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文化分析有哪些视角?

文化分析有哪些视角?

文化分析有哪些视角?一、大致了解什么是文化雷蒙德在《文化与社会》一书中为“文化”下了三个层次的宽泛定义:第一是指“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二是指“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

一、大致了解什么是文化

雷蒙德在《文化与社会》一书中为“文化”下了三个层次的宽泛定义:

第一是指“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

第二是指“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

第三是指文化可被用来指涉“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

换言之,此处的“文化”指的是一系列的文本与实践,而这些文本与实践的主要功能是对意义(meaning)进行指涉和生产,并为这一过程提供场所。

“大众文化”一词同样有许多种定义。威廉斯认为“大众”一词有四种现行的含义:“为很多人所喜爱”;“质量低劣的作品”;“被特意用来赢取人们喜爱的作品”;“人们为自己而创造的文化”。

大众文化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理解,而这两方面都与工业化和城市化息息相关;而无论是文化还是大众文化,在18世纪和19世纪而至20世纪进入研究和批评的视野其生产、复制和大范围传播也都与资本主义生产和扩张密切有关。因此,我们分析文化必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来分析各个流派。例如,在汤普森所著的《英国工人阶级的构成》一书中就介绍了思想激进的匠人、新兴城市无产阶级和倡导革新的中产阶级生产出来的、旨在鼓动政治变革的文化以及盈利下的文化,这一时期也诞生了利维斯主义诸如“有教养者的生活”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的分离、“文化是少数人的专利”等反对、批评大众文化和倡导在教育系统中对大众文化进行抵制的观念。

与此相对的是“大众文化的文化研究学派”,以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以及霍尔和维纳等学者为代表。如雷蒙德·威廉斯,他受马克思影响很大,他对文化的三种定义认定了不同文化变迁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文化是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是对某种特定生活方式的表达,而文化分析是一种对特定生活方式的重构。 正如威廉斯所言:文化理论就是要研究整体生活方式中各个部分间的关系,而正是这些关系导致了文化机制的复杂性。文化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挖掘文化机制的基本特征。

在这一语境之下,若想对具体文化作品或文化习俗进行考察,就必须研究作品和习俗背后的本质性的机制,即深掘作品或习俗中所蕴含的“整体生活方式中各个部分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对文化机制加以把握。

文化记录和活文化的关系:层次一:特定时空之下的活文化,只有生活在那个时空中的人才能完全了解;层次二:各种形式的文化记录,从艺术到绝大多数日常事件都包括在内,即某一时期的文化;层次三:“选择性传统”(selective tradition)的文化,旨在将活文化和某一时期的文化联系起来”。

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选择性传统”的状况。某一社会的传统文化必然是与该社会的现行利益与价值观机制密切相关的,它并不是个确切的实体,而是始终处于持续不断的选择和阐释之中。

这是雷蒙德观察文化非常积极和能动性的一点:特定的生活也意味着文化是“普遍意义上的人”在与日常生活的文本与实践的互动中获取的“活的经验”。也因此,雷蒙德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色彩总结工人阶级的文化成就,他说“由于立场的缘故,从工业革命至今,工人阶级文化从未有过狭隘的一面。工人阶级生产出来的文化带有集体主义特质和民主色彩,集中体现于工会组织、合作社运动和政治党派之中。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历史舞台上的工人阶级文化主要是社会性的(体现为其开创了某些习俗)而非个人化的(体现为其并不重视智力性或想象性的作品)。结合具体语境来看,工人阶级文化所取得的成就体现了卓越的创造力,是很了不起的”。

可以看出,威廉斯并不是那种偏见的居高临下的少数文化支持者,评价文化的关键是要将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与人们从这些商品中生产的文化区分开来,这个意义上,商业流水线上的饱受批评的一些大众文化和工人阶级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背后是完全不同的活的经验。

二、知道文化研究所要达成的目的——了解文化机制和文化形成实践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放大视角,在人类思想脉络史上寻找相关资源。

比如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阿尔都塞的文本裂缝说、本雅明的复制摧毁谈、齐泽克的大众文化幻想构建现实说、福柯的话语与权力、鲍德里亚的仿真和拟像等。

上一篇: 关于《极端邪恶》,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下一篇: 专访《再次见到你》制片人刘昕:在年轻态叙事中传递主流价值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