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八洞修通了与外界连接的道路,前来旅游的人多了起来
无人机应用在中国农业领域,让农民的工作变得更轻松高效
蒙内铁路上,肯尼亚女司机是在中国学的开火车技术
长江日报讯(记者高萌) 最近,美国探索频道推出的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China:Time of Xi)火了!据新华社报道,这是国际主流媒体首次播出全面、系统解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节目。
整部纪录片制作精良,视角独特,全面客观地展示中国的样子,讲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故事:深入挖掘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探索到底是什么在改变着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独特的经验能给世界带来什么,以及习近平本人的动力之源又是什么。
《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共三集,于10月14日起在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首播,连续三天播出,覆盖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亿收视户。
第一集“人民情怀”,讲述中国精准扶贫、医改、教育、高铁建设等民生领域的故事,集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第二集“大国治理”,讲述供给侧改革、科技创新、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案例,集中阐释中国的新发展理念和成功实践。第三集“合作共赢”,讲述“一带一路”倡议、蒙内铁路、中欧班列等故事,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
在这节奏紧凑的三集纪录片中,一些世界顶级的“中国观察者”将他们的精彩观点与世界分享。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深入解读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和对世界的启示,揭秘到底是什么让中国和她的领导人在这个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有如此作为。
该片由探索频道出品,英国子午线制作公司承制,探索亚太电视网副总裁魏克然和英国资深电视制作人丽兹·麦克劳德担任监制,创作团队主要成员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中国等国。三位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的青年作为主持,他们丰富的视角让整部纪录片更加生动、亲切。
阐释习近平 “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
第一集《人民情怀》(“People's Republic”)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讲述了几位中国普通人的真实故事。
精准扶贫让湖南山村居民种猕猴桃致富
纪录片一开头,赞比亚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说道,她可不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为中国的国家主席,“这个挑战太大了”。
农妇石爬专,丈夫已去世,孩子也搬到城里。她所在的十八洞村曾是湖南省一个无名的小山村,多年来都没有进出的道路。
“我嫁到这里来的时候,村里人都非常穷,路很差。我搬过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务农,没有什么收入。日子过得很苦。”她说。
而2013年,在精准扶贫这一新举措中,十八洞村被选作试点。政策的理念很简单:找到中国最贫穷村庄里的最贫困的家庭,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脱贫。扶贫计划并不是简单地发放福利,而是带领村民拼搏一把,燃起雄心,追求梦想。
石大妈和邻居们用发给自己的扶贫款项和个人存款投资了一片将近千亩的猕猴桃种植园。种植园经理告诉她,等到收获期就有5000块的收入了。
她还记得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走访时来到她家的情景,“他就站在我家门口,我请他进屋坐坐”。这位特殊的客人仔细询问了关于她生活的各种细节。
吃苦经历让习近平谈治国方略时很自信
那么,究竟是什么塑造了习近平的执政理念呢?镜头画面转到了陕西延川县的梁家河村,习近平曾于15岁时来到这里,度过了7年的插队时光。
习近平在20岁时被选为村支书,从此开始了执政之路。他为村里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铸造厂和磨坊。
另外,他还组织群众修了一个淤地坝,为村民带来更多耕地。
梁家河村村支书说:“修这个大坝的时候,他什么都做了。车子也推了,土也掏了。总书记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所以大家对他才尊重和信任。”
“作为中国当代的领袖,与农村之间建立真挚的情感纽带是十分重要的。他经历过苦日子,中文说就是‘吃苦’。”英国汉学家凯利·布朗说,这让习近平在谈治国方略时非常自信。
深挖中国的新发展理念和成功实践
第二集“大国治理”(Running China Now)深入挖掘中国当下面临的真正挑战,讲述了供给侧改革、科技创新、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案例,集中阐释了中国的新发展理念和成功实践。
经济升级创新让无人机应用在农业领域
经济转型升级,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的提高都离不开创新。如今,创新就像是一股新鲜的血液,流淌在中国各行各业。
