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第3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第3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第3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作业内容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本节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知识领域,多属陈述性内容,在记忆地质年代表和对应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环境的演化特征时存在较大难度。

作业内容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本节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知识领域,多属陈述性内容,在记忆地质年代表和对应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环境的演化特征时存在较大难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当注意理清教材结构设置和教学逻辑,借助古生物复原图、地质年代表、视频影像等形象、直观、简明的教学材料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地理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生命历史与古地理环境,探索地球演化奥秘,形成时空观点,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综合思维:从地壳运动、生物演化、环境特征等方面,分析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球演化的整体特征。区域认知:借助动画或视频,演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海陆变迁,明确现代海陆格局。地理实践力:结合地层、化石、生物演化顺序等背景知识,学会绘制表格将地质年代与地球演化特征相对应起来。重点:学会使用地质年代表描述地球演化历史。难点:记忆地质年代顺序与特征。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导入】图片导入:展示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的梁龙化石,描述其典型特征,讲述其灭绝现实。由此提问学生: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进一步追问学生:地球诞生后的46亿年时光里,地球环境发生过怎样的变化?【知识点】补充知识点:地球的起源1.神创论——科学论2.神创论:盘古开天地(《太平御览》卷二引《三五历纪》)上帝创造一切。

亚当夏娃(《圣经》)。上帝创造地球时间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时(英国爱尔兰阿尔马主教詹姆斯.瓦希尔)科学论3.“星云说”(德国哲学家康德1745——1804)形成太阳系的云是一团巨大的、灼热的、转动着的气体,大致呈球状。由于冷却,星云逐渐收缩。因为角动量守恒,收缩使转动速度加快,在中心引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星云逐渐变为扁平的盘状。在星云收缩中,每当离心力与引力相等时,就有部分物质留下来,演化为一个绕中心转动的环,以后又陆续形成好几个环。这样,星云的中心部分凝聚成太阳,各个环则凝聚成各个行星。较大的行星在凝聚过程中同样能分出一些气体物质环来形成卫星系统。4.“潮汐说”(英国天文学家泰斯)二十亿年前有一颗大的恒星从太阳旁边飞过时,靠巨大的吸引力,从太阳表面拉出了一股雪茄状的气流凝缩形成了地球。5.“俘获说”地球获得月球作卫星时,引起了强大的固体潮汐,导致地球运转的速率发生变化,于是原在两极的大陆便向赤道位移,并分裂成肺叶状。这种向赤道的大陆漂移,便导致环绕两极的环行山脉和弧形山脉。6.“大爆炸宇宙说”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一、岩石与地质年代表1.地层及其意义(1)概念:地层是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2)意义:不同年代形成的地层中,包含了不同时期的气候、水文等多种信息,还包括了各种动植物的化石,这些都能够反映地球的历史。——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3)特点:有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在上,后沉积的在下。2.化石及其意义(1)概念: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2)作用:化石相当于书页中的“文字”,依据化石可以推断当时的地理环境。(3)特点: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3.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1)地层层序律: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2)生物层序律:①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级。4.沉积岩两个重要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课本思考题一】:地壳运动中出现的垂直运动及外力作用。二、地球演化历程【课本思考题二】:凌晨4点,海洋中产生了最初的生命——蓝藻;之后整整一个白天都过得很漫长无聊,直到晚上21:14,多细胞动物爆发式地出现,世界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22:07分,肉鳍鱼爬上了岸,最早的爬行动物出现了;23:00,恐龙出现;23:40,小行星撞地球,恐龙灭绝;23:58:40,也就是仅仅1分20秒之前,南方古猿开始直立行走;两秒钟之前,直立人学会了用火;人类什么时候学会了书写,开始用文字传承文明呢0.11秒之前。

