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非洲国家赞比亚的玛丽·尤肯达修女写信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科学副总监恩斯特·施图林格,质疑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孩子吃不饱饭,为什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要花费数十亿美元去探索火星。时隔近半个世纪,仍有人发问,我们的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项目需要大量经费,为什么还要花钱去探索月球、火星和太阳系?
从空间上讲,宇宙无边无际,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一个暗淡的蓝色圆点,一个非常小的、毫不起眼的地方。从时间上讲,宇宙的年龄为137亿年,太阳系的年龄为46亿年。相比之下,人类在地球上的历史只有200万年,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相对于宇宙和太阳系的历史而言可谓白驹过隙。人类数千年来只能用肉眼观察星空,借助望远镜观测宇宙的历史只有400年,利用航天器开展太空探索的时间仅有半个多世纪,人类迄今为止对宇宙的认识仍然非常有限。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探索和求知,面对广阔而巨大的宇宙,我们始终是那么的无知。因此,人类探索太阳系的第一个原动力来自探索未知世界和未知领域的冲动,我们渴望了解地球以外的世界,希望探访太阳系中的各类天体,这一过程显著推动了基础科学的进步。而太阳系探测对技术的需求,直接推动了航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牵引人类的知识、能力、技术取得新的进展。太空探索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
1970年,恩斯特·施图林格在回信中答道,太空旅行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通往火星的航行并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决饥荒问题。然而,它所带来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项目之外,这将产生数倍于成本的收益。
中国今天面临的问题同样可以这样解释。我们用于太阳系探索的经费非常微不足道,即使我们停下探索项目,也无法立即满足这些民生需求。世界航天强国已经探测了太阳系内的所有天体类型,而我们才刚刚开始探测月球。太阳系探索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这一事业关乎人类未来的命运,关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个国家的目光看得足够远,这个国家才有光明的未来。如果几十亿投资能够牵引航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能够扩充人类的认知疆界,被全人类持久关注和深刻记忆,这无疑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贡献。来源:《科技日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