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游》集技术、艺术、思想与想象力于一体,是科幻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存在。
近十年来,科幻电影开始突破以往的宏大叙事,内容和角度更加多元化。作者型导演的加入,也让科幻电影在商业类型片之外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电影可以制造出我们没有见过的世界。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刻起,电影艺术家用影像造梦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歇,当电影与科幻结合之后,电影造梦的空间被大大拓宽了,科学和幻想也更加形象化了。
科幻电影诞生于上世纪初期,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电影类型。从早期的黑白电影到现代的高科技电影,科幻电影一直是娱乐、探索和启发人们思考的重要艺术形式。回顾科幻电影百年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自我边界的不断拓展,也可以看到人类科学、技术、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印迹,更能看到影视艺术的发展脚步。
我们甚至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科幻影视,影视艺术是否会是今天的形态。
1 科幻电影的诞生于发展
科幻文学先驱儒勒•凡尔纳在其名作《从地球到月球》中,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有人提议发射一发载人炮弹到月球上以探索月球、与月球建立联系的故事。后来,这枚发射的炮弹没能成功到达月球,而是在绕月飞行后返回了地球。也许当时的凡尔纳对月球的实际情况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该如何描写月球环境,所以没敢让人类登月。
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发表于1868年,30多年后,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把凡尔纳的幻想视觉化,拍出了电影《月球旅行记》。梅里爱比凡尔纳更“乐观”一些——同样是用大炮把人发射到月球上,梅里爱让电影里的科学家们成功做成了这件事,他让几个“宇航员”登陆了月球。不过,这部只有十几分钟的短片其实是一部喜剧,电影中有一些令人捧腹的镜头,最有名的就是人脸形状的月亮被炮弹戳到了眼睛。
梅里爱执导的影片《月球旅行记》以喜剧的方式幻想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故事。
现在看来,《月球旅行记》显得简陋、幼稚,但其在电影史——尤其是科幻电影史上的地位是不可轻视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也是人类制造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影像的开始。梅里爱在电影里表现了一个人类从未见识过的月球世界,并在影片中尝试了
各种新奇的特效,他也因此被后人称为“电影魔术师”。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说:“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我认为今天有关电影的一切,都是源自乔治•梅里爱。”《月球旅行记》确实可以算是“科学幻想”,因为去月球旅行这件事是基于当时的科学认知而幻想出来的,用大炮将人打到月球上,虽然现在看来并不科学,但在当时也有一定道理。更进一步说,这部电影开创了后来长盛不衰的科幻电影分支——太空科幻。
后来,美国又拍出了《科学怪人》(1910年)、《海底两万里》(1916年)、《化身博士》(1931年)等优秀的科幻电影。然而,在默片时代,真正让科幻电影登上艺术殿堂的,是1927年上映的《大都会》。
《大都会》不但是优秀的科幻电影,还是制作费用最昂贵的无声电影。
《大都会》由德国导演弗里兹•朗执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026年的反乌托邦故事。影片中,人类被分为两个阶层,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资本家居于地面上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里,他们是城市的“头脑”,指挥维持城市运转的机器系统,而操作机器的工人们在地下城终日麻木地劳作,愤懑而彷徨。影片展示了一个阶层分化的世界和其中冰冷的机器。该片的初拍完成版本长达3个半小时,德国柏林首映版本长达153分钟,后由发行商剪辑成约2小时的版本于德国以及海外上映。
