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革命文物元数据标准研究(中)

革命文物元数据标准研究(中)

革命文物元数据标准研究(中)(二)革命文物元数据标准的建构路径目前在文物艺术品领域,元数据标准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标准与应用范例,但是对于革命类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而言,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

(二)革命文物元数据标准的建构路径

目前在文物艺术品领域,元数据标准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标准与应用范例,但是对于革命类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而言,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国际相关标准缺乏对革命类文物的基本认识。无论是CDWA、CIDOC CRM还是VRA Core,描述的对象基本以物件自身所带有的价值为基础,而我国的革命类文物显然是以物件所处的事件所带有的价值为导向,因此相比于对艺术品自身特征的完整描述以外,对于革命类文物来说更大的价值在于记录和整理物件所处的事件、以及与事件相关的时代、地点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此外,国内的元数据标准侧重强调“全品类”文物的记录,但“单一类别”文物上的“特殊化”程度不足。显然,三个规范都在试图寻找能够涵盖所有文物都“共有”的核心要素,但是对于革命类文物来说,“直接套用”则会由于过于精简而丢失了细节信息。近几年,其他类别文物如钱币、金银器、青铜器、书画、壁画等,也在尝试建构更适用于自身特征的文物元数据标准。

对于革命类文物元数据标准的建构,一方面要意识到革命类文物与其他类型文物之间的区分、以及革命类文物内部的分类与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革命类文物建构元数据标准的核心诉求与目标。这两点将对革命类文物元数据标准的建构路径产生直接影响。本文选择山东省珍贵革命文物作为研究样本,是因为珍贵革命文物本身能够集中反映出革命类文物的核心范畴与体系,因此基于珍贵革命文物的元数据标准建构,对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出革命类文物与其他类别文物的差异,对内能够覆盖革命文物的体系与类别;革命文物元数据标准的核心诉求,在于提升革命类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能力和价值,这要求元数据标准既可以全面地描述革命文物的外在物理特征(包括文物实体,也包括文物潜在的数字化储存形式),也要求标准能够提升革命文物“内在历史信息”在所有要素中的比重与“分量”。

综上所述,革命类文物元数据标准的建构路径包括三个主要环节。首先,以山东地区珍贵革命文物名录为基础,建构革命类文物的核心特征与内部体系;第二,以既有的文物艺术品领域的元数据标准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案例为参考,建构革命类文物元数据标准的基本表达形式;第三,将革命类文物的核心特征融入元数据标准的基本表达形式,建构革命类文物的完整表达内容。

三、山东省珍贵革命文物的基本特征

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到2016年12月31日基本收官,山东省顺利完成了“一普”工作,文物保护资源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厘清。2021年1月6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一批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其中,可移动珍贵革命文物3233件(套),包括一级文物82件(套)、二级文物21件(套)、三级文物3130件(套)。此次首批革命文物名录的遴选标准包括: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含抗日战争)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与近代以来著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

革命文物的科学分类是制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政策、发挥革命文物重要作用的前提和基础。革命文物总量庞大,种类繁多,分类难度系数较高。2013年8月5日,全国“一普”工作期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馆藏文物登录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 WW/T 0017-2013),其中,文物数据信息登录对具体单件(套)文物进行了规定。考虑到文物保管实际操作中,同一种类并同一质地的文物保护措施基本上是一样的,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文物收藏单位一般以质地为基础,纵向排列藏品的大类,以文物等级、年代时期、物质用途、藏品属性等横向排列。按照“一普”登录数据模板中的数据元素,文物类别在有机和无机两大类之下,分别设置了小类。这两种分类方式结合起来,珍贵革命文物有机类集中在文件宣传品、档案文书、书籍报刊、书法绘画、音像制品、票据、纸质钱币等纸质文物,还有织绣、木质家具、竹质、皮革、棉麻纤维及其他植物质、动物质;而无机类主要集中在金属类的钱币、奖章证章印章、武器装备及少量的金银制品、宝玉石、陶瓷制品、玻璃制品、石制品、泥制品等。此外还单列了名人遗物、雕塑、文具、邮品、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类。

根据历史时期分类,是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另一种分类思路。从学术前沿大历史观的视角,可将广义上的可移动革命文物按照历史时期分四大类:旧民主主义革命文物(晚清至1919年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文物(侧重1919年至1949年10月);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文物(侧重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改革开放时期文物(1978年至今),其中,前三类对应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标准已有的年代分类,即,清(具体选取1840至1911年时段)、中华民国(1912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选取1949至1956年底时段);登录的相关具体年代主要有:鸦片战争时期、太平天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抗美援朝时期、三大改造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

历史文物研究者_研究历史文物有什么意义_历史文物研究

山东省珍贵革命文物分类数量示意图

按照文物的质地,山东省珍贵可移动革命文物主要包括11个大类:分别是纸质类、金属类(内含金银类、铜器类)、棉麻纤维毛丝织绣类、竹木类、陶瓷类、塑料类、玻璃类、石质类、皮革类、宝玉石类及其他杂类(内含骨角类)。除此之外,某些文物交叉属于不同的子目项,故可以集中单列,如名人遗物、钱币类、奖章类、印章类、文具类。

未完待续

本文源自《中国博物馆》2021年第三期

作者 | 练 洁

李 娉

赵星宇

编辑|杨逸尘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研究历史文物有什么意义_历史文物研究者_历史文物研究

上一篇: 揭秘郑和下西洋:穿越历史的海洋巨匠
下一篇: 南极是人类公共属地,为何还存在主权之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