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6日上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K22101)的开题论证会在淮南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三楼会议室顺利召开,该课题由淮南市历史教研员李庆春和淮南一中教研处副主任姚尚右共同主持。淮南市教体局教研室主任夏胜先、副主任褚军、正高级教师苏里阳等参会并予以指导,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开题论证会。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要加快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以强化特色引领高中学校健康发展。《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2022年工作要点》也提出:要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继续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实施工作,以强化特色引领高中学校健康发展。《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要跟进普通高中“三新”改革,组织开展“三新”落地调研视导,加强国家示范区、示范校以及省级示范校建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课题组以淮南市主要高中学校为实验基地,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探索出一条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路径,以期切实推进“三新”的落地。
此次开题论证会主要有四项议程。首先,市教研室夏胜先主任宣读了课题立项通知书,肯定了课题组团队的实力,表达了对课题组工作的支持,并勉励大家要细化目标任务、扎实开展研究、加强成果推广。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是课题负责人陈述开题报告。姚尚右老师从研究目标入手,分析了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阐释了高阶思维和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介绍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李庆春老师介绍了前期研究情况,包括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课题组成员参加省市高中历史优质课评选、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等活动,他还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任务分工,并对课题研究的创新发展之处、实施条件保障、研究重点难点等进行了论证。
会议的第三项议程是特聘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指导。正高级教师苏里阳老师从高阶思维的能力分析着手,提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细化研究任务,从“元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选取研究角度,进行分项研究,并提出了问卷调查的实施建议。市教研室褚军主任从高阶思维的概念着手,提出要确定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模型与路径,为后期的研究奠定基础,并强调要注重阶段性成果的搜集与整理。
最后,课题负责人李庆春老师对我市历史课题研究提出了四点自己的思考和期待:一是连贯性。2021年我市申报的省级课题《基于大概念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成功立项,而今年所申报的课题在去年课题基础上突出了目标指向和实践导向,两者有内在统一性和发展性,希望今后能在这两个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深入,申报更多具有连贯性和互促性的新课题。二是聚慧性。要进一步打造全市历史教学教研共同体,课题组成员更要精诚团结,聚慧共享,群策群力,以集体智慧推进课题研究,提升教研和教学水平。三是扎实性。研究的过程较长,设计的面较广,参与的学校和老师较多,必须把握时间节点,加强过程管理,扎实地将研究推向深入,切不可出现浮于表面甚至临时抱佛脚现象。四是系统性。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拉高标杆、进行系统的谋篇布局,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撰写学术论文,以持续积跬步最终汇江河的精神争取全面的收获。
通过本次开题论证会,课题组全体成员加深了对课题的认识,达成了众多共识,他们期待通过研究,探索出建立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模型与路径,建立既贴合时代要求又带有淮南本地特色的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的大单元教学案例,在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中开发出符合“三新”要求的高阶思维测量工具,进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水平,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助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课题组还期待着能在做中学,在学中悟,在悟中总结提升,培养出一支能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需要的教师科研团队,以此推动全市乃至全省高中历史教学向前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