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乏科学知识的古代,古人的宇宙观往往是蒙昧且懵懂的。为了更“合理”地解释世界,古人往往只能通过编造创世神话来阐释宇宙的起源,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但另一方面,这种民间神话叙事显然并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帝王将相们需要一套更为冠冕堂皇的理论。于是乎,以“元气说”为代表的玄学学说,悄然登上了官家显学的大雅之堂。
盘古开天辟地(图片源自互联网)01. 盘古开天辟地
在中华文化圈中,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可谓深入人心。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盘古传说出现的时代,并没有特别早。
在先秦和秦汉的典籍中,并没有留下盘古的名字。直到三国时期,盘古的名字才出现在一本叫《三五历纪》的书上: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三五历纪》的作者是徐整,三国时期豫章人(今江西南昌),官拜吴国的太常寺卿。太常寺卿主要负责宗族祭祀,相当于先秦的“宗伯”一职,直至明清,这个官职始终位列九卿序列之中。
照理说,在东汉时期,太常寺卿位列九卿之首,地位尊崇,但徐整的名字不但不为人所熟知,甚至不见于《三国志》、《三国演义》,以至于时至今日,也没人知道他具体活跃在哪个吴王在位的年代。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徐整身为太常寺卿,他的职责是编撰和修订历法,这在古代可是个重要的差事。古人注重观象授时,通过日、月、星的变化制定时令、历法,这就是“律历”,是一个朝代、一个政权的统治根基。
徐整编撰《三五历纪》就是这样一部历书。
“三五”,顾名思义,就是三皇五帝,《三五历纪》便是后世对三皇五帝时期历法的纪事作品。也就是在这本《三五历纪》中,盘古首次作为创世神出现在文献中。
徐整《三五历纪》中关于盘古的记载(图片源自互联网)
可惜的是,《三五历纪》如今已经亡佚,我们无法窥其全貌。但有幸的是,唐代欧阳询主编的类书《艺文类聚》中收集了这段盘古神话的记载。
所谓类书,算是古人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自唐宋以来,官府都会将珍贵的古书进行整理,分门别类进行摘抄,最终编撰为辞典,即是类书,这堪称是古代的“百度百科”。
除了《艺文类聚》外,有名的官修类书还有宋朝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明朝的《永乐大典》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无数像《三五历纪》这样的古书已经失传,好在这些书中的精华或多或少被类书所收录,才幸存至今。
回到《三五历纪》的记载,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徐整记载下的盘古只是在天地开辟时“生在其中”,这与我们后世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的说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换言之,在“天地混沌如鸡子(鸡子即鸡蛋)”的状态下,盘古只是顺应了天地的分离——天高一丈、地厚一丈,盘古便随之增长一丈。因此,盘古更像是天地分离的产物,而非开天辟地的神祇。
也就是说,在徐整《三五历纪》的记载中,盘古尚不具备传世神的形象。同时,这样的记载显然乏善可陈,显得平淡无奇。
盘古氏画像(图片源自互联网)
到了清朝,著名史学家马骕在他的《绎史》中,摘抄了徐整所作的另一部书《五运历年纪》,在这部书的记载中,盘古真正成为上古创世之神: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盘古死后,他的血肉发肤、身体的各个部位,甚至是呼吸、声音和汗流,都幻化成世间万物,造福后世人类。可以说,在这段故事中,盘古的形象变得具象,愈发丰满和高大,一举奠定其中华文明中传世之神的地位。
南朝梁任昉所做的《述异记》中,也有对盘古的描写:
"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
秦汉间俗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
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
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
昉按: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
这段描写除了继承徐整《五运历年记》里的说法,还收集了秦汉、先儒、吴楚等不同角度的传说版本,这足以说明两件事实:
其一,盘古的神话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流传;
其二,盘古的神话并非一时而成,而是经过长时期的演进。
众所周知,世上任何文明所孕育的神话传说,都必须经过民间长期的口耳相传,最终才见诸纸面。那么,在盘古神话出现之前,是否有其传说的原型呢?
02. 盘古的原型是谁?
