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中国基础研究十年回眸--计划篇

中国基础研究十年回眸--计划篇

中国基础研究十年回眸--计划篇我国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基础研究宏观管理与规划计划体系,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支持基础研究的格局。近十年来

我国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基础研究宏观管理与规划计划体系,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支持基础研究的格局。近十年来,国家切实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支撑了国家科技进步和推动了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我国目前的科研运行秩序、科技布局和科技实力。在各类基础研究计划支持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人才和团队迅速成长。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基础研究工作部署正在逐步由项目资助为主向人才、项目、基地并举的资助机制发展,由计划管理和资助模式向以竞争择优为基础的项目资助和机构资助模式发展。——编者

自然科学基金:让科学家心无旁骛地探索创造

“今年中央财政投入科学基金达120亿元,同比增长16%以上。”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透露,创新资助管理,大力营造“着眼长远、稳定支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保障科学家潜心开展科研,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今后的重要工作之一。

让科学家心无旁骛地探索创造,这正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努力的方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自然科学基金确定了“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2005年,自然科学基金明确了“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新时期工作方针,始终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着力培育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科学基金不断健全咨询、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管理体系,完善宏观引导、自主申请、平等竞争、同行评审、择优支持的运行机制,形成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有力支撑了我国基础研究繁荣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院士曾这样评价:“我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公平’两字上做得较好,评审工作的确做到了公正公平,这是得到科技界公认的。科学基金由于其资助面广,覆盖了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因此在推动各学科均衡发展、提升我国科技源头创新能力方面能够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系列,主要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00—2010年,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累计资助80768项,资助金额累计达到211.29亿元;重点项目累计资助3085项,资助金额累计达到53.27亿元;重大项目累计资助项数为75项,累计资助金额为6.39亿元;重大研究计划启动29项,累计资助项数为1977项,累计资助金额为15.68亿元。

自然科学基金孕育了一大批原始创新成果,发挥了科技创新的源头作用。人类基因组学、纳米科学、量子信息学等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大多是首先得到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孵育,从而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自然科学基金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为自主创新蓄积了丰富的人才资源。青年科学基金累计资助30021人,稳定和吸引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累计资助2455人,为优秀人才铺就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了225个团队,凝聚了一批冲击世界科学前沿的突击队。

973计划:将重大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有机结合

自1997年启动以来,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定位,坚持“重大”(国家需求)和“基础”(科学前沿)相结合,把是否属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能否形成未来关键新技术的科学基础,能否体现学科前沿发展趋势或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等作为计划立项的关键指标和重要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的十年中,973计划的组织实施遵循“择需、择重、择优”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深层次科学问题和科学前沿问题为主线,以重大项目的组织为纽带,努力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学家的首创精神有机结合起来,集成我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学科领域的优势科技力量开展创新研究。973计划的实施,实现了按照国家需求导向对基础研究进行部署,进一步完善了自由探索和国家需求导向“双力驱动”的基础研究资助与管理体系。

973计划制定了明确的管理流程和办法,规范管理运行的秩序,强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进依法行政和计划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保证计划管理的公正和公开。973计划成立专家顾问组,采用三级评审的机制,并采用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立了科学的决策模式;健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依法管理的机制;实行部门推荐制度,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行中期评估制度,对不同类型项目分类评估,创新管理模式。

973计划自实施以来,财政投入实现了稳定增长。2000年,973计划的投入资金额为5亿元,从2006年开始大幅度增加,2010年投入资金总额达40亿元,是2000年的8倍。10年来,973计划的投资总额已达到160亿,共资助项目576项,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973计划主要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制造与工程科学,以及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前沿9个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稳定支持一批关系国家长远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项目。

十余年来,973计划在非线性光学晶体、数学机械化、高温超导、干细胞、量子通讯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并在种质资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水稻育种、提高石油采收率、传统材料改性、节能减排、全球变化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973计划项目的组织,优秀人才围绕共同的科学目标形成了一批有机结合的创新研究团队,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在引领未来的跑道上重点跨越

“如果10多年前,国家没有对电动汽车、新能源、生物技术的部署,我们今天是无法站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舞台与其它国家同场竞技的。因此,我们现在就要面向未来的几十年,加强基础研究,实施量子调控、纳米、蛋白质、发育与生殖、干细胞以及全球变化等重大科学计划。下个5年以及未来,我们将在更多领域领跑。”科技部部长万钢的这番话正是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实施的初衷之一。

根据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和我国重大战略需求,《科技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选择能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可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具有优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重点部署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这些方向的突破,可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重点跨越。“十一五”期间,为落实《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我国已经启动了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四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全球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热点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全球变化的科学规律认识还很有限,缺乏对重大科学问题或攸关国家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能源、外交等重大利益的集成研究,在一些全球变化关键科学问题上尚无权威的国际发言权。大力加强我国全球变化的协调集成研究已迫在眉睫。”2010年7月,万钢宣布,针对全球变化研究的新形势、新任务,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正式启动实施,旨在形成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优势与特色,为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开展环境外交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此外,“十二五”期间,干细胞也被科技部纳入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

