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青年工作小组主办的青年史学理论工作坊第21期在京举行。本期工作坊围绕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什么是知识史》展开研读与讨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历史理论研究所等机构10余位青年参加活动。
《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青年学者张舰戈围绕知识史与书籍史、知识史与概念史的联系与区别交流心得体会。她认为,知识史和概念史有一定相似性,是关于知识的产生流变、传播和影响的研究。知识史、概念史是大数据时代产生的比较新潮的历史学分支,是在西方新文化史研究兴盛的背景下产生的,对社会文化因素的分析尤为重视,但是我国学者在关注、研究与应用时应该以唯物史观为基本分析立场。青年学者崔瑾认为,彼得·伯克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史研究到文化史、概念史、知识史的研究转向,本身就是我们认识“知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概念是知识史研究的灵魂,理解概念就是掌握了知识史的核心,西方学术史就是一部由概念串联起来的文化史。知识生产是各民族、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真正体现。因此,对知识生产的理解与把握对于我们建设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通史研究室青年学者王慧颖结合自身从事的义和团运动评价研究,对彼得·伯克提出的“时代误植”“建构主义”提出了思考。中国通史研究室青年学者董家宁认为,彼得·伯克并没有将“知识”当成一个完全客观的对象,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很有主观性的带有主观建构的对象看待,进而反思“知识”在生产传播使用过程中的主观因素,这实则是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史学转型的一种表现。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青年学者张一博结合西方史学的发展脉络及特点,围绕彼得·伯克提出的知识史两类起源分享了学习心得。海外中国学研究室青年学者庄新在对该书进行细致的文本梳理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深究不同语境、语言系统和历史中各个国家的知识内涵。她还结合英国皇家学会和西方百科全书对“他者”的知识、知识建构、东方学和后殖民主义等问题展开交流。
国家治理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常文相结合自己拟做的明代商人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等研究,对知识史的具体运用谈了两点体会。一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运用和深化知识史的研究内容;二是在建构中国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时,如何更准确地传播知识概念,讲好中国故事。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刘力耘表示,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推进知识史研究。一是通过具体研究的不断调整和筛选,准确发现“知识”的变化过程;二是“权力”和“知识”可能是互相决定、互为前提的。青年学者程源源认为,“知识史”是许多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该书详细描述了“知识史”涉及的概念,细致梳理知识史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知识史的内涵和整个发展脉络,对于哲学、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各学科前沿与知识史的关系的把握令人震撼。
青年工作小组的自中书从博物学、跨国史和微观史学等角度,指出知识史是历史叙事的一种形式,串联起一种历史结构。
最后,该书中译本责任编辑修毅从成书背景、史学渊源、概念的重要性三方面对此书进行了补充。他表示,知识史诞生于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源于诸多学者对知识的焦虑。知识史有两个很重要的史学渊源,即区别于传统的新型书籍史和新型科学史。知识史是一个刚起步的新兴领域,对于知识史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把握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中西方学者进一步探索。
(黄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