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无论男女老少,还是圣贤俗人,我们都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仰望星空。
看着浩瀚的夜空,点点的繁星,我们很想知道宇宙的尽头在哪里,我们很想知道这奇幻的天体自然都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还很想知道,到底是像神话传说中所说的那样,是有超自然的能量制造了这一切,还是自然形成的呢?
要想了解宇宙的演化,有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值得推荐给热切想了解宇宙与自我发展的你。这本书的名字叫《宇宙百年探险》。
这本书独家记录了天文学家在帕洛马天文台探索黑洞暗物质等宇宙之谜的科学历程,为我们讲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生动地再现了天文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天文学博士琳达·施韦策。他曾经在多家天文台从事过研究工作,并在专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研究成果。
提起宇宙的发展,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两个非常重要的词汇:恒星和黑洞。因为正是恒星的诞生消亡和黑洞的形成,贯穿了宇宙发展的整个历程,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地球人类的生死存亡。
黑洞的形成,跟恒星的一生有紧密联系。而恒星的一生,就像气球的一生。咱们咱们可以把一个恒星看作一个气球,具体说明一下这个过程。
制造一个气球需要橡胶做原料,把橡胶溶液倒到模具上冷却后就形成了气球。然后不停地往气球里吹气,气球变得越来越大,表面越来越薄。
终于,当气球里的气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大到比气球表面的空气压力还大的时候,气球表面也就无法再承受巨大的压力差,啪的一声就爆裂了。爆裂后的气球又因为收缩变小了。
而一颗恒星的诞生也需要原料,那就是大量以氢为主的气体。这些气体受到自有引力的吸引,开始向自身内部倒塌收缩形成了恒星。这时候的恒星也就像一个空气球一样。
恒星内部的气体继续收缩,收缩过程中气体内部的氢原子互相碰撞、挤压、摩擦。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氢原子的热量的作用下又紧紧聚在一起,形成氦。
并且因为热胀冷缩,这些热量又使恒星内部的气压增加,恒星的质量也随之增大。就像气球大表面越薄一样,恒星质量变大,也需要消耗自身的能量。能量在燃烧消耗的时候,恒星就会发出大量的光和热。
并且随着恒星质量的变增大,外界对它的引力也相应的增大。为了维持内外平衡,恒星只能继续加大自身质量,但这肯定就有会以消耗自身能量越来越多的能量,并且消耗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就像气球最后终于被吹爆一样,总有一天,恒星内部的能量也会燃尽烧绝。那一刻恒星也会瞬间爆炸,然后迅速变冷收缩。
像我们最熟悉的、也是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的恒星——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就是靠自身能量的燃烧,它大概还能燃烧50多亿年。还有比太阳质量更大的恒星,也许只要1亿年能量就燃烧完了。
气球爆了,就会收缩变小,恒星也是一样,能量耗尽,恒星就会变冷收缩,坍塌下去。坍塌后的恒星,如果质量较小,就会形成白矮星;质量相对大一点的,会坍塌成中子星,如果质量特别巨大的,则有可能直接形成黑洞。
黑洞是一种特别可怕的天体物质,它深不可测,漆黑无比,并且我们无法直接探测到它们,只能用间接的方法寻找。
最为可怕的是它能够吞噬周围的一切物质,就像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怪物一样,只要掉到黑洞里的任何天体,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黑洞的研究领域中,有个专门的术语叫作“视界”,视界就是以黑洞为中心的一个球形边界。它的半径又叫做施瓦西半径,半径的大小是由黑洞的质量决定的。
一个太阳质量的黑洞的10瓦西半径是3000米左右。当然如果是10亿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它的施瓦西半径就能够达到30亿千米左右。
不管是什么物质,只要越过这个半径的界限,就不可能从黑洞的引力视力阱中逃脱了。哪怕路过的恒星远离黑洞的边缘,但只要越过了它的半径的界限,也会被黑洞强大的引力拉扯,让恒星的光度和速度弥散都急剧攀升。黑洞真的是太可怕了。
当然,浩瀚而又神奇的宇宙中,并不只有恒星和黑洞,还有许多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样的行星,以及就像披着羊皮的狼一样的类星体。宇宙中还存在着星暴、超级星风、火圈、飞火流星等各种好玩有趣的现象与形体。
如果你也对宇宙的演化有兴趣,希望知道宇宙演化过程中所发生的那些奇异而又精彩,甚至有些诡异的天体间的故事,不妨读读这本《宇宙百年探险》,这本书将会极大地刷新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书中那些宏大的叙事、多彩的插图,以及精细的选材,都会让我们像阅读一本精彩的小说一样,去沉浸在对宇宙天体的探索中。
打开书,领略动人的科学发现,收获新知;合上书,遥想深远的宇宙未来,静享宁静。
还等什么?一起开始行动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