【案例思考】:考古发现,距今5.41亿年前,地层中化石以藻类、软体动物的遗迹为主,生命形态简单,显生宙动物化石数量和种类都呈现爆发式增长,出现大量硬体生物,因此,将其划分为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此前漫长时期,称为前寒武纪。1.地质年代表及演化过程(1)前寒武纪(隐生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时间:约40亿年,占地球历史90%冥古宙:只有有机质,没有生命太古宙: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元古宙: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生物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其他: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古元古代是重要的成矿期),大气、海洋、陆地慢慢形成。(2)古生代(远古的生物时代)包括: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时间:距今5.41-2.52亿年。地壳运动:运动强烈,海陆大变迁,形成联合大陆。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植物。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鱼类、两栖动物出现。进化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其他:后期95%的生命灭绝,重要的成煤期。(3)中生代(中间的生物时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演化:板块剧烈运动,大陆漂移。爬行动物繁盛,“爬行动物的时代”。中后期,开始向鸟类转化。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其他:主要成煤期,后期物种大灭绝,50%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灭绝。(4)新生代(最新的生物时代)包括: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时间:距今6500万年至今。演化:联合大陆解体,海陆格局形成。形成褶皱山系,被子植物繁盛。哺乳动物出现,人类出现。第四纪时期,气候多次冷暖交替。其他:目前,地球处在一个温暖期。2.地球演化的关键要点(1)演化要点一:“生物进化特点”总体特点: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植物: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脊椎动物(鸟类、哺乳类[人类])。(2)演化要点二:“生命大灭绝事件”地球已经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其中发生在古生代末期,即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约95%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中生代末期,即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恐龙和海洋中50%的无脊椎动物从地球上消失。(3)演化要点三:“重要成矿期”古元古代是地史上第一次十分重要的成矿期。以矿种多、规模大、矿床类型复杂著称。

比如中国这一阶段就有大量因古大陆裂解离散——造山而产生的矿产,构成了铁、铜、铅锌、金、硼、菱镁矿、滑石等矿床成矿带。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晚古生代蕨类繁盛,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4)演化要点四:“联合古陆分合与造山运动”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到后期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成为联合古陆。中生代,发生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燕山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新生代,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5)演化要点五:海陆的演变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古生代:形成一块联合古陆。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新生代:形成现代的海陆格局。(6)大气层的演变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CO2,CO1,CH4,NH3,缺少O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N2,O2。变化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课本活动题三】1.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的时期是()A.元古代B.太古代C.古生代寒武纪D.中生代侏罗纪2.下列关于生物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古生代寒武纪出现了鱼类B.中生代侏罗纪恐龙繁盛C.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哺乳动物D.古生代早期出现了森林生态系统3.原始鱼类出现在()A.元古代B.古生代中期C.古生代后期D.中生代中期4.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A.古生代地层B.元古代地层C.中生代地层D.新生代地层5.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A.原始鱼类B.古老的两栖类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D.蕨类植物6.大量的铁、金、镍、铬等金属出现的地层往往是()A.前寒武纪地层B.古生代地层C.中生代地层D.新生代地层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大气中有了氧气,才有了生物的发展演化B.蓝藻属于真核生物C.人类的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D.目前地球处于寒冷期。如图是太行山大峡谷局部岩层景观图,回答8~9题。8.图中岩层基本上呈水平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受为强烈的水平挤压作用B.基本没有经历地壳运动C.上面的岩层形成较早D.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9.图中岩层()A.一定含有化石B.绝对没有化石C.可能含有化石D.所有化石形成年代相同【参考答案】【选择题】【答案】1.C【答案】2.B【解析】第2题,鱼类书现在古生代中期,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晚期,古生代晚期蕨类植物繁茂,出现生态系统。故A、C、D错误。【答案】3.B【答案】4.A【解析】第4题,三叶虫属于海洋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早期大量大量发展,故选A。【答案】5.C【解析】第5题,在古生代末期,95%以上的生命灭绝,早期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在此地质历史时期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故A、B、D错误。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答案】6.A【答案】7.C【解析】第7题,大气层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A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目前地球正处于新生代的第四纪,温暖期,D错误。【答案】8.D9.C【解析】第8题,图中岩层基本呈水平状态,说明受水平挤压作用较小,A错。

该岩层垂直上升,形成山地,经历了强烈的地壳运动,B错。水平状态的地层,一般是先沉积形成的在下,后沉积形成的在上,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处岩层有非常明显的层理结构,D对。第9题,化石一定分布在沉积岩中,但不是所有的沉积岩都含有化石,因此只能说图中所示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A、B两项说法太绝对,C对。即使有化石,不同年代形成的地层中的化石年代是不同的,D错。

上一篇: 颠覆传统讲法,这样帮孩子学历史,不用死记硬背
下一篇: 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但知行合一的知是否是代表了对某种事情有执念呢?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