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的意义及方法;自行添加标题;一、名人的看法;历史,究竟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这个问题,在略知学问的人,都会毫不迟疑地作答道:历史是前车之鉴。什么叫做前车之鉴呢?他们又会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昔人所为而得,我可以奉为模范;如其失策,便当设法避免;这就是所谓“法戒”。这话骤听似是,细想就知道不然。世界上那有真正相同的事情?所谓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之事为同罢了。远者且勿论。欧人东来以后,我们应付他的方法,何尝不本于历史上的经验?其结果却是如何呢?然则历史是无用了么?而不知往事,一意孤行的人,又未尝不败。然则究竟如何是好呢?
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之所探求,则为理而非事。理是概括众事的,事则只是一事。天下事既没有两件真正相同的,执应付此事的方法,以应付彼事,自然要失败。根据于包含众事之理,以应付事实,就不至于此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二、来自网络的看法;——来自一位果壳问答网友的看法;三、我的看法;2、读史可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从国家历史的角度看,国家有必要向全体国民灌输本国历史,从而增强人们的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和整体的凝聚力。我们应该为自己生在中国而感到骄傲。因为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那是我们的先人创造的如蜚誉世界的陶瓷、丝绸、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等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地人民交口称赞。我们应该为有勤劳智慧的祖先感到骄傲,对于自己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充满信心;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要保护和发掘历史遗产,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所共同的历史渊源,是维系我们之间关系,增强彼此认同感的坚实根基。;3、读史可以激发个人的聪明才智
“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讲得非常正确和精辟。历史上各朝代的兴衰、存亡和更替,一场场你死我活的较量,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都在历史的长河
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4、读史可以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
历史可以让后人了解许多古今中外的大事,扩大后人的知识面,增长见识???丰富头脑,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大量历史人物的爱国名言,如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毛泽东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激励我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等历史名言有利于培养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可以使人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气魄和胆略,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通过对哥伦布、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让人们掌握一分为二的观点,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使人们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民大众与领导个人作用等之间的辨证关系,透视历史发展的规律。;记得小的时候学过的鲁迅先生那篇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当时年幼,不觉得有什么,现在看来才明白了其中的深刻含义,一个民族不能有依赖心理,否则就没有希望。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以至于在新文化运动时提出了“全盘西化”的错误认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他不能,不愿,也不会迷失自己。有人说传统社会的文化都是不好的,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比如说伦理道德,压抑了人性。但是就拿现在来看,其中的忠孝节义还是有必要提一提的,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年代,很多事情丧失了标准,新的社会道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的东西还是可以作为我们的价值标尺的。许多人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就是信仰。一个战士会为了心中的忠而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一个儿子会为了父母的期望而努力进步,请问,有什么力量能让一个人这么做那,这不是信仰又是什么?;近期国家一直再提“四个自信”,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文化自信,习近平主席曾这样表述;“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什么是“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认为就是对中国历史的认可,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其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历史,学习历史,这样做了,才能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才能有文化自信,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自信的民族,才能成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由此可见,无论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历史的重要作用是明显的。;第二部分;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二之刘知几传(子玄)记载,“子玄领国史且三十年。官虽徙。职常如旧。礼部尚书郑
惟忠尝问: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对曰: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piánnán)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惧,此为无可加者。”
欧阳修《新唐书》;治史难,既难在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又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如何处理问题与体系的关系也难。下面仅就宋史研究的材料与问题谈些浅见,主要意思不外“三个并重”:新、旧材料宜并重,书与问题应并重,问题与体系当并重。;—“精于一”过时否?;其一,“精于一”是个长过程。《长编》等书部头都很大,要掌握它,谈何容易,只能采用八面读书法。八面读书法又称“八面受敌”法,源于苏轼《又答王庠书》意思是书应当多读几次,每次既全面思考,又有所侧重,集中精力关注一个方面的问题。
苏轼说:“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
地理、官制、兵法、货财之类,毎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核矣。”此乃苏轼精读《汉书》的经验之谈,显然也适用于研读《长编》等书。
其二,“精于一”仅仅是开始。朱熹强调:“读书之要,循序而渐进。”应当在“精于一”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地广泛阅读各种史籍。;所谓书中自有问题在,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从基本史籍中就能发现问题。这是前辈学者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书中自有问题在的另一层含义是基本史籍本身就有问题。;三问题与体系兼容否?;第三部分;—有意义的问题;二怎么提出一个好问题?;三学位论文的选题原则;“历史研究是一门技艺,技艺是需要工具的。这里的工具既包括史学的基本技能,也包括跨学科的素养和各种理论知识。工具箱越丰富,学养越丰厚,越能在别人看不出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常见的史料中发现新意义,为老问题的解释找到新视角,从而写出优秀的史学论文来。”;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