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三:唯物史观(2022课标版)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三:唯物史观(2022课标版)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三:唯物史观(2022课标版)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三:唯物史观(2022课标版)一、概念解读(一)基本概念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历史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三:唯物史观(2022课标版)

一、概念解读

(一)基本概念

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解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1.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2.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3.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

(二)基本理论

1.能够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道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2.知道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

3.知道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4.知道在阶级社会中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5.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

6.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结合史实进行阐述和说明。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以生产工具变革为标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看待历史现象背后纷繁复杂的实质的理论根据。

“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课程目标

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如何做?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视社会现象

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历史不具有重复性,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唯-的,不应以现在的标准苛求古人。.

2.一分为二辩证看待——评判人物、事件

在能力要求上,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考试题都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基本观点灵活运用——阐释历史进程

(1)唯物史观在多年来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渗透在中考命题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基本的唯物史观: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反映的问题。

(2)政治、经济状况与文化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 经济的反映。如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是因为它不符合当时诸侯国争霸战争,富国强兵的需要;而经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就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

二、初中教学中的现状与对策

(一)现状

问题1:理解难!(无论老师与学生)

问题2:教学中形式呆板,只能就理论说理论。

问题3:运用中死搬硬套

问题4:不考虑相关的时空条件和时代背景

1.唯物史观”教学中的理解问题

(1)唯物史观是一种理论性较强的历史哲学,中学生还是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以及知识储备,这就让他们的理解变得十分困难,

(2)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常常觉得这一教学十分困难,甚至有的教师自己也不了解唯物史观,或者只对唯物史观有着表面上的粗浅认识。教师通过临时的资料搜集得到唯物史观的理论,就将这些枯燥理论直接告诉学生,然后通过学生做几道练习题来证明学生已经把握唯物史观。

(3)学生历史观的形成,不能单靠教师僵硬的灌输,而要通过他们自身的理解,彼此间的讨论,才能使他们将唯物史观内化为自己的。

2.唯物史观”教学的形式呆板

唯物史观这一历史观点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经常觉得无从下手、无处着力,很多时候采取了生搬硬套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老师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挂在嘴边,好像那是不用证明的公理,在讨论问题之前就已经把唯物史观作为预设前提,不是从历史事实中论证,而是用历史事实去套用“唯物史观公式”。例如, 在认识历史人物的作用时,“时势造英雄” 的观点将复杂的历史运动简单化、教条化(如对刘邦建立汉朝必然性的解释),不是把某些历史伟人及其活动与当时的历史相结合,回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去精确分析各种可能性,而是僵硬地和机械地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来预先解决所有一切问题。

3.运用中死搬硬套

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许多同学不做过多的思考,死搬硬套,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只看到一些皮毛,然后就很快冒然得出一个结论,结果导致不能正确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4.不考虑相关的时空条件和时代背景

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不考虑相关的时空条件和时代背景,用今人的观点苛求古人。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和方面,违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二)对策

对策1:调整教学关注点,重视唯物史观的渗透

目前大多数初中历史教育者的教学关注点仍放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上,却忽视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史学观念。这种现象主要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关注点长期出现偏差。所以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观念,适应初中课改要求,按照课程标准,重视史观教学。教师要加大对初中学段唯物史观的学习和理解,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

对策2:注重学情分析,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受众群体的特点来设计适合学情的教学过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浓厚的学习兴趣,容易被引导的历史思维,将唯物史观融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多运用较为直观的表述和生动形象的表达,使学生对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方法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理解。例如:“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讲述了《本草纲目》、明长城、北京故宫、《西游记》《水浒传》等内容,都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先请学生自由讲述,再试图引导学生对文化形成的背景进行分析,从中“透视当时的时代特征,分析当时的社会风貌,从而理解文化可以反映时代,同时文化也是时代的产物”,进而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观点。

对策3:注重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

历史观可以说是世界观的一个分支,简单理解历史观就是如何去看待历史。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对历史观的看法都有许多不同:全球历史观、革命历史观、近代历史观、文明历史观及其唯物历史观等等。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中,要把唯物史观主义视为学生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唯物史观主要强调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等这些科学的观念。要让学生更科学客观的看待历史事件,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如果学生对唯物史观没有正确的认识,对这些历史事件没有用科学的思维去思考,那对历史的理解只能是肤浅的,所以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先决条件就是首先要做到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唯物史观的渗透和素养的培养。

三、例题分析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举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生产关系)不适应苏俄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导致苏俄严重经济、政治危机(阻碍作用) ;

(2)新经济政策(生产关系)适应苏俄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 苏俄经济得以恢复,工农联盟得以巩固(促进作用)。

(3)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导致三年经济困难(阻碍作用) ;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适应了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5)自由放任政策(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美国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力) ;引发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生产带来巨大破坏(阻碍作用) ;

(6)罗斯福新政改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生产关系)适应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力),促使美国度过经济危机,经济得以恢复发展(促进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举例:

1.西周实行分封制(上层建筑),与当时生产力落后实行井田制(经济基础)有关;当铁犁牛耕(经济基础)出现,井田制、分封制(上层建筑)逐渐瓦解,春秋战国进入割据混战百家争鸣时期,直到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上层建筑), 适应了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发展(经济基础), 国家得以统一。

2.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以顾炎武、黄宗義、王夫之为首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3.13-14世纪,西欧出现以"手工工场”“租地农场"为主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新兴的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发动文艺复兴,批判神权主义,宣扬资本主义新思想(上层建筑)。

4.由于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促使了英、法、美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基础),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封建专制和殖民统治的阻碍(上层建筑), 因此资产阶级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旧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上层建筑),进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基础)。

1.(2018广东中考)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素养解读】本题属于典型的唯物史观问题,反映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原理。主要判断方法就是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房屋”“窖穴”“圈栏”等信息可知是定居生活、饲养家畜、有粮食生产,即有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所以答案选C

2. (2022金昌市)商人之间在大额交易时,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日渐增多。这反映出宋代

A.文化生活丰富 B.手工业的兴盛

C.商品经济繁荣 D.边界贸易兴旺

【素养解读】此题“交子”的出现根本上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直接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所以选c

上一篇: 重庆成立历史影像和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多方面展现重庆历史
下一篇: 关于“赵”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