自2006年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启动之时,科技部就按照“顶层设计,统筹安排,优势集成,动态调整”的原则组织实施,部署一批重大项目。至2010年,共部署175个项目。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自实施以来,财政投入实现稳定增长。2006年,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投入资金总额为3.75亿元,2010年投入资金总额是10.24亿元,是2006年的2.7倍。5年来,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投资总额已达到28.49亿元。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围绕生命活动机制、人类重大疾病产生机理与防治、重要生物性状调控机理、量子通信的载体和调控原理、量子计算、量子调控表征和测量的新原理和新技术基础、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自组装和功能化、生殖发育过程细胞分化与去分化、组织器官诱导形成和功能建立及机体衰老指令等领域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开始重点部署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也正在积极地推进。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正在形成了一批创新研究团队,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十一五”期间参加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科研队伍数量近6400人,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占70%。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夯实科技发展的基础

2010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胡锦涛主席亲手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发给了《中国植物志》的编研人员。

《中国植物志》历经41年准备,45年编研;有146个单位参加,312位作者,164位绘图人员完成。《中国植物志》详细记载了中国全部已知植物的“户口信息”,包括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系统位置、地理分布、海拔高度、生态环境、物候期以及经济用途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信息,被称为中国植物资源的“国情报告”,是地方志及其他植物学著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这正是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的成果。科技基础性工作是通过科学考察、调查等过程,对基础科学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以探求基本规律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基础性工作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在提出重大科学问题、催生新兴学科领域、推动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自2006年起,科技部设立了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开始对科技基础性工作开展了较为稳定的支持,主要涉及科学考察与调查、科技资料深度加工与立典、标准物质与规范以及其他等四个方面。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通过科学部署重点任务,集成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建立专家全程跟踪机制,强调数据共享,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和科学决策的需求,各在研项目总体进展良好。

“十一五”期间,专项共支持了109个项目,经费总额4.73亿元。在诸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取得了一定成效,开展了一批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科学考察调查,推动了一批重要志书、典籍的编撰出版,研制了一批重要标准物质和科学规范,进一步夯实了科技发展的基础,有力地支撑了自主创新、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如开展了“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等空白区域考察调查,填补了数据资料空白;通过开展“东北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专项调查”、“青藏高原特殊生境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与保存”等发现新资源并抢救保存濒危资源;支持了《中国植物志》的部分编撰和出版工作以及“中国地层立典剖面及若干断代全球界线层型”和“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等项目,支撑科学研究;完成了“1∶5万土壤图籍编撰及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安全性考察”等项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出版了《中国孢子植物志》等著作、完成了“中国汽车节能与减排状况调查”、“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等项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专家点评

李振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一个国家的基础研究水平与成果转化效率决定着它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石。

我国的基础研究是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组织实施的,前者以自由探索为主,后者要求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中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这两个计划普遍反映较好,其在管理上的特点是:一、面对全国科技界招标,不受部门的制约;二、强调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三、项目的立项、中期评估和验收均有专家组把关。从实效看,在培养拔尖人才、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和解决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若干年,国家加强了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希望继续给予稳定的支持,并加强课题的统筹集成。

陈佳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

发展基础研究“投入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文化是灵魂、制度是保障”。“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每年以百分之二十几递增,保证了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比,我们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R&D)投入总量的比还差了三倍以上,因此还需要加大投入。发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关键在于有原创能力的人才,需要改革完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确保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并通过教育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推动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基础科学研究的使命在于探索和认识客观世界运动的基本规律,应大力弘扬追求真理、潜心研究、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的创新文化。根据基础研究厚积薄发的特点,鼓励百家争鸣和团结协作,宽容失败,营造宽松的研究环境。最后,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基础研究,应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以科学家为本的精神建立相应的科学管理和规章制度。

师昌绪: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是支持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国家科技计划,为推动我国的基础研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有两点认识和体会:一是基础研究非常重要,是创新的源泉和发展的根基,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不仅能发现和探索新的知识、创造新的理论体系,而且能够培养一批基础扎实的优秀人才,这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二是解决国家重要产业和国家战略目标的瓶颈性问题,关键在于增加基础研究积累,给予长期持续投入。973计划在这方面是个很好的尝试,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我国基础研究总体发展状况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持续稳定增长

2010年,经初步核算,基础研究投入经费328亿元,约占全年R&D总支出的4.7%。2010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经费达到40亿元,为2005年的4倍;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达30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达103亿元,为2005年的4倍。

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2000年以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研究经费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从2006年起,高等院校基础研究经费规模超过研究机构,成为我国最大的从事基础研究活动的部门。稳定性经费显著增加,稳定性经费和竞争性经费的比例更加合理。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我国R&D人员中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数量也稳步增加。2009年,我国基础研究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16.5万人年,是2000年7.96万人年的2倍。

队伍结构日益优化

截至2011年5月,我国已有中科院院士68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40名。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科学家当选为院士,并在众多前沿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2009年新当选的35名院士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42岁,平均年龄为54.1岁,其中60岁以下的27名,占77%。中青年科研人员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力量。例如,973计划研究队伍中45岁以下的占3/4,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人才成为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45岁以下的项目首席科学家占45%,课题负责人占6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共资助杰出青年科学家2455人,一批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者所占比例约为71%。

(科技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我国地球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下一篇: 一份优秀的论文开题报告长什么样?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