作为默片时代皇冠上的明珠,《大都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的记忆》收录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同时,《大都会》真正为科幻电影树立了美学和思想标杆,有人说后世任何一部想象未来城市的电影,都很难说走出了它的影子,后世的影人也是不断在弗里兹•朗打造的框架下创造自己的未来之城。
2 科幻黄金时代与《2001:太空漫游》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无声电影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后来彩色电影、宽银幕电影也开始出现,电影技术快速发展,科幻电影也在这一期间日趋成熟,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科幻电影开始走向猎奇化和庸俗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核武器的发展和核战争引起的人们对世界末日的焦虑强烈影响了1950年代的科幻电影,美国的冷战也促进了科幻片的发展,科幻电影的黄金时代随之开启。
此时期的一部重要电影是《登陆月球》(1950年),该片讲述了美国与苏联竞争期间,使用一枚核动力火箭将四个人送上月球的故事。这部电影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大获成功,吸引到了更多对科幻题材电影的投资。不过,这个时期更多的是各种表现外星人的电影,无论在艺术还是思想上都乏善可陈。
科幻文学也在这个时期进入了“盛世”,被称为“科幻黄金时代三巨头”的罗伯特•海因莱因、艾萨克•阿西莫夫、亚瑟•克拉克都在这个时期创作了优秀的科幻文学作品,包括海因莱因的《星船伞兵》《星际迷航》《严厉的月亮》,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银河帝国》以及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月尘飘落》《来自天穹的声音》等。不过,克拉克的这几部作品都不足以与海因莱因、阿西莫夫的作品相比,真正让他在科幻文学史上留下耀眼光芒的,是他在1964年与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共同构思、创作的《2001:太空漫游》的小说和剧本。库布里克把《2001:太空漫游》搬上银幕之后,又一个科幻电影的里程碑诞生了。
《星际迷航》
片长两个半小时的《2001:太空漫游》在上映时可谓褒贬不一,因为它和当时流行的科幻电影非常不一样,这部长片没有热闹的外星人,甚至对白也不多,却有很多看似莫名其妙的场景。尽管如此,《2001:太空漫游》仍然获得了1968年北美票房冠军。
有人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真正看懂《2001:太空漫游》,如果不考虑解读的多样性,这种说法当然过于夸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部科幻电影确实有着极其深邃的思想,表达了库布里克和克拉克对人类起源、人类文明归宿等问题的思索。可以说,从《2001:太空漫游》开始,科幻电影真正成为了可以表达严肃思想的电影类别。
《2001:太空漫游》更大的贡献是其以假乱真的视觉特效。不同于以前“不拘小节”的科幻电影,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中以写实的手法呈现了接近真实的宇宙——飞船上因为失重而漂浮的笔,太空中因为没有空气介质而导致的绝对寂静(近在眼前的爆炸声音也无法听到),月球上因为缺少漫反射而形成的黑白分明的效果……即使今天看来,这部影片也有着震撼的视觉效果。最终,《2001:太空漫游》在1968年获得4项奥斯卡奖提名,并荣获最佳视觉效果奖。
总之,《2001:太空漫游》是一部集思想、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巨作,它成就了库布里克和克拉克,也真正让科幻电影走进艺术殿堂。这部影片持续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前250部电影中名列前茅,它位居美国电影工业百大影片的第二十二名。1991年,该影片因其在“文化上、历史上和审美上的重要价值”而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收藏。2002年,以网络电影记者为基础组成的国际性协会-线上影评组织OFCS,庆祝评选了上一个世纪的科幻电影成就百年百大科幻影片,《2001:太空漫游》独占鳌头。
3 《星球大战》与科幻类型片
电影史上经典的影片很多,但能做到妇孺皆知、长盛不衰的影片不多,而《星球大战》系列就是其中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到现在,《星球大战》系列一共拍摄了9部正传、4部外传,还有一系列番外衍生剧。电影中出现的道具、台词、科技成果,都已经融入很多人的生活,甚至成为了文化现象。
在《星球大战》之前,虽然也有《大都会》《2001:太空漫游》这样的精致大制作,但科幻电影多是粗制滥造的猎奇B级片。从《星球大战》开始,科幻电影几乎成为大制作的代名词。
