什么样的核心要素来运作,按照什么样的程序,什么样的条件去让这个空间能够保证它的完整性,能够保证它实现传统节日的功能的?如黄涛所说在社区中体味节日传统,是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方式。
传统节日的功能是一个集体性的聚合问题。我们传统节日最大的特点,也是节日遗产的一个相关性的特点,就是节日的群体性的问题,如刘魁立所说节日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节日的集体性或者说群体性既是形式,也是目的,节日的情感联系与需求的满足,节日群体中的个人的平等,都具有特别的社会意义,所以有人说,节日造就公民。节日的另一个特点是非常性的问题,节日时间是日常生活时间系列中的突出节点,节日习俗以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方式呈现;节日的第三个特点是节日生活的模式性和多样性的问题,节日既有基本结构模式,也有多样性的地方表现,我们需要看到节日生活属性的同一性,也要看到其表现的丰富性。我们在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如何去保持它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如何让我们的节日文化遗产具有这种凝聚情感、活跃精神,满足社会个体生活需要的功能实现,是需要我们特别认真思考与行动的。
我们今天看节日遗产,其实不是为了历史,是为了我们的现在,是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未来的节日怎么去建设,我想就应该从我们民众生活的需要出发,从社会共同体传承与创造的需求出发。看到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未来,是要满足我们物质的、社会共同体的、精神慰藉的和情感的表达,这是我们未来节日所需要的,也是我们节日文化遗产当代价值所在。
还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功能,比如说我们节日里的心理调适,张举文讲到了一个民俗疗愈问题,节日就是一个重要的疗愈时机,无论个体和群体都会在这个节日时空里面得到一个自我的调整、调适。还有是节日对社会秩序的维护问题,所以节日看起来与日常生活不一样,它有非常性的方面,但是它对日常生活有维护作用。我想这些东西就是我们节日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我们政府为什么重视从媒体和社会教育各方面来强调节日?就是因为当代需要节日,来维系我们这个社会。当年国家还没有重视节日时,我们认为节日传统这么好,政府为什么不重视呢?后来政府是利用了,利用得非常好。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里面,节日是最成功的。另外,政府目前最强调的是手艺,手艺很多东西也包含在节日这个时空里面。
我最近在看一本书,法国人奥祖夫写的《革命节日》,里面引了一个研究者的文章,叫《我们的孩子》,其中有一句话,他说“当孤独者与同类团聚时,就是节日。”我们今天为什么那么需要节日?因为我们现在社会原子化,很分散,我们现代人其实更需要节日,节日没有过时,需要我们去传承。
这是节日文化遗产的一个特定的价值。
[法]莫娜·奥祖夫著《革命节日》
刘魁立讲到了年味淡了是民俗情感的问题,其实不管是研究传统节日,还是节日文化遗产,就是为了给我们找回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这个研究课题重要所在,也是民俗学者在做节日这个学科研究中可发力的地方。节日作为一门研究学问,如高丙中所说,作为一个综合性新的学问,有很多的研究维度,也有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对话的地方。我觉得民俗学者应更多从人的主体意识与情感这个维度去做研究,这是我们学有所长的地方。
黄龙光讲传统节日的在地实践,我觉得这一点提得非常好。现在不管是民族地区,还是其他地方,都会把民俗资源集中在一个空间去展示,我在贵州丹寨也看到这样的情况,当地人会集中在“万达小镇”去做事情。民俗资源流动之后,造成了乡村的冷落,人们把乡村的文化与经济资源吸收到了城市,但是没有反哺,没有反向流动,逆城市化的过程当中文化流动的问题值得重视。他提出了一个解决建议,可以用两个空间的协调,分为主次空间,到底城市是主,还是乡村是主,不管哪个是主还是次,主次的协调有利于解决空间变化带来的资源不均等,避免带来乡村的冷落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方式是非常好的。我在台湾花莲曾经见到太鲁阁人做祭祀时的两个空间的转化,凌晨四点做的是少数族群原始的仪式,八点之后做的是广场空间的表演,这样的协调是智慧的,也是合适的。如王加华讲到当代官民共同协力是节日遗产得以传承保护的重要方式,我们在节日空间协调中应该有这样的视角与实践行动。
我们是理论研究者,我们今天在这里坐而论道,其实,我们还有实践与行动的责任与使命。刚才黄龙光提出的民俗知识生产和教育的问题,给我们知识分子,给我们研究者,给民俗学习者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我们不仅是要做理论研究,要弄清楚传统节日是什么,同时还应该去参与到乡村实践中,我想是他在云南生活的经验,让他有这个想法。我们以前说走向民间,我们应该走在民间,实践民俗学研究者怎么把自己变成行动者,怎么和村民一起来发挥如张勃所说的“双创”精神,更新发展这些民俗传统,让我们的乡村文化传统得到更多人的熟悉与接受,从而形成氛围,成为村民的行动自觉以此促进乡村振兴,这是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的。
(注释从略,详见原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