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人类进行过哪些火星探测,成功率如何?人类为何要不停地探索火星?

人类进行过哪些火星探测,成功率如何?人类为何要不停地探索火星?

人类进行过哪些火星探测,成功率如何?人类为何要不停地探索火星?从 1957 年开始,人类的航天时代目前已经迎来了第一个甲子,60 年内人类已经发射了 6000 多颗卫星和探测器,其中大约不到 5, 飞出了地球,我们用它们来探测这个广袤的宇宙。

从 1957 年开始,人类的航天时代目前已经迎来了第一个甲子,60 年内人类已经发射了 6000 多颗卫星和探测器,其中大约不到 5% 飞出了地球,我们用它们来探测这个广袤的宇宙。

1957 年,首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 1 号发射,人类对地球乃至对整个太阳系内其他星体的探测正式开始。

1959 年,第一个探测月球的探测器出发,1961 年第一个探测器奔向金星,1962 年第一个奔向火星,1972 年第一个开始踏上前往木星的旅程,1973 年又开始有踏向土星和水星的探测器,1977 年我们有了唯一一个未来会探测天王星、海王星的探测器旅行者 2 号。

1978 年第一个探测彗星的探测器上路。1989 年第一个开始奔向小行星,2006 年第一个开始飞向冥王星。与此同时,我们的载人航天也运送了超过 500 位宇航员,当然在中国被叫做航天员进入太空,有 12 位抵达月球的表面。

如果看一看我们人类探测整个太阳系的进展,目前无人探测里面对宇宙的探索记录是旅行者 1 号的 210 亿千米。那么载人航天大家都很熟悉了,它来自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 38 万千米,显然下一步我们需要继续扩展。

下一站为什么我们不选择月球?

其实月球是我们最稳定的也是最近的一个邻居,它陪伴地球已经超过了 40 亿年,它的存在对于地球自转的稳定,地轴指向的稳定,夜间照明,四季的变化,固体潮汐,液体潮汐也就是海洋潮汐等极其重要,可以说没有月球就根本不可能有地球生命的今天。

1969 年 7 月 20 日 20 时 18 分 4 秒,阿波罗 11 号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功登陆月球,后续当然还有 6 次任务,排除掉失败了一次而言,总共有 12 位登上月球,然后戛然而止。为什么?其实阿波罗登月是极其昂贵的,它前后的总造价高达惊人的 2000 亿美元,我已经换算成了今天的价值。

它和航天飞机项目、国际空间站项目列为人类历史上排名前 3 耗钱的航天项目,当然成果上意义斐然,它极大地增强了美国在冷战中的领先优势,实现了对苏联的压制,促进了美国微电子,集成电路,通讯这些行业的急速崛起,也培养了大量的顶级科研人才,尤其是促使了 NASA 的成功,为在人类航天时代起步阶段就占据领导地位奠定了绝对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钱没有白花。

但是月球为什么不再去了?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月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值得探索,因为我们几乎没有在那里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所谓的有用的氦-3 这种特殊的原子也处于完全无法开发的阶段,甚至我们目前的技术而言,还不如在地球上先攻克核聚变的技术,而且送上去第一次宇航员当然有着 12345678 条的意义,可是你再送上去一次,最多也就开着月球车,放一些探测仪器去做一定的研究。

但是再往后,每一次的价格都是极其昂贵的。技术这些东西某种程度来讲,就是你达到一定的阶段积累下来就足够了,但后来就要考虑到要把它变得成熟,要考虑性价比,如果同样的东西反复做,越往后当然就越不值,这也是为什么登月戛然而止。

更何况月球本身的体积、质量、引力都实在太小,而且它还受到我们母行星也就是地球的各种影响。所以对于人类的宇宙探测而言,月球最多只能是我们迈向宇宙的一个跳板,作为一个技术上的初步验证,到最后我们一定要选择一颗行星作为下一站。

如果选择行星,为什么我们只剩下火星可以选择?

太阳系里面其实有八大行星。四颗是像地球一样的岩石质地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另外四颗是像木星一样的气态行星,也就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有一个叫太阳系宜居带的概念。

它的意思是距离太阳的距离是适当的,既不远也不近,所以可以产生一定的合适温度区间,有维持水和生命的可能性。那么处在这个区间里,就只有金星、地球和火星。

而处在这个之外的,木星及其他七大行星就要首先被排除了,它们的体积和质量是巨大的,几乎不存在着登录之后再返回的可能,因为它们的引力实在太过庞大。

而且对于太阳而言,由于它们距离过远,

上一篇: 重新认识宋代历史阅读带答案
下一篇: 汤因比与《历史研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