和库布里克把《2001:太空漫游》拍成充满哲思的艺术品不同,乔治•卢卡斯从一开始就希望拍一部(或者说一系列)有武士精神、有宫廷斗争、有史诗格局的通俗故事,不过故事发生的舞台是在太空。揣着这个想法,卢卡斯在1973年完成《星球大战》的剧本后,开始到好莱坞找投资。当他拿到福克斯影业的投资后,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工业光魔”特效公司,这让我们在后来看到了特效如此惊艳的影片。
《2001:太空漫游》
可以说,《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主要是前六部)在剧情和思想层面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莎士比亚剧作(主要是《哈姆雷特》)和黑泽明《战国英豪》的太空版。《星球大战》真正出彩的是其划时代的电影特效,说它创造了电脑特效时代之前的视觉巅峰也不为过。
前文提到卢卡斯成立的工业光魔电影特效公司,就是因为他知道拍摄《星球大战》所需要的电影特技效果是超越当时电影制作行业的能力的,在还没有电脑特效技术帮助的情况下,卢卡斯和他的团队凭一己之力开创了一个电影特效行业。从《星球大战》开始,特效成为电影大片不可或缺的环节,到电脑特效时代更是为观众制造了无数惊艳的视觉奇观。
《星球大战》也开创了科幻电影最重要的类型——太空歌剧,而这个类型从来不乏大制作。不仅如此,影片在商业上的成功,更是直接将已近破产边缘的福克斯公司的股票推高了一倍,让福克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好莱坞最赚钱的公司。《星球大战》系列一度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科幻电影——在按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清单中,1977年上映的第一部《星球大战:新希望》在国际上的收入约为26.5亿美元,于1997年重新发行后,票房达到7.98亿美元。
受《星球大战》影响,另一部长盛不衰的太空题材作品《星际迷航》也在此时闪亮登场,包含系列电视剧和电影作品的《星际迷航》成为人类不断探索星辰大海的精神图腾。
《星球大战》诞生40年来,其周边产品涵盖了出版物、动画、电视剧、电子游戏等领域,来自官方以及粉丝的创作为这个IP添砖加瓦,将其变成一个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庞大宇宙,无数的忠实粉丝也乐于在这个宇宙中寻找官方都不一定注意到的细节。
4 互联网时代与《黑客帝国》三部曲
《星球大战》取得成功后,科幻电影作为成熟的类型电影受到了资本、创作者和观众的普遍欢迎。上世纪80年代,《异形》《银翼杀手》《E.T.外星人》《1984》《终结者》《回到未来》等单部或系列科幻影片都取得了各种层面的成功。这个年代的科幻影视作品突破了以往偏重宏大叙事的太空题材,展现了科幻的风格多样性——《异形》是太空恐怖电影;《银翼杀手》是赛博朋克风格;《E.T.外星人》聚焦人类与外星生命的温馨关系;《1984》是科幻政治寓言;《终结者》体现人类对机器人的恐惧;《回到未来》是时间旅行喜剧……
卢卡斯拍摄的《星球大战》系列提高了特效在电影中的地位,让特效成为一项专门的技术,甚至发展成一个产业。
上世纪80年代的科幻影视作品风格多样、题材丰富、精品频出,但这个十年也缺乏类似《2001:太空漫游》和《星球大战》那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这也许是因为此时仍然是上一个十年的延续,还没有出现可以影响人类生活、思想的科技巨变。不过,暗流在涌动着——个人计算机在这十年内于发达国家得到了普及,互联网在这时诞生,信息时代呼之欲出。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席卷全球,网络化生存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科幻作品也开始更多关注计算机、互联网、人类意识的本质等问题。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1999年,一部表现人类与计算机、网络关系的电影《黑客帝国》诞生了。
相比人类暂时无法触及的宇宙星辰大海,虚幻的网络空间却显得更加真实——那是人们生活中密切接触的事物,是触手可及的真实。
《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讲述的是主角尼奥从一个普通人转变成“救世主”(尼奥的英文Neo就是One的反转,意为“唯一”“救世主”),带领一众觉醒者反抗机器的故事。尼奥被选为“救世主”后,发现自己原来生活在网络空间,是虚拟的存在,他所在的世界是被计算机控制的,而人类的肉身则被放置在巨大空间内的培养液中,被机器当做电池榨取能量。电影提出了“缸中之脑”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我们所认为的真实世界,实际上只是电脑制造的幻觉?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我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都不过是一些程序?如果在未来,我们真的被计算机所控制,我们该如何做?
