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教科院历史教研员陈箐老师
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探索知识奥秘
为提升我校历史科组教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4月10日上午,诚挚邀请光明区教科院历史教研员陈箐老师来校指导教学工作。陈箐老师深入课堂调研,分别听了高二年级董瑶华老师的新授课和高三年级冯桂英老师的高三复习课,对常规教学、科组建设、课程实施、教师队伍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指导建议。
仰望历史星空,探索知识的奥秘!
高二历史新授课 |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第三节课,在光明书院高二(6)班的教室里,董瑶华老师的声音如春风拂面,引领着学子们穿越时空,深入探讨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交集。课堂以视频《国旗文化看历史》作为导入,让同学们边看边思考:欧洲国旗文化形成的历史原因有哪些?视频以丰富的画面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顺利导入新课第一篇章:两个大陆的相遇与碰撞——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对于本课中的重点内容“一个地域两种文化”和“拿破仑战争于欧洲文化重构”,董老师则采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具体表现为: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小组探究问题、个人独立思考问题等形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探究式课堂
在最后的总结提升中,利用《北大钟声》这一名画引导学生感悟文明的进步、交流靠战争推动所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我们应期待人类文明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下传承、进步,与不同文明共生、共赢、共享。由此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高三历史复习课 | 专项训练“开放性试题”小论文答题技巧
第四节课,高三(6)班,冯桂英老师授课如一盏明灯,指引学生驶向答题技巧的彼岸。专项训练“开放性试题”小论文,解锁历史学习新境界。首先,冯老师先分析了全国各地有关于“小论文”的题型,并以深一模为例具体分析了本班学生的学情,随后以高考真题训练为例讲授高考命题原则并给出相应解决办法——“招儿”。
随后,展示本班学生在“小论文”试题中出现的问题并一一分析,做出解答。最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随堂练习中,在这里,我们不止于学习,更要掌握技巧,为应对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历史教研员听评课与建议,点亮前行之路!
两节展示课结束之后,在博学堂会议室,历史教研组老师聆听陈箐老师的评课与指导。
首先,陈箐老师充分肯定了董瑶华老师的教学,认为其具有良好的教学气质,在知识整合、导入、问题设计、对学生的组织以及对于学生的历史专业素养、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对于可优化的地方陈老师指出,对于课标、教材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磨练、领会,同时也需要注重对于教学细节的处理。
其次,对高三的冯老师的公开课,陈箐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一是在课堂上有三个清楚:清楚学情、清楚高考、清楚答题方法技巧;二是课堂具有时效性,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指导。最后,陈老师建议,批阅小论文之后,让学生重做一遍并互评,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对于知识与答题技巧的理解与应用。
陈箐老师对这两堂历史公开课进行的评价与建议,悉心呵护了学生学习之路,她的指导将为学生们的历史学习提供更明确的方向和更有效的方法。让我们一同听取专业建议,不断提升自我,开启知识探索之旅!
撰稿|张长敏 摄影|梁红建
编辑|吕海峰 审核|校长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