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探秘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港,从历史走向未来

【探秘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港,从历史走向未来

【探秘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港,从历史走向未来2006年7月18日,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号”在航行9个多月后,顺利停靠在广州南沙港,续写了260多年前由商贸往来开始的中瑞友谊。在广州博物馆,我们见到了这艘“哥德堡号”的船模。

2006年7月18日,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号”在航行9个多月后,顺利停靠在广州南沙港,续写了260多年前由商贸往来开始的中瑞友谊。在广州博物馆,我们见到了这艘“哥德堡号”的船模。“这艘船模型是2006年,当时‘哥德堡号’的仿古商船就来到了广州,当时瑞典国王就把这艘船的模型赠送给我们广州博物馆”,博物馆副馆长罗兴连介绍说,“‘哥德堡号’是非常有名的一艘外国船只,它三次来往于中国和瑞典之间进行贸易。1745年,它在广州装满了货物,回程的途中,在距离它的故乡哥德堡市只有900米海域的地方就触礁沉没了。”

船舶历史_历史航船_船的研究历史

资料图:瑞典仿古船“哥德堡号”复航广州

黄埔港是广州的一个古港口,虽然在宋代就是外来船舶的停泊地,但是直到明清时期,它才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专用外贸港。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李庆新介绍说:“这一片水面都是古代的港区,黄埔老港,面对珠江口,明清时期船在这里停泊。《粤海关志》有记载,最多的年份有180多艘西洋的大船,参天的桅杆,差不多两百艘船摆在这里,很壮观的,哥德堡号、美国皇后号,美国的、欧洲的船都停在这里,见证了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洋海外贸易的盛况的一个地方,特别是一口通商时期,几乎中国对西方的贸易全部集中在这里。”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是清初诗人屈大均《广州竹枝词》里描绘当年广州十三行兴隆景象的著名诗句。康熙五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720年,广州公行众商盟誓,并订下行规十三条。这些行商依靠政府给予的特权,垄断了广州整个对外贸易。后来“成行成市”的行商比较著名的有十三家,而懂外语的同文行的潘振承则是他们的首领。

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我们见到了潘振承的第八代后人潘刚儿。

潘刚儿:“这是我的祖先潘振承,他在康熙的时代出生的,后来经营一个商行。潘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贸易史。这里有一张他的相片,是在瑞典哥德堡号里边保存着的。”

记 者:“就是这一张吧?”

潘刚儿:“是,就是这个。哥德堡号来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有照片的中国人,因为他给瑞典的茶叶商很大的帮助,给他开展在中国做生意是很好的。”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颁布谕旨,除粤海关外,撤销其他海关,广州成为“一口通商”之地。此时,粤海关名义上专管对外贸易征收关税,实际上税收营生都是由十三行出面主持,十三行由此成为大清海上贸易的焦点,各国驻华商行皆依十三行而立。

《十三行故事》一书的作者范小静介绍说:“那个时候十三行的商人我们简称叫‘行商’,行商主要是两大业务,一个是跟外国人做生意,所谓做生意,就是把外国人从全世界弄来的商品要集中在十三行的手里,其他的商人是不能够染指的,由十三行商人再卖到中国各地去,因为各地的商人是不能直接跟外商做生意的,这是政府规定是垄断的。另外一个,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指垄断的商品,特别是茶叶,中国的商人一定要交给十三行商人,由十三行商人去卖给外商,所以进出口都要在十三行手里过的。”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大清不仅要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五处为通商口岸,还取消了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十三行的公行生意由此画上了句号。但十三行的外国商馆还在,并且转而成为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桥头堡。1856年12月14日深夜,广州民众点燃被英军拆毁的铺屋,红红火火的广州十三行在大火中落幕。

在一阵钟声中,记者来到了广州粤海关大钟楼。广州粤海关大钟楼的钟声就这样敲了100年。李剑是大钟楼的护钟人,每周都要来查看这些仪器设备。

船的研究历史_历史航船_船舶历史

李剑说:“我们老广州真的是听着这个钟声长大的,是很有感情的。当时他们进出口的时候船要交税,交税以听这个钟声为天数的,晚上十二点了,它就算一天了。”

这口大钟既是现在时刻的播报,也是百年历史的回响。

1859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李泰国出任大清海关总长,大清就这样将“国门钥匙”交到了外国人手里。洋人把持海关行政权、关税自主权、关税收支权……海关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和跳板。

洋人管理大清海关的历史,持续了近百年,由美国人设计的粤海关大钟楼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中国海关才最终交到了中国人手里。今天,广州口岸的海关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广州海关监管通关处副处长丘亮介绍说:“去年,广州关一共监管进出口货物量去到了七千七百万多吨,监管的进出境人员达到了两千多万人次。另外跨境电商方面,广州为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去年电商整体的业务进出口贸易达到了146.8亿人民币,跟前年比增长了1.2倍,这块业务全国第一,占全国的比例去到了30%。”

广州港历史上都是内河港,国际的集装箱船、游轮等船只都进不了港,只能先在珠江航道上不断减载。广州要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枢纽,还需要建一个吃水比较深的远洋港。

丘亮说:“当时,广州市政府看中南沙这个地方,因为它离伶仃洋,离海洋很近,吃水条件比较好,而且在南沙这个地方投入巨资建立了大港口,它的定位就是要打造国内一流的集装箱枢纽码头。”

南沙海关保税港区审单科科长庾勇辉带领我们走进南沙港区,他告诉我们,南沙港区建于2002年,现在整个南沙码头已经建成共有10个10万吨级的深水集装箱泊位,岸线长3500米。目前可以满足10万吨级以上船舶全天候靠港的条件。

船舶历史_船的研究历史_历史航船

庾勇辉说:“我们可以说南沙这个地方是广州的未来,我们海关也是,南沙这个地方也是我们海关发展最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在我们的南沙还有白云机场这两块地方可以说业务量是迅猛发展,每年它的增长量都是百分之二三十以上的,这个增长量是非常厉害的。”

丘亮强调说:“我们现在南沙港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部分国家都建立了合作,有航线,定期的班轮,业务也在不断壮大。”

眼前,一辆辆集装箱货车竞相驶人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让人不禁联想到过去那个时代黄埔古港千舸竞发、云帆蔽日的壮阔景象,仿佛听到了解缆起航、惊涛拍舟的历史回声。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李庆新说:“古代的经济交往、物资交流都是通过海上,或者陆上的通道获得的,世界各国也是从对外交往、对外交通里边互通最好的文明成果,真的是获得了共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推动丝绸之路的调研,他们提出的就是丝绸之路是对话之路,友谊、交往、发展,其实都是它应有之意。所以,今天讲“一带一路”,其实也是在历史的传承下的延续,但是赋予了一些新的使命与诉求。”

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绵延两千年,跨越亚非欧,曾经创造了无数财富。今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新起锚,新的故事已拉开帷幕,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上一篇: 伟大成就 恢弘史诗——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综述
下一篇: 伟大成就 恢弘史诗——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综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