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文化记忆
——来自西南联大历史展陈场馆的调研报告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光明日报联合课题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毛湛文、白雪蕾、秦子媛、曾悦、林星妤
编者按
11月1日是西南联大在昆明组建82周年校庆纪念日。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因结茅立舍、弦歌不辍、人才辈出而享誉中外的大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永恒丰碑,更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作为传承西南联大精神“记忆之所”和“教育基地”的博物馆、纪念馆、校史馆,发挥了珍藏这段历史记忆的独特作用。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深有感触地说,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鉴于西南联大历史展陈场馆所承载的特殊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和光明日报组成联合调研组,分别赴云南、北京、湖南进行调研,并对有关展馆负责人、研究员、参观者及西南联大校友开展深度访谈,在探寻西南联大历史展陈场馆所承载的教育救国文化记忆基础上,剖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更好构建西南联大记忆的文博创新之路。
“烽烟万里踏征程,桢干移枝到春城;茅草为顶遮雨露,土泥作室听书声;笳吹弦诵依前彦,继晷焚膏望后生……”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被迫南迁,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因战火逼近长沙,1938年4月,再迁至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在滇8年,西南联大在极度简陋和艰苦的环境中鼎立治学,为国育才: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百多位两院院士和人文大师……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与此同时,抗战中大批学子投笔从戎、效命疆场,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赞歌。
西南联大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精神符号,无论是学术探讨研究、影视演绎还是纪录片考证,都不断地被人提及、想象、纪念和追忆。作为传承其精神“记忆之所”和“教育基地”的西南联大的博物馆、纪念馆、校史馆,如何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不断延展其当代价值?如何用更有温度的方式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运用“智慧文博”擦亮西南联大的历史记忆?这些都成为我们思考的话题。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组分别赴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清华大学校史馆、北京大学校史馆、长沙岳麓书院等进行调研。
坐落于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本部旧址的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是我国目前有关西南联大展陈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为国立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旧址重建,其展陈再现了联大文学院、法商学院师生在蒙自办学六个月的重要历程;八年“西南联大时期”则成为清华、北大、南开校史馆中校史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
壹.传承西南联大精神,博物馆该做些什么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以苦为乐、勤学问道的联大岁月。西南联大博物馆承担着西南联大的历史使命,珍藏着联大人的青春记忆,也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理想和憧憬。
——西南联大校友郑哲敏
我们在展馆设计方面,运用相当多篇幅展现西南联大的爱国民主运动,是因为它表现了西南联大并不是只在象牙塔里面办学,而是在思考整个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办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正是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相连,它才会有了如此卓著的育人成就。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
博物馆是带有“稳定性、永久性、真实性、宏大叙事、民族国家甚至历史本身”的场所。博物馆在展示和传播西南联大历史精神之际,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让尘封的记忆变得更有温度?如何让西南联大这个历史符号变得更加立体?如何让参观者更深地铭记这段烽火岁月?西南联大博物馆所做的就是让抗战中的文物成为“诉说的媒介”,让教育救国的史料成为“记忆的扳机”,让展览和场馆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在的时光隧道”。