张国建在农村长大,现在是广东极飞科技创始人龚槚钦的合伙人。他们把无人机应用在农业领域,让农民的工作变得更轻松。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比人工高出40倍。
人工智能在飞行过程中,也在收集数据,比如地形数据、植被数据、病虫害情况等。科技创新和应用不仅帮助农业进行转型,也会让整个中国经济得到升级。
“中国正在向世界输出自己的产品和观念想法。当今中国最令人兴奋的是,她在世界上的角色正在转变。”主持人丹尼说。
中国正在致力解决所希望解决的重大问题
推动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改革政策的重点,他曾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几个特点,其中一个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尤其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国的能力毋庸置疑,中国现在非常自信。”澳大利亚历史学家王赓武说。
现代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经常可见,电动车在中国的产量持续飞速增长,2012年时只有12552辆,2016年,产量已达到344000辆。现在整个中国经济都在鼓励创意,鼓励那些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设计高端产品。“通过运用新科技来提升价值链,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说。
以京东方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公司为国外设计电视机生产原配件,现在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屏幕设计和制造商,用于电视、平板电脑、手机。
第二集还从多个角度看到纪录片团队对中国清洁能源、环境治理等的解读。习近平曾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王赓武认为,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这个理念非常有远见。
在今天的中国,习近平对反腐问题非常重视。自习近平的任期以来,腐败案的调查数目增长将近四倍。在技术专家和企业家乔丹·阮看来,通过这样的动力和热情,中国正在致力解决他们希望解决的重大问题。
“这是政治改革影响力显现的时刻,习近平正在带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完成这个转折。”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说,“新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胜利,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富强的国家正在成为现实。”
解读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第三集《合作共赢》(“All Aboard”)讲述“一带一路”倡议、肯尼亚蒙内铁路、中欧班列等故事,解读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
改变世界中国为肯尼亚修铁路共享机遇
要了解中国如何改变世界人民的生活,最好的例子是非洲。
节目组采访了一名肯尼亚的女火车司机,伊丽莎白。她一张口就用标准的中文自我介绍。她会说中文,因为她是在中国学习的开火车的技术。
伊丽莎白驾驶的列车是连接首都内罗毕和沿海城市蒙巴萨的蒙内铁路。这条铁路于2017年5月竣工,是肯尼亚自独立以来最大的一项工程,而这正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
“自治号”快线是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之下中国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一部分。在此之前,肯尼亚的铁路相当落后,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但该国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改变现状。
2014年,习近平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中国承诺为该项目提供90%的贷款,同时提供专业技术,并在中国培训肯尼亚技术人员。
像伊丽莎白这样的普通女性的人生因此改变,“当时我真的非常激动,因为我从没想到自己能做这样的事”。而这条铁路给当地经济发展也带来无限机遇。以前,从内罗毕到蒙巴萨的旅途要24个小时,如今只要4个半小时。
中国也正在把非洲经验,推广到全世界。比如在埃塞俄比亚和老挝建铁路、公路、桥梁;在中亚和南亚修建发电站;在希腊和巴基斯坦修建港口。
美国公众智库罗伯特·库恩评价说:“‘一带一路’倡议可能是自二战以来,具有全球视野的最重要思想之一。”
中国的发展正为世界设立了新标准
纪录片接着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让观众更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这其中有中国发起的亚投行投资治理印度尼西亚贫民区生态环境的故事;穿越8个国家的中欧班列将西班牙的红酒运到中国的故事;美国学生来中国学中医的故事;还有中国维和部队在南苏丹保护当地平民的故事。
这些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强大起来了,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我觉得中国人在为世界规划一个愿景,中国人有了更好的心态,更新的想象。”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说。
“我们都能从中国学到一些经验,中国的发展正为世界设立了新标准。”马丁·雅克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