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历史文化研究 1、武术之乡 沧州武林,根深叶茂;沧州武杰,名扬八方;沧州武术,遍及华夏,远涉亚、欧、美、非一些国家和地区。沧州“武术之乡”之誉,宏扬中外。 沧州人民,自古以淳朴、刚直、勤劳、勇敢著称。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关系,强悍之武风,历年久远,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据史籍载,沧州民间武术,兴于明,盛于清,至乾隆时,武术之乡已形成,至清末,则声扬海外。 今沧州“武术之乡”,含沧州市所辖县、市。历史上人民为了反对封建盘剥和压榨,沧州民间武风益盛。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后,沧州武术得以复兴与发展。自古燕国至明清,多代王朝建都于幽燕,沧州乃畿辅重地,为历代兵家必争。据史籍载,自桓公二十二年(664)桓公援燕山戎以来,各朝各代均有多次战争发生于沧州一带。频繁之战事,民遭涂炭,民生维艰,故须掌握攻防格斗之技方能自救图存。沧州,古有“远恶郡州”之称,明时有“小梁山”之号,可见沧州武风之盛和武术之发展,与特定地理环境关系甚密。古之沧州,沿渤海方圆百余里,均系芦荡荒滩,人烟稀少,既是犯军发配之地,又是叛将蔽身良所。明清时,一些受朝廷缉拿之叛将,寻沧州民众强悍喜武之俗以蔽其身。他等隐姓埋名,化装僧道游侠,传艺维生。
沧州,地处“九河下梢”,土地瘠薄,旱、涝、虫灾不时降监。正常年景,许多人家糠菜半年粮。重灾之年,流浪乞讨,卖儿鬻女者不鲜。民谣云:“抛弃黄口儿,一乳恩情尽;但恨生不辰,莫怨父母忍。”许多壮丁,以贩盐维生,而官府缉拿甚严。民求生不得,必然反抗,反抗则必习武事。乾隆《沧州志》载:“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风。一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间,虽捐弃顶踵而不恤,”说明了沧州人民自古就尚义任侠。 京杭大运河纵穿沧境,京济、京大要道贯通南北。沧州、泊头、莫州、河间、献县均为南北水旱交通要冲,为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为官府巨富走镖要道,故沧州镖行、旅店、装运等行业兴盛。各业相争,必握高强武技才可立足。清末,“镖不喊沧州”,已为南北镖行同遵之常规。 沧州系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汉与满、蒙古、回等少数民族曾发生过隔膜与误解,但不快之事,逐渐融洽。民族之间的不快,促武术发展;民族融洽,又相互交流技艺,更推动武术之发展。 唐建科举制,延续多代。至明中期,建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行废止。
明清武科,对沧州武术发展亦有促进。此时武举人、进士达1800余人。民国七年(1918),直隶督军曹锟为扩充其势力,在沧招募武士数十名到其武术营任教或当兵。此举,对沧州武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民国十七年(1928),沧籍国民军陆军上将张之江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大力提倡强身御海,强种救国,沧州入馆任教或深造者近百人。同时,省、县建国术馆或民众教育馆,倡导武术,“八式房”遍及沧境城乡,习武者甚众。沧州武林人士,一向注重内外交流。来沧授艺者,热情款待。又有不少人周游祖国南北,或设镖局,或任镖师,或于民间教徒,或入军旅授艺,或寻师放友学技,或参加擂台比武。霍殿阁被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聘为武师;王正谊助谭嗣同变法声震京城;王子平屡胜外国大力士于擂台之上;马凤图、马英图传艺于西北五省、区;佟存、佟忠义、张占魁、孙文勃、杨积善、刘振山、张殿奎、吴秀峰、卢振铎、贾耀亭等授徒不下数万,遍及十余省、市。同时,又能吸取各地武技精华,充实沧州武林。因而,沧州武林门类和独立之拳械技艺愈加丰富,许多拳械套路,经过提炼、改进、创新,独具沧州特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视中华武术为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纳入民族体育项目,沧州武术得到复兴。