西南联大校友参观博物馆。资料图片
于平凡物件中见气节风骨,让西南联大的历史记忆更亲近可感。1941—1945年西南联大学术著作获奖名录,教授治学时自编的教材、试题及批改过的学生考卷,部分学生的学籍信息表……这些80多年前看似普通的“教学资料”,却与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杨振宁、李政道等一连串响亮的名字相连,吸引参观者们驻足端详。这些来自生活中最平常的物件,让人对西南联大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亲近感。
调研发现,南迁与抗战中留下的文物材料成为博物馆刻画西南联大精神最好的“活化石”。例如,“闻一多治印”就成为博物馆中凸显战时昆明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背景下教师生活困窘的代表性意象。而师生南迁途中的日记、采风笔记、渡江照片,师生使用的铜盔、指北针、警戒哨、帐篷……都被策展者精心挑选嵌入到西南联大的记忆塑造之旅中。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调研组,“以物证史”让当代人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找寻联大故事的源头。
于场景还原中见刚毅坚卓,利用时空转换激发更多的共鸣共情。博物馆布展中对西南联大的多个历史场景、物件进行了还原。例如,博物馆重建了西南联大的茅屋教室,保存了当时校舍的土坯墙、铁皮顶,黑板两侧悬挂着西南联大校歌和联大师院院歌,破旧的铁皮顶诉说着当年“停课听雨”的佳话。集市上的日常叫卖声、师生在茶馆对坐饮茶的场景、茶馆柜台、旧时木门……被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进入这个场景,就仿佛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叙事。李红英说:“茶馆不仅代表着联大师生当时与云南当地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风气深入社会,当地的人们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情况,还代表着由于当时联大办学的困难,师生们时常需要去茶馆展开公共讨论。”为了重现这样“苦中作乐”的生活场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甚至专门去录制了街市上的喧闹声。不论是在原教室还是在茶馆复原址中,参观者都得以在特殊时空中凭吊、缅怀、追忆乃至想象西南联大师生所经历过的种种艰辛。
于旧址景观中见民族精神,以爱国与育人为逻辑主线贯穿展览始终。“今天到了这里才感受到震撼,刻在碑上的八百壮士名字令人感动……”“震撼”“冲击”“记忆深刻”是西南联大博物馆留言本上的高频词。而留言中提及的石碑高近五米宽近三米,铭刻了西南联大投笔从戎的学生姓名,它与复刻民国时期的黑色校门、“一二·一”运动的塑像群,一同构成西南联大旧址上的“巨型视觉景观”。可以说,留言本中的“震撼”正来自西南联大旧址上每一处遗产自身所携的厚重与沧桑。
学生在简陋的图书馆内专心读书(1944年)。资料图片
今日云南师大所建的西南联大博物馆所在的位置就是曾经的联大旧址,旧址建馆是最容易拉近参观者与历史距离的方式,它作为一个“永久的景观”串联起中华民族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同样具有象征意味的还有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和张伯苓)无处不在的雕像、照片和签名,正是以三人的和谐合作隐喻三校的团结联合,更传递抗战中的西南联大化笔成缨、学术救国的时代精神。
博物馆之于历史不仅仅是记录和保存的作用,它还具有一般媒介所未能承载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而西南联大,不仅仅代表着前辈们“巍巍上庠,国运所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也深深地凝刻着那一代人战火中永不屈服的民族魂。
贰.让参观者在多维体验中探寻文化记忆
拜读联大校歌,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不禁热泪盈眶。西南联大延续了我国高教的火种、社会的精英,为中华民族文脉、教育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袁振渊一家
调研发现,博物馆高度场景化的设计让参观者沉浸其中,而这得益于布展设计的别具匠心。各个展馆近年来运用了多维数字传播技术创新文博的叙事与展示,让参观体验更有沉浸感、对话感。
“数字技术”营造沉浸氛围。随着音画同步、光影交织,每个场景被依次点亮,“还我河山”的背景声音响彻展厅……这是西南联大博物馆二层进门时的一处“沉浸展示”,它通过对多元视听符号的调用,让参观者直抵历史现场。
搭建“AI追寻:未消失的西南联大”数字复原项目,让消失的校舍和建筑以“全息投影”的方式重现;坐在模仿西南联大教室中座椅原貌建造的休息位上,佩戴耳机观看座椅前方视频中联大老校友的口述史……西南联大的精神借助沉浸传播,让参观者成为身在历史场景中的亲历者。
西南联大校歌。资料图片
“讲解引导”串联生动历史。身着民国风格的中山装的志愿者讲解员,带领参观者穿行于老校门、旧校舍、纪念广场、“一二·一”纪念馆及各个展厅之间,构成了西南联大博物馆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还承担了为参观者初撰记忆脚本、编织“意义之网”的任务。