《黑客帝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反思与恐惧。在此之前也有类似思想的电影,比如日本动画片《攻壳机动队》,但那些影片要么作品质量不高,要么没能像《黑客帝国》那样把复杂的哲学、宗教思想封装到通俗易懂的故事和新奇的视觉特效中。相比起来,同为赛博朋克的《银翼杀手》则更加艺术化,难免显得有些沉闷,而《攻壳机动队》又过于小众。
可以说,《黑客帝国》是科幻类型片中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电影,它提出了独特的科学幻想模式,对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哲学做了一定的探索,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上做到了很好的平衡。这部电影对流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启发了娱乐业无数其他作品。
5 《阿凡达》开启3D电影时代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脑特效被广泛应用于科幻电影中,《黑客帝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进入新世纪,电脑特效更是让包括科幻电影在内的视觉大片如虎添翼,诞生了诸如《魔戒》《哈利波特》系列等奇幻大片,也让《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等经典科幻系列电影重获新生。《黑客帝国》也在新世纪重装上阵,拍摄了两部续作,且保持着不俗的水准。
总体来说,新世纪的头十年基本延续了上世纪末的思维和情绪,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人类的未来仍然是很多科幻影视剧关注的领域,《人工智能》和《少数派报告》算是代表作。和冰冷且悲观的《黑客帝国》不同的是,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人工智能》如同他在此前20年的作品《E.T外星人》一样,有着更温暖的关怀。而提到这十年最有影响力的科幻电影,可能非《阿凡达》莫属。
2009年上映的《阿凡达》延续了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一贯的大制作、重细节的特点,是其十年磨一剑的结果——他的上一部作品还是1997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
严格说来,《阿凡达》算不上真正的科幻——它的故事非常简单,可以说是欧洲人发现新大陆的太空翻版,所有的外星奇观、未来飞行器、意识控制不过是为故事服务的工具,其本质仍然是太空歌剧。该片的最大贡献是其开拓性的视觉特效。
《阿凡达》上映后打破了由《泰坦尼克号》保持的全球票房纪录。
《阿凡达》使用了比以往同类摄影棚大6倍的动作捕捉摄影棚,以及能够实现完全表演捕捉的改进面部表情捕捉方法,这些技术让影片中的CG人物拥有非常真实的面部表情。所以,我们在看这部电影时,会感到CG制作的外星人面部表情非常自然。不过,影片最大的亮点还是其3D效果。因为这部电影,后来几乎所有好莱坞动作大片都使用了3D拍摄技术。现在,3D拍摄和放映几乎成为视觉大片的标配。
《阿凡达》上映后打破了由《泰坦尼克号》保持的全球票房纪录,这个纪录在十年后被《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所打破。
6 百花齐放的新世纪
因为电影技术的进步和投资的增加,科幻电影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太空题材和赛博朋克题材之外,更多不同的风格、题材开始影响科幻电影的发展脉络。
新世纪科幻电影不得不提的一个导演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作为一名作者型导演,诺兰拍摄了多部具有明显个人风格的科幻电影,比如《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以及近期的《信条》。《盗梦空间》的故事和日本动画片《红辣椒》非常相似,以超凡的想象力展示了人类复杂的梦境;《星际穿越》师承《2001:太空漫游》,用扎实且真实的科技细节展现了人类在太空和时间中穿越的故事;《信条》则是一部和熵有关的电影,基于真实的科学理论,也更加艰涩难懂。
《信条》是一部和熵有关的电影,基于真实的科学理论,较艰涩难懂。
近十多年来,更多科幻电影表现了近未来或者说当下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火星救援》讲述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不久的将来,人类登陆火星,主角没能登上返回地球的飞船,只好在火星上独自求生。《火星救援》中所展示的火星环境、主角在火星上的生活状态(包括种土豆)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地心引力》则讲述了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被太空垃圾击中,飞船中的宇航员脱险自救的故事,说是科幻,更是一个在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故事(或曰事故)。
类似《火星救援》和《地心引力》这样的科幻电影对细节的真实性要求更高,否则很容易让观众产生疏离感。《降临》是另一部体现新世纪科幻电影多样性的影片。这部由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影片改编自科幻作家特德·姜的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作品别出心裁地想象出一种可以预测未来的回环性外星语言。维伦纽瓦也是典型的作者型导演,他在《降临》中将外星语言进行了视觉化处理,充满新意。《降临》展示了科幻电影的更多可能性。后来,维伦纽瓦又拍摄了两部科幻影片——《银翼杀手2049》和《沙丘》,都是科幻作品中的大IP。
《地心引力》讲述了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被太空垃圾击中,飞船中的宇航员脱险自救的故事。
可以看出近十年来,科幻电影开始突破以往的宏大叙事,内容和角度更加多元化。作者型导演的加入,也让科幻电影在商业类型片之外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7 大片时代的小成本科幻
从40年前的《星球大战》开始,科幻电影已经成为典型的大投入、大产出的类型片。这主要是因为科幻电影往往需要精美的特效,而特效制作则非常昂贵,尤其在进入电脑特效时代之后,那些看上去绚烂无比的科幻电影画面,可以说每一帧都散发出“金钱燃烧的味道”。
从40年前的《星球大战》开始,科幻电影已经成为典型的大投入、大产出的类型片。
2009年上映的《阿凡达》由新西兰惠灵顿的维塔数码公司为其制作特效,该公司曾雇用900人来为这部电影工作。后期渲染时,维塔数码用了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服务器群,该群包含4000台服务器、35000个处理器核心。在2009年11月的世界500强超级计算机排名中,该渲染服务器群位列第193名至197名。可以想象,这样的工作是多么烧钱。