关于盘古传说的源头,近代以来,有外来说和本土说两种观点:
外来说认为,盘古的传说来源自印度,是舶来品;
本土说认为,盘古的原型是我国南方蛮族传说中的盘瓠。
先看外来说的说法。
认为盘古的原型来源于印度的学者,找来了三部印度古籍文献作为佐证。在印度古书《厄泰梨雅优婆尼沙昙》中,其造物主阿德摩(Atman)的事迹与盘古确有相似之处:
“阿德摩先造世界,后造人。此人有口能言,因此有火。有鼻呼吸,因此有风。有目能视,因此有日。有耳能听,因此有空。肤生毛发,乃有植物。有心有念,乃有月亮。有脐出气,乃有死亡。有阴阳有精,乃有水。”
此外,还有两部印度古书有类似的记载:
《外道小乘涅槃论》:“本无日月星辰,虚空及地,惟有大水。时大安荼生,形如鸡子。周匝金色。时熟,破为二段,一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
《摩登伽经》:“自在以头为天,足为地,目为日月,腹为虚空,发为草木,流泪为河,众骨为山,大小便利为海。”
甚至有亚洲学者认为,盘古是印度创世神梵天(Brahma)的音译。
梵天(图片源自互联网)
客观地说,印度古籍的这几段记载,和徐整笔下两段盘古开天地的描写十分相似。而相比之下,印度古籍的成文时间更早,东汉三国之时佛教也开始传入中国,盘古神话是舶来品的说法确实也并非是无中生有。
彼时正是民国时期,那是中国历史上最积贫积弱的时代,文人们的文化自信也跌到了谷地,因此盘古神话外来说很有市场。但另一方面,民国也是孕育国学大师的时代,反驳盘古神话外来说的历史学家也不乏其人。
历史学家吕思勉和杨宽就在各自的著作中反驳这种观点。
要想推翻盘古是印度创世神演变而来的说法,就只有一种办法——在中国的历史古籍中,找到比印度文献更早的相关记载。
因此,吕思勉和杨宽等史学家将目光投向了《山海经》:
《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䏿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毫无争论的历史典籍,其成文年代最迟也不会迟于汉朝初年,书中记载的烛阴、烛九阴、烛龙很显然是同一个神。因此,吕思勉先生结合《述异记》中关于吴、楚传说的记载,认为盘古氏“必南方民族所共尊之古帝”,南海中的盘古国“实为南方民族之大宗矣”。
《山海经》中的烛龙、烛九阴形象(图片源自互联网)
在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史》和杨宽先生的《中国上古史导论》中,二位大师对盘古的传说来源还有其他丰富的佐证,限于篇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
既然盘古的故事与印度的传说颇有巧合,而且盘古的事迹更多在南方流传,于是又有学者提出一个新的想法——所谓盘古,和南方传说中的神犬盘瓠,是否有什么关联呢?
关于盘瓠,《后汉书·南蛮传》有一段十分冗长的记载: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后,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槃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着独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槃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班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
一句话概括,盘瓠是上古高辛氏的一只畜狗,因为战功,娶了帝女为妻,繁衍后代,成为汉代长沙地区武陵蛮的祖先。
这段《后汉书》的记载,其实是介绍武陵蛮的渊源。这里的武陵,正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武陵,时至东晋,依然是蛮荒的化外之地。
那么既然盘瓠是南方蛮族的始祖,官方史书的记载便自不必严肃,颇为天马行空,为盘瓠的传说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对于这段故事,除了正史的记载外,还有多处史籍可以印证,如晋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明朝的百科图书《三才图会》等。他们的记载大同小异,这里也无需赘述。
古史传说中的盘瓠与高辛氏女的形象(图片源自互联网)
按理来说,史籍上记载的盘瓠,除了念起来与“盘古”类似外,和开天辟地完全没有关系。那么,学者们为什么要把盘瓠和盘古混为一谈呢?
起初,中原学者对盘瓠的传说显然提不起任何兴趣,但随着中原政权对南部边境的控制,很多南方的官员陆续发现,《后汉书》中的盘瓠传说并非捏造,恰恰相反,在南方的少数民族中,的确有很多祭祀盘瓠的遗存。
比如,黄闵在《武陵记》中记载了盘瓠石窟、犬形的盘瓠像;干宝的《晋纪》、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也记载了蛮族“杂糅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的传统习俗;《路史》记载了在江西有盘古山、盘古祠,湖南有盘古堡,甚至成都、江苏、陕西都发现了盘古庙。更有趣的是,这些庙、祠所祭祀的盘古,偏偏就是盘瓠犬的形象。
这样一来,人们不得不怀疑,盘瓠究竟是不是盘古?