“集体仪式”激发爱国情感。“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在西南联大博物馆原教室复原址中,校歌传唱不息。不少参观者走进原教室高唱西南联大校歌、在课桌前体验当年上课的场景、在四烈士墓进行悼念……这一个个参观西南联大旧址的必经环节,成为博物馆群借助集体意识塑造记忆的一种“日常仪式”。每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博物馆会通过各种方式祭奠先烈、寄托哀思。
叁.构筑西南联大文化记忆存在哪些缺憾
关于岳麓书院和长沙临时大学的关系,还是有不少文化和历史价值的,但没有得到足够充分的挖掘……师生待了很短的时间就西迁了,总共就三个月。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助理教授钟焕林
西南联大纪念实体和话语尚待从分散走向整合,提升可见度。目前在云南省内,只在昆明和蒙自分别建有西南联大博物馆和纪念馆,而长沙临时大学时期所在地并没有相关馆址,甚至连旧址遗迹也难以找寻。云南昆明在西南联大旧址内最早于1963年即设专人管理。1982年旧址内建立陈列室,2004年建西南联大纪念馆,2018年建西南联大博物馆。有关西南联大旧址的建设与宣传是近十年才得到重大突破。西南联大博物馆新馆的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西南联大纪念性话语的能见度,但蒙自分校纪念馆仍保留原来的展陈,文物展品有待增补。调研还发现,未来在博物馆传播西南联大的物质空间和运转机制保障等方面都需进一步提升。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仍需不断探索,诠释西南联大当代精神任重道远。西南联大的纪念意义恰恰在于其对当下的启示。西南联大精神具有“行大道,求大同”的时代内涵,其文化记忆的构建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吸纳和探索时代命题下西南联大的启示意义,并将其呈现出来。
西南联大博物馆全景。资料图片
西南联大博物馆传播中的跨媒介、交互性等技术仍有待提升。在展陈西南联大历史的展馆中,只有昆明的西南联大旧址内的西南联大博物馆较为丰富地运用了跨媒介、交互技术,但仍存在新媒体运营较为简单,线上展览的建设还不够成熟等问题。其他媒介形式如纪录片也存在叙事逻辑与整体展览融合不足、观众参与度不够的问题。西南联大博物馆有一幅整面墙的版画,据馆长介绍,因为当时时间和技术都不足够支撑,所以从沙画动画换成了版画。
肆.未来西南联大的文博创新之路
西南联大是时势造英雄的时代,后来是英雄造时势的时代,这是他们对国家的贡献。而博物馆要做的就是对英雄和时代的守望。
——北京大学校史馆研究员郭建荣
博物馆不只是保存历史,记录历史,还是一个明了当下,并思考未来的时空坐标,这也应成为博物馆业的一种群体共识。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
创新性地构建好“西南联大”文化记忆具有长远意义,且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协作。
优化顶层设计,探索创新运行机制,推动西南联大记忆建构与历史教育相结合。文化部门需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西南联大在各地的旧址和文物资源,做好西南联大旧址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保障、支持和帮助西南联大旧址建成具有国家重要文化符号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中有参观者建议,可以考虑按照“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理念,以西南联大南迁与成立后的故事线索规划西南联大相关旧址的“文化线路”,将各处校址、教授故居、地标和相关展览进行主题性的整合。
加强史料挖掘与文物征募,以学术研究底蕴引领西南联大展品遴选、策划与呈现,凝聚文化自信。博物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擦亮西南联大的历史记忆,离不开“信史”的书写、发掘、铭刻与储存工作。因此,要保证史料和文物的真实性,鼓励研究者以自信的文化态度和严谨的学术作风,去不断地考察、研究与认识西南联大这段历史,尝试从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中寻找当下社会问题的答案与共鸣。
以跨媒介叙事实现场馆展示的融合创新,强化智能媒体等技术运用,建立“智慧文博”。引入VR、AR等智能媒体技术,还原西南联大的历史影像,特别是推动交互技术由人机界面交互向身体虚拟在场的交互转变,重访联大的课堂、茶馆与防空洞,塑造更加具象的个体记忆。加强数字博物馆建设,形成西南联大文物的藏品数据库。依靠跨媒介平台的互联互通,充分运用微信、微博、App等平台讲述和传播教育救国的故事。
充分调动公众和民间力量,构筑参与式、社交化的西南联大博物馆,书写更为开放的集体记忆。引导设计者、维护者和参观者共同参与到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承中。如举办关于西南联大记忆的线上活动,鼓励社会公众进行西南联大纪念话语与文本创作;将线下纪念西南联大的集体仪式延伸到线上社群之中。
以展示传播和公共教育服务为导向,通过西南联大的记忆书写中华民族故事。深入挖掘西南联大背后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开发西南联大的文创产品。展陈中突出并传递“教育为国、读书报国”的精神,通过提高博物馆叙事传播的大众化,构建有温度的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记忆,最终达到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
学术指导:李红英(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郑茜(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30日07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