自1953年11月,天津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大会以后,王子平、佟忠义、王金声等被选入赴京表演团,在中南海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等国家领导人表演,受很高评价。1956年,毛泽东主席接见。1960年,王子平及其女儿王菊蓉随周恩来总理率领之国家代表团访问缅甸。同时,沧州武术运动员在沧州各级武术比赛及省和全国武术比赛中多人多次获奖,对沧州武术之再兴,均具巨大推动力。 一些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编排武术操,民办武术馆、社,如雨后春笋,迅速蓬勃发展。同时,地、市、县每年举办武术比赛,鼓励先进,扩大传播和交流。1983年,全面进行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的工作,获得丰收。从而,传统武术得以继承和发扬,国家规定套路得以广泛传播。沧州武术运动员参加省和国家级比赛,多次名列榜首,有些被选入省和国家武术组织或高等院校。沧州武林人士,还有的担任省和国家武术组织领导职务,有的为武术教授或高级教练。在沧州境内,习武者数十万人,沧州“武术之乡”名声再振,1985年,河北省体委正式命名。 沧州武术,一向被称为“开放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沧州武术,不仅愈来愈受国人喜爱,亦愈来愈受国际重视。在国内,邀沧籍武师前去授艺讲学和派员来沧考察和习艺者,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沧州武林门类及独立之拳、械,除失传者外,计50余种,有六合、八极、秘宗、功力、太祖、通臂、劈挂、唐拳、螳螂、昆仑、飞虎、太平、八盘掌、地躺、青萍剑、昆吾剑、闯王刀、疯魔棍、二郎、苗刀、燕青,形意、戳脚、翻子、少林、埋伏、花拳、勉张、短拳、阴手枪、杨家枪、太极、八卦遍布各地。 沧州武术,流传年深,支系日繁,又在不断改进或创新,故虽一门类,而各支系套路多寡不一,拳械动作招式数量不一,演练速度亦不尽相同。但同一门者,其风格特点仍保留不变。 沧州武术,自20世纪处即传播到海外。改革开放以来,沧籍武师应邀授艺和来沧习艺者涉及到29个省、市、自治区;应邀到国外授艺讲学和国外来沧考察、习艺者、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沧州武杰编写的武术专著、相继问世达三四十中其中《八极拳》、《劈挂拳》被国家体育总局审定为规定竞赛套路推向全国,有的专著被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沧籍武杰参加拍摄的影、视片和各类拳种的纪录片达七八十部,有的武打设计者荣获白花奖。 2、杂技之乡 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国的杂技之乡有多个,像山东的聊城、江苏的盐城、河南的濮阳、湖北的天门、安徽的广德、天津的武清、河北的沧州吴桥、肃宁、霸州等。
但是,就历史悠久、群众基础雄厚和在海内外的影响而言,最著名的要数沧州吴桥了。据沧州吴桥县志记载,在沧州吴桥,每逢佳节“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技,士女喧阗,官不禁夜”。1958年,沧州吴桥县小马厂村出土的距今约1500年前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古墓壁画上,就描绘着倒立、肚顶、转碟、马术等杂技表演形象。但是,沧州吴桥杂技在全国享有盛誉则在元朝以后。在这之前,河南的杂技比较有影响,元朝建立后,首都由河南开封迁至北京,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开始繁荣起来,影响越来越大,延续至今,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著名“杂技之乡”。 沧州吴桥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南端,共有449个自然村,杂技艺术在沧州吴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村村都有杂技艺人。有一首歌谣唱道:“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沧州吴 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目前,世界上至少有近20个国家的杂技团体里有沧州吴桥籍杂技艺人。另外,沧州吴桥还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门培育杂技人才的中等艺术学校——沧州吴桥杂技学校,该校是我国唯一加入世界马戏学校联合会的成员。 1999年,沧州吴桥杂技学校由国家文化部批准成为沧州吴桥国际杂技艺术培训中心,可以向全世界招收留学生,承担起了为国内外培育杂技人才的任务。