只可惜,这样的发现并不能证明盘瓠与盘古的关联,也没人说得清,是盘瓠的传说影响了盘古神话形象的塑造,还是开天辟地神话的影响力让蛮民们把盘古的故事附会到盘瓠之上。
不管怎么说,关于盘古传说的源头,至今仍是一桩谜团,而这种神秘感,恰恰也是中华文化博采众长的魅力所在。
03.元气理论——先秦朴素的天地观
盘古神话也好,盘瓠传说也罢,终究难以摆脱民间叙事的立场。
但对于统治阶级而言,他们想要教化万民、驯服四夷,就必须提出更有说服力的宇宙起源理论。可古人缺乏认识世界的科学知识,自然只能诉诸玄学,从唯心的角度看待世界。
古人最初认识世界时的重要著作,是《易》。
《易》虽然托名于圣贤所作,传说中的作者包括但不仅限于伏羲、周文王、周公等人,但实际上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易》不仅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朴素的哲学作品,是古代先哲对世间各种自然现象的朴素理解。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为了教授《周易》,作了七篇阐发和总结《周易》的论述,即通常所说的《易传》。而在这七篇中,思想水平最高的,当属《系辞》。
在《系辞》中,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论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句话,是孔子对《周易》及其宇宙体系的高度概括,从无极而太极,从太极而分阴阳两仪,以至演化为四象、八卦,万物化生的过程。
这里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也就是徐整《三五历纪》盘古神话中“天地浑沌如鸡子”时的状态。
太极是宇宙的起源么?(图片源自互联网)
那么,在古人的世界观中,“太极”就是宇宙的最初形态么?
答案是否定的。
太极,只是宇宙初生前的一个阶段而已。在晋朝皇甫谧的《帝王世纪》的开篇,便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天地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气形之端,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质形已具,谓之太极。”
《帝王世纪》是一部记载自上古至秦汉各帝王的书籍,虽然不在正史之列,但也是旁征博引,很有史料价值。皇甫谧作为严谨的史官,他的这段记载,也能代表很大一部分古人对世界初始的看法。
也就是说,在“太极”以前,宇宙还依次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这四个阶段,而这五个阶段是通过“元气”的形和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因此,古人这套理论,用我们现代人的说法,可以称之为“元气”理论。
《帝王世纪》的说法并不是孤证,在《列子》一书中,也有大差不差的记载:
“夫有形者生於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质具,未相离,故曰浑沦。”
到了汉朝,淮南王刘安所编撰的《淮南子》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道始生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元气,无有涯垠。”
由此可见,早在汉朝时,古人就已经发明“宇宙”这个词,并且用元气理论充分对宇宙的来源进行了解释。
那么,“元气”理论是否具有权威性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宋太宗太平年间发起编修的《太平御览》中,共将世间万物编为1000部,而其中第一部便是《天部》。在《天部》的开篇,首个辞条便是“元气”,而“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紧随其后,远在“天”、“地”、“日”、“月”等辞条之前,可见其重要性。
可以说,在中国传统的官方叙事中,他们没有采用盘古开天辟地这样的传说,而是推崇“元气”理论。
换句话说,在历朝历代统治者的语境下,宇宙起源并不是民间流传的盘古、女娲等神话人物,而是看起来就玄乎其玄、枯燥乏味的元气说。
04. 元气究竟是什么?
元气学说自秦汉之时发端,在东汉、魏晋达到顶峰,许多当时著名的文人政客,都在辞赋中对阐发对元气的颂扬:
扬雄《檄灵赋》:
自今推古,至於元气始化,古不览今,名号迭毁,请以《诗》《春秋》言之。太易之始,太初之先,冯冯沉沉,奋搏无端。
班固《东都赋》:
万乐备,百礼暨,皇情浃,群臣醉,降烟煴,调元气。
张衡《玄图》:
玄者,包含道德,构掩乾坤,橐籥元气,禀受无原。
曹植《魏德论》:
元气否塞,玄黄渍薄,星辰逆行,阴阳舛错。在昔太初,玄黄混并,浑沌濛鸿,兆朕未形。不能贯道义之精英,穷混元于太素,亦以明矣。
陆机《云赋》:
摅神景於八幽,合洪化於烟煴,充宇宙以播象,协元气而齐勋。
可以说,在以排铺辞藻而成赋的后汉三国时期,如果辞赋、政论里面没有元气理论铺垫两句,都不敢自称是文学家。
那么,元气究竟是什么呢?
