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记者 李娜)10月14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的“世界标准日”座谈会上,一个关于新疆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短片引发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短片从一个侧面诠释了“标准助推改变,标准服务百姓”。
新疆是农牧业大区,农业的兴衰关系到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推进新疆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农业标准化作为建设现代农牧业的重要基础,在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行农业名牌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治区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强化农牧业标准化工作。加快完善现代农牧业标准体系,合力推进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大农业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到2015年,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到40%,其中大宗农产品达到80%,力争将我区建设成西部地区农业标准化的引领区。
长期以来,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协调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等部门,积极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示范推广、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等工作。制定发布了农业方面的自治区地方标准1132个;承担或参与《地理标志产品哈密瓜》等50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编制农产品标准体系80个;建成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09个。目前,我区第七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经过三年实施已完成目标考核。
第七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我区共有17个,涉及种植、养殖和生态三大类。三年来,按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各示范区承担单位、参加单位、管理单位共同努力,较好完成了各项示范任务。
13个种植类标准化示范区示范规模达50多万亩,设施大棚3000多座,其中,7个林果类项目三年累计增产约8万吨,增加产值约7亿元,示范区种植户从示范项目中平均年增收约1060元,4个设施农业项目三年累计增产约70万吨,增加产值约1亿元,示范区种植户从示范项目中平均年增收约1900元。农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及周边国家。
3个养殖类国家示范区共养殖畜类(奶牛、羊、猪等)约42万只(头),禽类约1200万羽,三年累计增加产值约1亿元,示范区养殖户从示范项目中平均年增收约1366元。
今年,自治区质监局组织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畜牧厅、自治区林业厅、自治区林科院、自治区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以及项目所在地行业部门专家组成考核组,对第七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进行了目标考核,17个项目均通过目标考核。9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抽查组对我区承担的苹果和阿魏菇国家示范区进行抽查,高度评价了我区标准化助推精准农业和品牌战略的实际效果。
西部牧业高产奶牛规模养殖,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对当地养殖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增产增效显著。
特克斯县优质苹果、精品哈密大枣、北疆鲜食葡萄标准化示范区,实施标准化种植和质量监控,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有效增加了示范区的农民收入。
南疆气候干燥,风沙大,发展核桃种植使和田县域的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脆弱的生态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乌鲁木齐县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基础上开展的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过去是一片荒滩戈壁,现在绿树成行,芳草遍地,有害风沙天数减少,空气湿度提高,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强,已成为乌鲁木齐市民休闲、游玩、健身的场所。
随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已成功树立“青格里”阿魏菇、“伊帅”苹果、“喆盛”香梨、“皮亚曼”石榴、“和田薄皮核桃”、“四木王”红枣、“巴什拜羔羊肉”等十多个知名商标。“皮亚曼”石榴、和田薄皮核桃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我区17个第七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生产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获得新疆名牌产品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农产品7个。
标准是抓手,是杠杆,是导向,新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哪一化都离不开标准化。我区农业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效果证明:只要积极推动,标准可以改变一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