1993年11月,沧州吴桥建成了国内独一无二的杂技民俗旅游度假区——中国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集游乐、观赏、参与、表演等多功能于一体,既有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绝活,也有高雅美观的舞台表演。该景区现已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际旅游定点景点。如今,沧州吴桥还建立了“吴桥信息港”、“吴桥杂技大世界”等网站,通过互联网全面展示着当代“杂技之乡”的崭新风貌。 3、沧州名人 (以年代为序) 1、扁鹊,姓秦,名越人,尊称扁鹊,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青年时曾替贵族管理客馆,结拜了名医长桑君,得其真传,开始行医生涯。他天资聪颖,善于汲取前代、民间经验,逐步掌握了多种治疗方法,后来医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随之巡诊列国。 2、郑愔(?- 710)唐诗人。字文靖,河北沧县人。十七岁举进士。武地,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脏贬为江州司马。
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败邙,被诛。《宋秘书省续四库书目》鞒录有诗一郑,《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九首,编一卷,其中以《塞外》三首较好。事迹散见于《旧唐书》卷七《中宗纪》、《卷五十一《韦庶人传》、卷八十六《庶人重福传》及《唐诗纪事》卷十一。 3、冯道(882-954)五代大臣。字可道,自号长乐老。河北沧县景城人。后唐时,历任集贤殿弘文馆大学士、司空等职。后晋灭唐,归晋,任司徒、中书令。契丹灭后晋,又附契丹,任太傅;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他一四朝十君,一生三入中书,居相位二十余年,亡国丧君,未尝在意。长兴三年(932),在他倡议下,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内校定《九经》文字,镂版印行,是为官府记得印书籍之始。后世称为“五代蓝本”。 4、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观弈道人。又因其北京虎坊桥寓所有一巨大太湖石,故又称孤石老人。清直隶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人。其高祖纪坤,字厚斋,系明末人。能文,著有《花王阁剩稿》。其父纪容舒,字迟叟,清康熙五十二年思科进士,曾供职刑部和户部,做过云南姚安知府,和故称姚安公。鞒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
容舒凡三娶,原配安太夫人生卓(字晴湖)继朽张太夫人无出,又继配张太夫人之妹生前不见古人逝于清仁宗嘉庆十年二月十四日,终年八十二岁。死后葬于崔尔庄南,北村。其妻马夫人,共有四子三女:长子汝佶。乾隆乙酉举人,早逝,有《半舫诗钞》留世;次子汝传,曾任九江府通判和江宁府同知;三子汝似,曾任广东县丞;四子汝亿。长女嫁两淮盐运使卢见曾(雅雨)之孙卢荫文(举人);次女嫁内阁中书,军机章京袁煦;三女许婚戈源之子,年十岁未嫁而死。另有一孙十一人,其孙纪树馨,荫生,官弄部云南司郎中,宜昌府知府。 晓岚二十四岁时,考中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三十一岁中进士。他才华横溢,文思敏捷, 勤奋好学。博古通今。正如自谓的“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骋。”他襟怀夷旷,机智诙谐,常常出语惊人,妙趣横生,盛名当世。很得清高宗乾隆皇帝的赏识。他终身功名事业,充满艰难曲折,在居官五十多载中,曾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公试同考官视学福建,主持闽省院试。又迁任侍读学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直至协办大学士,加入太子少保,管国子监事。 乾隆三十七年开四库全书馆,纪晓岚受命为总纂官。此项工作先后历时十九年,终于总纂完成了巨著《四库全书》。
