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及专业优势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国学为教育研究目的教育科研机构。学院充分兼顾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在教学与研究中,既有继承传统的治学特点,又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现有汉语古典学系、欧亚古典学系、《国学学刊》编辑部等教研机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从文学院、历史学院和哲学院选调,海内外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加盟。国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
二、课程安排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理论修养,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本课程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
语言基础
Foreign Language
方法课
中国传统经典诠释
一、作为哲学理论的经典解释学,二、中国传统经典解释的方法,三、立足于经典解释建立哲学家思想体系的中国传统经学的特点,四、建立中国经典解释学的可能性问题。
史学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以中外历史研究著作研读的形式,阐释历史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主要包括:《历史的观念》;《蒙塔尤》与年鉴学派;中古时期佛教、道教 研究著作与资料;出土文献与所谓的“重写历史”;古代术数与民间信仰研究; 《朱熹的历史世界》与思想文化史研究等。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
本课结合学生各自的研究领域,主要就如何发现学术问题、如何搜集资料开展研究、如何应对写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以及如何选择和遵守必要的论文索引、注释和书目规范等进行引导和训练。
基础课
史学研究名著选读
本课程将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特别是汉唐间的研究论著进行讲解,通过分析20世纪以来的学术史与重要学术论著,阐明古代史研究的方法,梳理重要论题对当下研究的意义,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领域的个案研究。
史学研究专题
国史从经学附庸到“六经皆史”: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史料与史学:传世史料与新史料。史料考辨基本方法。近代新史学内容与特点。国史立场研究。
集部研究专题
选择中国文学史中某重要流派或专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和研究,揭示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专业课
三代考古
主要介绍夏商周时期考古学基本概况和最新进展,并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先秦史研究
本课程择取先秦历史中的若干热点问题和重要问题进行研讨。主要涉及先秦史研究的史料与方法,传说时代的考古发现,国家的起源与形成,商周政体的特征,宗教信仰与巫祀礼俗,家族形态与姓氏制度,春秋战国间社会变迁、先秦刑罚与民族问题等等。
秦汉史研究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阶段。秦汉史研究关注当时社会变革的重要方面,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底层生活、民间礼俗等视角考察和说明这一时期的历史形态。通过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结构、行政方式、文化形态和民间生活,通过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诸方面若干学术问题的讨论,启示学生重视文献记载与出土资料的结合,培养初步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鼓励学生重视前沿问题,追求学术创新,以共同的努力,推动秦汉史的学术进步。
中古史研究
通过对中国中古时期基本文献与出土史料的讲述,以及将中古时期社会、制度、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分专题研究,使学生能够对中国中古史产生基本认识,并在充分了解学术史的基础上使用基本史料进行中古史专题的独立研究。
清代边疆史地研究
本课程主要讲授清代边疆史地相关诸问题,介绍边疆研究动态和前沿问题。
近古史研究
学习近古史一些特定研究专题、阅读并解析该专题的相应重要文献,在已有的中国通史基础上对特定历史时期深入了解,并学习如何在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中选择和把握研究方向与研究命题。
选修课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本课程除讲授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现状、学术动态及发展趋势外,还学习历史地理学各分支内容,研读专业经典论著,并结合相关历史地理学文献的研读,掌握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中国哲学专题研究
本课程旨在讨论中国哲学的前沿问题,探讨学术界重点关注的中国哲学重要问题。
《四库提要》研究
本课程精选《四库提要》部分篇目进行细致研读,查考史源,辩正讹误。 因其所考证者而考证之,观其如何发生问题,如何搜集证据,如何判断结果,从中学习传统文史考据方法。
三、教学办法
培训期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发给学员讲授大纲或材料;规定必读及参考书目,以利于自学。
四、学习期限
1、学习期限:课程培训班学习周期为1-1.5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2、上课时间:每月选择1-2个周末集中授课(寒暑假除外)。
五、报名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思想政治表现好,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有志于提高人文素养的社会人士,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文学爱好者。
3、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课程培训班学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