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语言的符号,那这些文字的发音又是怎么来的?其实它就是文字本身的发音,确切地讲是先有声再有音后有字。字,就是记录声音的符号。
例如:轱辘之所以被读作guIu,是因为车轮的转动,发出“轱辘——轱辘”的声音。
文字的由来(文字的由来演变过程)
还有文房四宝的“笔”字,为什么叫笔?它来源于古人就地取材的树枝。古人用掰断树枝当做笔,笔的发音来源于掰,就是掰断树枝发出的声音称为掰。很多掰和笔的发音非常接近,比如我们河南,还有山东,我们至今都把“笔”叫掰,这个动作也叫掰。掰的产生应该是人类能掰树枝用它去画线道的时候,就产生了笔。后来有了笔,就是说那时候用竹子做笔杆开始盛行。
还有“牧”字,“牧”描摹的是一只手拿着树枝放牛的场景。牧,之所以发出声音,是因为放牛时发出的声音“哞——哞——哞”声!即“牟”此字从厶从牛,本义是牵牛而走,牟、牡、牧、哞、牟这些字发声也都是来自牛的叫声。牛的古音作“ou”,至今河南很多方言,仍作此音。
“弓”的字形源自对弓的象形描摹,它的发音也是来自弓弦绷紧后弓弦反弹的声音。“弘”字从弓以厶,本义手拔拉弓弦,弓弦持续震动连续发出的声音。
还有“车”,为何叫ju?就是在古代战争中出车的时候,扮演着驾车人的本色,让战马拉着战车前进时发出的号令,读作ju,相当于驾和驱。我小时候在老家耕田时,看到老农用牲畜犁地仍然喊着ju的声音。
“败”的古文字描绘的是:左边是贝,代表货币;右边是个一只手,持一个东西。本义就是手持东西敲打货币,就是把货币打碎了就叫败家,它之所以读作“败”,就是打碎贝壳的声音为败。
殷商时期,占卜人会根据龟甲裂纹的走向来占卜吉凶。“卜”字的形成就是龟甲烧灼后产生的裂纹的纹路,龟甲兽骨在烧着时发生“噗”的一声,并产生裂纹,这个声音并做了“卜”的声符。
长江与黄河是我国最为著名的两条河流。那么为何一个称江,一个称河?因为江水常年充沛,江水奔腾时,发出的声音如夯杵声——(工——工),而北方河流稍缓,则觉得水流像歌咏的声音——(呵——呵)。
例如:“我”字,在甲骨文为由“戈”与三齿叉“”两种符号组成,可见这是一种带齿的武器。其发声来自将领率领族众与敌军对战时的呼喊,“我”的古音读作er,同恶音。
将:从丬从肉月从寸,“丬”表示案板,“寸”为一只手,其字构形表达是用手拿块肉放在案板上发出的声。“将”的发声即来源这行动作的伴随声。
阿:由“阝”和“可”组成,左耳即阜,为土丘、土山,在这里可看成高处台阶;“可”描写的是用手护着嘴巴发出的声。“阿”其意就是站在高处向远方呼喊“wo”的声音。
例如:“二、耳、日、而、”这几个字发音相同。“二”为指中指和食指先后而出;“耳”为头两侧各有一个;“日”为升在东方,落在西方的太阳;“而”是对男人胡须的描摹,指的是嘴的上下和脸颊两边都有。这几个字都描摹物象中两边皆有的意象,都有共同的发音。
“鹿、陆、旅、路”这几个字古音均读Iu。鹿是善于奔跑的动物;陆,以阝从坴,本义为土丘上栽植成一排沿道路而上的树木;“旅”为众人举旗集体前行;“路”,人们长期行走在荒原上踩出来的径道。这些汉字中均隐含有行走奔跑之意。
故汉字在演化当中都有一个原则,叫做音同意近。例如:佛家常讲“悟”字,很多人把开悟讲得很神秘,其实悟字的本源就是叹词,很多叹词都引申出了了解、明白领会的意思,引申过程是这样的:喔,噢,哦。悟音同雾,一个人开悟了,不就是雾开云散了吗,开悟即同开雾。禅师还常讲莫向外求,“求”这个字同“囚”,一个人越向外求其实越来越把自己囚禁起来,如果自己多反省多内省,往往自己就能够清醒。从这几个字中,悟与雾,求与囚,省与醒,从这几组音同意近的字,说明更深的道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