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探索人类的进化密码:人类向农业进发,西亚北非篇

探索人类的进化密码:人类向农业进发,西亚北非篇

探索人类的进化密码:人类向农业进发,西亚北非篇[导读]人类迁徙出非洲后,在中亚地区经过长时间的采集积累起来的植物知识,在一万年前的新时期时代,突破了猎物的变少,人口增长的食物供给。

[导读]人类迁徙出非洲后,在中亚地区经过长时间的采集积累起来的植物知识,在一万年前的新时期时代,突破了猎物的变少,人口增长的食物供给。人类由狩猎采集等部落的组织方式进入了新的生产方式,人类向农业进发,是人类文明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中产生了文字、国家概念,种族观念等为人类进入私有制开辟了一条不归路。

在中亚,人类族群里率先掌握植物种植技术的族群,主要是小麦的种植。这部分族群在西亚美索不达米亚的平原上,两河流域的冲击平原上建立起了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农业开垦区,先后建立起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等;

探索人类_探索人类身体的奥秘_探索人类的起源

两河文明区域图

在北非的尼罗河下游,每年季节性的尼罗河泛滥为两岸创造了优质的小麦种植区,这里诞生了古埃及文明。

探索人类_探索人类的起源_探索人类身体的奥秘

尼罗河下游文明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部落组织向国家组织形式转变的开端,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能更提供人们持续的稳定的食物,为人类的人口膨胀奠定了基础。

今天的西亚地区并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降水稀少,沙漠遍布。但在农耕文明发展史上,西亚却曾经是一块幸运的土地。

西亚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半岛,大部分地域处于副热带高压和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之下。西南部与干旱的北非相连,边缘有高山环绕,所以降水很少,蒸发强烈。

为了适应干旱的气候条件,这里的树木多具有茎杆短、根系深、树皮厚的特点,树叶往往呈针刺形或有腊质覆盖表面。而这里的草本植物,只能无奈地选择冬季生长、夏季休眠。

也许是环境条件太恶劣,自然食物资源太少,一万多年前,在两河流域的北部山谷地区,人们开始了野生植物驯化和作物种植。十分幸运,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两种独特的植物——野生小麦和野生大麦。与其它草本植物一样,这两种植物为了适应这里的气候,都是多雨的冬季生长,而到夏初就成熟了。干旱的气候,种子免不了要被大风吹起的土层覆盖,所以,这两种植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籽粒特别大,这样才能在雨季到来后,幼苗有力气钻出厚厚的土壤。

最原始的野生小麦,穗部的每个节上只有一粒籽粒,所以叫作“一粒小麦”。“一粒小麦”的籽粒重量就相当于现在栽培稻的稻谷,而野生大麦籽粒比野生小麦还重三分之一左右。因为籽粒大,分布广,远古时期人们一直采集野生大麦和野生小麦作为食物。所以,它们自然成为西亚地区先民驯化栽培的首选。

究竟是大麦还是小麦最早种植,这已很难考证了,但是,经过人们长期、不断的选择,这两种植物都有了很大改变。尤其是小麦,原始的“一粒小麦”偶然与一种野草发生天然杂交,且染色体自然加倍,演化出每个穗节上有两粒籽粒的四倍体“二粒小麦”。不知道什么时候,“二粒小麦”又与另一种野草天然杂交和染色体自然加倍,产生了六倍体小麦,这就是现在种植的“普通小麦”的直系祖先。

大麦和小麦的种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采集和狩猎不再是食物的主要来源,而成为食物的补充。与采集和狩猎相比,种植作物和养殖家畜能获得更加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人们的生活更有保障,这促进了人口的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食物需求的压力。没有什么灌溉条件,依靠刀耕火种生产的两河流域北部山谷地区,已经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口,最后,他们中的部分人被迫离开这里,向南迁徙,来到了河网密布、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带,这就是两河平原,又叫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在距今6000年以前,位于现在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两河平原,已经生活着一群黑头发的人类先民,他们被后人称为苏美尔人。这里的先民创造了人类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这些文字被刻写在泥板上,再经晒烤处理而能遗存至今,使后人知道这一古老的文明的存在。以这一文明为起点,在这里所形成的古代文明称为两河文明,也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水源主要来自土耳其东部的高山积雪,泛滥的时间在每年4月到6月间,泛滥时间、程度取决于积雪融化的迟早和快慢,往往不大规律。洪水把上游冲刷下来的肥沃土壤沉淀到农田中,人们通过修建堤坝、沟渠来控制河水,给大麦、小麦等作物提供灌溉用水,并保证土壤肥力的稳定。苏美尔农业依靠巨大的灌溉系统,创造出全世界最古老的灌溉农业。

两河流域的富庶和繁荣,成为周边落后民族觊觎的对象。由于没有天然屏障阻挡,外来民族很容易入侵,致使这一地区王朝更换频繁。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文明不断兴起,又在战火中灰飞烟灭。

两河文明向周边地区传播,形成了被西方学者称为新月沃地的西亚、北非文明带,它包括著名的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最早可追溯到距今 5000多年前。它位于非洲的东北部,以尼罗河为中心,其东西为干旱的沙漠,南北濒临地中海和尼罗河的几处大瀑布。这样的自然条件,对外来民族是一个天然的屏障。所以,古埃及很少像两河流域那样,经常遭到游牧民族和其它文明的侵犯。

尼罗河的泛滥很有规律性,时间是在每年6月到9月,这刚好与小麦的生长时间错开。泛滥的洪水不仅带来了上游丰富的土壤营养,还洗去了因水分蒸发在土壤表面积累的盐分,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支撑了古埃及文明的繁荣,使这一文明持续了3000多年。

在这片新月沃地上,古代的先民不仅培育出大麦、小麦,还包括豌豆、蚕豆、扁豆、亚麻等多种作物,驯化了猪、山羊、绵羊、牛等家畜,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农耕文明,成为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两河文明也向遥远的东方传播,产生了古印度文明。与现在印度的稻米大国不同,在距今3700年以前,印度河流域最古老的哈拉巴文化中,人们只种植小麦、大麦和一些豆类作物,根本看不到水稻的踪迹,这个文明持续了近500年。两河流域曾出土了不少哈拉巴文化时期的印章,说明哈拉巴文化与两河流域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间接证明了古印度种植的小麦等作物是从两河流域传入的。

麦类作物是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的火种,它的出现不仅对这一地区文明的起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通过麦类作物的传播,对世界其它文明的发展,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农业的产生,相应的人们要聚集形成村落,城邦,生产所剩的收获,以及生产工具的私有化,私有制走向了人类社会。进入农业时代的族群摆脱了原始部落渔猎采集的不稳定性食物问题。人类发展出农耕文明,人类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粮食的产量跟富足的储备才是人类进步的开始。

农业文明也造成了人类更加辛苦地耕作,劳累和疾病时刻威胁着当时的人们。协作的力量促使了更高级的组织形式出现,私有制的确立更是推进了城邦或国家的建立。于是就有一些强大的农业部落就有组织地对外掠夺人口,成为最初的奴隶。

上一篇:《探索人类的进化密码:非洲科伊桑人的亡种惨事》下一篇:《探索人类的进化密码:一夫一妻不是人类的天性》

上一篇: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著名的探险家和旅行家?有人曾经到达了澳大利亚
下一篇: 高毅、萧延中、王奇生、王建勋: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及其心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