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学习历史的作用,大多数成年人都能说出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等之类的名言警句,如果你问小、初和高中生的话,答案可能就没有这么整齐了吧。
而做过学生的我们都知道,课堂上的历史课基本采取的“讲-听-背”老师单向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直线型教学。这种教学容易让学生普通觉得枯燥与沉闷,以至于在高中的时候为了逃避背诵历史,本来是文科优等生的我竟然选择了理科,吓到了一批老师们!
而诸如《易中天品三国》、《戴建业读老子》等节目让我们看到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来解读。一下子历史的趣味性被普及,本来需要死记硬背的历史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小说集,历史的受众已经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
但是不管是历史课,还是《百家讲坛》等节目都是节选的一段段历史缩影进行的教学与解读,对于大多数的小、初和高中生来说是不完整的。但是中国历史有上下五千年之久,哪些东西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看,要如何给孩子们?确实要再三斟酌。
好在有一本畅销70年的书籍可以为家长和老师们解决这个烦恼。
民国传奇学者、文史大师汤芸畦的代表作《给孩子讲中国历史故事》用40篇深入浅出的历史故事,以人物和事件为主线,为孩子讲述中国历史:从尧舜时代到春秋战国,从秦并天下到三国争霸,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两宋,从元明清朝到民国北伐,跨越千年的历史事件在孩子们面前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所以本书一经问世后就妇孺皆知,并被誉为“故事版极简中国史”,是可以和《中国上下五千年》相媲美的历史科普。
而武汉大学出版社修订的这本《给孩子们讲中国历史故事》,在与原版比较上,有三大优势:
一是真实,充分尊重原著及作者,仅对人名、地名和语言表达习惯进行修改,以便更适应现代读者们的阅读习惯和需求。
二是现代趣味性强,在原来精美的插画基础上,新增风格现代且幽默的漫画解说+精美的古代名画,让历史不仅仅是知识和趣味,还有艺术和欢乐。
三是抽象思维的培养,让孩子由原来单纯的教育启蒙提升到学习抽象思维,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一、历史的真实,是与时俱进。
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
乾隆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富察皇后到底是如何死的?是《甄嬛传》里面的真实些还是《如懿传》更符合,或者是《延禧宫略》里面的?
对于还是学生的孩子们来说,知道自己读到的是真实的历史,不是如《甄嬛传》、《延禧宫略》等影视剧里面已经被改编的历史,也不是《百家讲坛》易中天老师解读下的历史,而是“曾经确确实实发生过的事情”,这是培养孩子追求真理的前提。
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如何在以指数增长的信息潮里面保持理性的批判,认识到真实的历史是很有必要,如对曹操的解读,就经历了“奸臣”、“枭雄”、“英雄”等,早到秦始皇嬴政,近到民国袁世凯,不同时代的解喻都不一样,有时甚至是前后矛盾。所以还原真实的历史故事,帮助学生们在后期保持理性地看待、批评地继承他人的解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意义。
二、点到为止,你的见解你说了算。
中国上下五千年可以说是一部知识量非常丰富的宝藏,而汤芸畦选取的贯穿中国两年多年封建的40个历史故事,可以说是非常的典型,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
《舜的家庭生活》从现代社会的单位家庭角度出发讲述舜和其家庭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现在谈及最多的“原生家庭”并不是原罪,而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毁灭一个人,也是可以成就一个人;
《苏张的纵横策略》则从苏秦与张仪的友谊角度入手,讲述苏秦的合纵与张仪的连横是如何的成就彼此,让孩子们知道,真正的为朋友和国家的着想,如同父母为子女的着想,是计之长远和深远,并不急于一时得失;
《朱熹的道学》则从朱熹的仕途,在今天也就是前途的事业角度出发,讲述了朱熹为了一心一意做学问而不愿意做官、做大官的故事,旨在提醒孩子们学习要是不纯粹,或者说功利性太强,学习的效果会打折扣的哟!
……
自然,这是我从这三个故事里面思考出来的现代意义,你完全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出全新的意义,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独立存在而完整的,作者也没有过多的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而是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
三、漫画历史,培养现代趣味
如果遇到对文字不感兴趣的调皮学生,那么现代感十足的漫画,肯定是这部分孩子们的最爱。
之前说过,这本修订的《给孩子们讲中国历史故事》,将原版中精美的插图汇总在一起,举办一次集中的汇展,让人大饱眼福;加入的一些耳熟能详的名人画像来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到古人到底是长什么样子,毕竟影视剧中诸多的形象已经让历史人物的原貌变得很稀缺。
而这两点的改动终究是为增加历史的知识性,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这样的改动虽然值得肯定,却不一定最受孩子们欢迎。而漫画的改编却肯定是孩子们喜欢的。
将好几千字的故事浓缩成几十个字的漫画,看似在“偷工减料”,实则在帮助孩子们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文字太多容易束缚人的想象力,对于孩子尤其如此。所以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利用学生们都喜欢的漫画来高度提炼一个历史事件的重点线索,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根据线索串联故事的能力,更能释放孩子们的想象力,插上想象力的逻辑思维能力,才是现代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李大钊说过:“研究历史的趣味的盛行,是一个时代正在生长成熟、正在寻求聪明而且感奋的对于人生的大观的征兆。这种智力的老成,并于奋勇冒险的精神,不但未有以消阻,而且反有以增进。”
漫画已经成为当下的年轻人接受知识的重要形式之一,而一向正统的历史如何更切近当下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如易中天、戴建业等人都在努力着,而更切近中小学生的努力呢?这本《给孩子们讲中国历史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它的成熟、大胆与智慧,是对李大钊这段话最好的诠释。
结语:孩子的历史教育与义务教育同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们增长见识,扩展知识面。不仅积累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深入了解历史背后的人文底蕴和现代意义,帮助孩子们从情感上认同“以史为鉴”,在行动上做到“读史使人明智”,我想这应该是汤芸畦的《给孩子们讲中国历史故事》能畅销70年的秘诀吧!(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