近十年来,漫威系列电影的崛起更是将科幻电影的烧钱规模向前推进了一步——更加炫酷的特效、更庞大的明星阵容、全球宣发……科幻电影似乎已经成了大公司才能玩得起的项目。同时,在更多观众心目中,科幻电影就是特效大片,甚至很多平时不看电影的人也会因为科幻大片而走进影院。
科幻电影当然不等于特效大片。应当说,科幻电影在大制作、高特效的轰炸中有些迷失了,最典型的就是漫威系列电影——大量奇幻、魔幻内容都被当成了科幻。事实上,科幻应当基于科学展开幻想,其最迷人的地方是对未来天马行空而又不离科学根基的想象。科幻电影不一定需要大制作和先进的特效,只要有想象力,小成本也能拍出优秀的科幻影片,比如一部名为《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电影。
科幻电影不一定要大投资、大场面、高特效,像《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样的小成本电影,照样可以让人大呼过瘾。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拍摄于2007年,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男主角的同事帮他搬家,闲下来后他们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后来,男主角说出了自己的一个秘密,他说自己已经有14000多岁了,从人类的石器时代一直生活至今。面对惊讶且怀疑的同事们,他用一系列证据让他们相信了他的话。整部电影的场景只是房间内外,更没有一个特效镜头,总投资才1万多美元。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结合了科学、幻想和思辨,打破了科幻的藩篱,取得了极大成功。
除此之外,2009年上映的《月球》、2013年上映的《彗星来的那一夜》等小成本科幻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科幻电影的属性决定了大投资和特效是很难绕过的门槛,但凭创意出位的小成本科幻也是其中绚烂的花朵,为科幻电影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8 中国科幻影视崭露头角
科幻电影发源于欧洲,盛兴于美国。科幻——包括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欧洲是现代科学的发祥地,所以诞生了最早的科幻小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然后就是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以及一些类似科幻的乌托邦文学,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同样诞生在欧洲。后来,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科幻中心也转移到了美国。
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科幻大片,几乎都是美国拍摄的,比如本文提到的《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黑客帝国》《阿凡达》以及漫威系列电影等。这种现状当然有其历史原因——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人才,美国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阿凡达》
科学无国界,全球化的今天,更多国家参与到了经济与科技的分工和合作中,对科学、技术和未来的幻想已经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个体事务”,更多国家涌现出了基于本国文化对未来科技的想象。中国就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科幻作品,也出现了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优秀科幻作家。
刘慈欣是中国科幻作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代表作《三体》以“黑暗森林”体系为逻辑基础,描绘了一个近乎冷酷的宇宙,其宏大程度可谓前无古人。这部作品中令人惊艳的科幻“点子”数不胜数,随便抽出一个都可以单独演绎出一部长篇科幻作品。把《三体》影视化已经成为多年来中国科幻迷的共同呼声。
不过,因为影视技术、资金等问题的制约,中国很长时间以来没有出现足以媲美《三体》等科幻小说的影视剧。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视工作者在默默地耕耘,为拍摄出优秀的科幻影视作品而努力。直到2019年初,由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我们终于可以说“中国也有属于自己的科幻电影”了。
《流浪地球》并不完美,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都是中国电影史——尤其是科幻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此后的几年内,把科幻文学搬上银幕(或荧屏)已经成为中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们的努力在今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流浪地球2》以更加震撼的特效上映、《三体》动画版和真人版电视剧先后播出。
《三体》
如果说2019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诞生之年,那么2023年可能会是中国科幻影视的发展、壮大之年。中国科幻影视的开局还算不错,技术、口碑、票房等方面都算得上上乘。只要我们能保持虚心、努力奋进,中国的科幻影视应该会有更大的发展。
科幻影视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其技术和艺术都日臻成熟。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从最初的黑白无声电影到现代的高科技电影,科幻电影始终以其对未来和宇宙的想象力吸引着广大观众。科幻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还探索了人类的科学技术、社会、文化、道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启发性的展望。甚至,科幻电影对于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同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未来,科幻影视将走向何方我们不得而知,只能说,技术进步和新的科学发现与更多文化的融合,必将孕育出不一样的科幻作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