很显然,古代的元气不是现代汉语中元气的意思。古人用字十分严谨,因此元气究竟何意,还要从字面上拆开来看。
古代没有严格的词组概念,“元气”也并非词组,而是两个独立的单字,要拆开来分析——
《说文解字》中说,“元,始也”。
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又进一步认为“元者,气之始也。”
因此,在古人的语境中,“元气”加起来,相当于就是气之发端的意思,换句话说,所谓“元气”,即是世界的本原。
《河图》说:“元气无形,汹汹蒙蒙,偃者为地,伏者为天也。”
也就是说,元气理论的核心在于,宇宙的源头是元气,起初是不分天地的混沌状态,后来发生了质和形的变化,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也就是阴阳两仪。而天地之中的“冲和气者”,则孕育为人,并化生为世间万物。
最后,再将“元气”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便可总结为以下这“五太”:
太易,天地未分,未有气生;
太初,气之始也,元气始萌;
太始,虚廓无形,气形之端;
太素,形变有质,质之始也;
太极,质形已具,两仪始分。
解释完“元气”,那么“五太”中的“太”,又当作何解呢?
笔者本想通过翻阅《说文解字》来寻找答案,却惊讶地发现,在《说文解字》当中,竟然没有收录“太”字。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才得知,在先秦时期,“太”字更多是以“大”和“泰”的形态出现的。
对此,《说文解字注》做出了解释,总结如下:
太字原先的写法,其实是《说文解字》中的“夳”,即当要形容“大”却还意犹未尽时,就将“大”写作“夳”。比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等等,常常与“泰”混用,因此,泰山之所以叫泰山,是因为他作为日出东方的圣山,在诸多大山中地位尊崇,故而称“泰”。
说到“五太”,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那就是在一些文献中,“元气”与“太一”划上了等号。
魏国有位叫王肃的经学家,他是司马昭的岳父,也是汉末大司徒王朗的儿子(对,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那位王朗),他虽然是横跨汉、魏、晋三朝的“关系户”,但并不妨碍他成为著名大儒,算是一个牛人。
王肃所作的《孔子家语》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
“夫礼必本之太一,太一分为天地,转为阴阳,变为四时,列为鬼神。”
在后人的注释中,太一被解释作元气,“太一,谓元气也。”
而在《淮南子·诠言训》中,也无形中佐证了这种说法:
“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东皇太一(图片源自互联网)
在先秦时期,“太一”可是一位重要的神祗,出现在各种传世和出土文献之中。
《吕氏春秋》云:“万物所出,造于太一”,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记载:“太一生水。”屈原的《九歌》中也有《东皇太一》的名篇。
在《史记》的《封禅书》、《天官书》,《汉书》的《郊祀志》这样的正史文献中,也都记载了古代帝王对太一的高规格祭祀,“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
《黄帝内经》之一的《灵枢经》中,认为太一是水的尊号,“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五经通义》则认为东皇太一就是天皇,“天皇大帝亦曰太一,其佐曰五帝。”
那么,太一是否就是元气呢?翻遍古籍,笔者并没有找到记载,因此这种可能性也只能作为一个推测,并没有任何定论。
不管怎么说,“元气”学说固然玄幻,但也算是古人在文明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智慧结晶:
战国时阴阳家盛行,他们鼓吹的五行学被秦汉的执政者所接受,作为其正统性的根基。两汉交际谶纬学说流行,社会思潮也愈发转向玄学,务虚而不务实。到了后汉三国,道家的源起和盛行,更让这套神乎其神的元气理论流传至今。
当然,对于掌握了科学知识,了解宇宙和生命起源的现代人而言,我们已经没必要深入了解这套理论,也无须分辨什么是“太始”,什么是“太易”。但了解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依旧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