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七万九千九百三十七卷,抄写七部,藏于文渊、文溯、文源、文津、文汇、文宗、文澜七阁。此书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总纂该书过程中,他还用了八年时间,为该书所括的一万余部书籍,精心撰写了二百卷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被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孙犁赞为“这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学术著。” 除此这外还撰写了《阅微草堂笔记》、《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三十二卷《纪文达公遗集》(上十六卷文章,十十六卷诗赋)、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他还参与编选、评点其它一些书籍,也参与了另外一些官书的纂修。 总之,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多姿多彩。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道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纪晓岚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
5、吴珍,(生于光绪年间,卒年不详)书法家。字希彬、号恰庵。沧州市缸市街人。他妯生在书香门弟,少年上私塾,酪爱书法,并得其父指导,大见长进。青年时先后在“德利恒货栈”,“文德袷货栈”任帐房先生。吴珍先后临过颜体,隶书,魏碑字等字体,几十年练习书法,功力颇深。他常给别人写牌匾、对联、中堂等,成为沧州一代书法名流。 6、贾墨桥(生于咸丰年间,卒年不祥)书法家。沧州市人。他出身于书香门弟,上过私塾,当过教书先生,从小练习书法,先后临过王羲之、赵梦等人的字贴。后又写篆书、隶书。经过多年苦练,贾墨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字是篆隶结合,风流而苍劲,成为沧州有名的书法家。 7、李奉璋(1850-1934)字子峨。书法家。沧州市马厂街人。一生酷爱书法,书工六朝楷书。不惑这年任河北柏乡县教谕官,后还乡为民。在家养鱼养花书写对联、条山、常年不断。晚年书写字体兼有魏碑风,求字者络驿不绝。沧州城乡及外匀有其墨迹。 8、马玉林(1856-1943),艺名“活要命”,沧县张官屯乡舍女寺人。工哈哈腔彩旦,并兼演所有行当。马玉林原籍官厅乡北枣林村,20岁左右学会唱哈哈腔,开始了他的梨生涯。后来全家移居山呼庄,此时他试演的彩旦已很娴熟,因彩旦让观众捧腹不迭,故有“活活笑死人”简言为“活要命”之称。
马玉林晚年(70岁左右)多工丑旦。1943年冬马玉林廖别梨园。他为哈哈腔剧种的流传和发展讴心沥血,至今为人传诵缅怀。 9、刘连升(1860-1926)艺名“飞来凤”,清咸丰九年出生在青县小牛庄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家境贫寒自幼讨饭,由于他天资聪颖,学会许多民歌。每到一处先唱后耍。主岁那年要饭到了涿县白塔村,该村“双顺和科班”老师丰盛眼识才,发现连升是唱戏的材料又仪表出众,免费收徒。飞艺四年,二十岁那年进京演出。被选进宫内为慈禧太后唱戏。刘连升为人正派,不肯越规行为。险遭毒害,得同乡大太监安德海(小安子)恩典,放出宫门。这里边中升来到天津,身无分文,进了戏园子。恰值该戏班《蝴蝶杯》戏报贴出,然小生因醉酒不能登台演出。刘连升自荐替演。因以轰动津城。班主高薪挽留,问其姓名,刘连升自荐替演。因此轰动津城。班主高薪挽留,问其姓名,刘连升因惧祸匿实未露。班主觉得飞来一只凤凰,翌日 戏报便登出主演--飞来凤。由此而得艺名。因京津颇近,唱了三天戏,离津赴东北乡村插班唱戏。流浪了二十一年,四十一岁(1901)年回到老家河北省青县小牛庄举办飞来凤科班,培养了大批河北梆子演员,为振兴河北梆子剧种立下了功劳。他的徒弟王春林、史金亭、王俊秋、韩俊卿、金宝环、高玉柱、灵芝仙、王玉庆的师付。
1926年病故于老家小牛庄村,终年66岁。 10、姜苹(1865-1952)字韵笙。书法家。沧州市人,曾任牛市街学校校长。自幼喜欢读书写字,书工楷隶。为节省纸墨,他用胶泥水在玻璃上,厚纸上写字,泥干后抖掉洗净再写。就这样年复一年,练就一笔好字。成为沧州的书法家之一。他写的“治家格言”早已石印成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书法资料。 11、于世海(1868-1939),乳名于桂,艺名“青菊花”。沧县于庄子人,著名河北梆子老艺人。他从艺三十多年,演出的戏目不下百出,代表剧目有《余唐关》《樊梨花》《穆桂英》《烈女传》《双官诰》《汾河湾》《对银杯》《走雪山》《南天门》等。1919年秋,应邀云彭店工。他要求严格,一丝不苟。两年多先后教了《黑风洞》《打鱼街》《牧羊圈》《女起解》《赤桑镇》等十余出戏。他的一生是为戏曲艺术奋斗的一生,为河北梆子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2、朱佩兰,书法家,生于光绪年间,府年不详。沧县黑徐家村人,他出身贫苦,小时在沧县小垛庄私塾里旁听。青年时,因家境贫困,到东北谋生。他酷爱书法,在营口任要职时,不理政事,一心练习书法。后来回家乡务农。仍坚持写字。他先后临过多种字体,以颜体见长。
经多年练习,形成了骨肉丰满,苍劲有力的笔法。 13、徐海云(1898-1971)河北梆子演员。河北南皮人。1937年加入沧州市场剧团,1947年转入建新剧团,1949年调沧州启明剧社。他应工净兼老生,唱、念、做、打颇见功力。他的嗓音坚实浑厚,行腔挺拔,人物特点,性格突出,为后来的花脸开辟了新路。他善于表演,着意人物刻画。代表剧目有《过霸州》、《凤鸣关》、《守玉关》、《夜审姚达》等。1954年河北省戏曲汇演,他饰《秦香莲》中的包拯,获演员三等奖。1958年调天津河北梆子剧院。1961年调沧州戏校任教。 14、马少山(1893-1978)京剧小生演员,戏曲教师。早年跟班学艺,曾与姜妙香、杜福隆切磋技艺。其夫人金少梅是民国初年上海红极一时的旦角演员,不幸过早离世,马少山由此辍演而致力于授艺活动。曾给京剧演员童芷龄传授《馒头庵》。1942年前在天津市天会景“稽古社”任教。后应“移风国剧社”聘请来沧州。为该社培养了不少演员并排演了大量传统戏和一些自编剧目。1951年担任沧州市人民剧院第一任院长,1958年任沧县专区艺术学校教导主任,兼京剧科教师。马少山后半生在沧州,为沧州地区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
为京剧艺术在沧州传播作出了贡献。 15、冯金秀(1896-1982)曲艺演员。河北省辛集吴庄人。她九岁拜师学艺说西河大鼓,跟师傅走南闯北十年。艺术上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出师后艺游天津、北京等诸大城市,婚后驻足杨柳青,后来移居天津。因故,只身来沧,于城隍庙土地祠辟设说书场,经多年苦心经营,成为沧州颇有影响的第一个女说书人。冯金秀出师后艺游北京、天津等诸大城市,主说《隋唐》《呼家将》、《杨家将》、《南北宋》、《春秋列国》、《前后齐国》、《三下南唐》等全本大书、节选、片段及一些应时小段。 16、孙楷弟(1898-?)古典文学研究家、戏曲理论家、教授。河北沧州王寺村人。1928年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1929-1941年先后任北平师范大学助教,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辑,国立北平图书馆编辑,写经组组长。1945年至1952年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53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任研究员。他的主要菱有:《韩非子校正》(附庄子举证南子校正1927年,北京图书馆月刊)。《刘子新论校释(1930年,西苑丛书本),《述也是园旧藏古今杂剧》(1940年12月,北京图书馆季刊;1953年11月,上海杂志公司出版社印本改名《也是园古今杂剧考》。首篇收入年表),《中国通谷小说书目》(1933年,北平图书馆与中国在辞 继续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