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7月3日,是北宋名臣包拯去世960周年的日子,自包拯去世之后,数个朝代一直将包拯作为清正廉明的典范,意在为朝中官员树立楷模。
即使在今天,以包拯为原型的影视剧层出不穷,这都代表了包拯在人民群众心中的高大形象。
公元1062年7月3日,时年64岁的包拯在家中去世,他的去世令北宋朝堂为之震动,宋仁宗为之啜泣,追赠其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也因此称其为“包孝肃”。
辛未时是几点(辛未时是几点到几点钟)
据史料记载,包拯出殡之日,有大小共计21口棺木从数个城门抬出,前来送行的百姓为之惊呼,后来盗墓贼得知此事后,或许是为了表达对包拯的尊重,从此立下一个行规:不得盗掘包拯之墓。
这些真假遗棺,确实给后世确定包拯墓的位置造成了困难,真正的包拯墓直到1973年才被偶然发现,那为何当年要用21口棺木一同出殡?
这其中的缘由,涉及方方面面。
其实用多口棺木出殡的现象,在古代并非仅此一例,比如众说纷纭的“曹操七十二疑冢”,就给找寻真正的曹操墓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而在古代能够使用如此大规模的出殡,必然说明此人要么是王公贵族,要么就是有着突出贡献和重要地位。
据史料记载,包拯从患病到去世,不过一月时间:“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为归。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
包拯去世时64岁,在古代已经算得上是高寿,他去世后,朝野为之震动,宋仁宗亲自前来吊唁,并宣布罢朝一日以示纪念。
其实,对包拯去世感到最为悲伤的,还要数汴京广大的百姓,毕竟皇帝多有,清官难得,一朝有一朝的皇帝,但一朝未必有包拯之流的廉臣。
出殡当日,当21口棺木从城门抬出时,众多百姓由于分不清哪一个才是包拯真正的棺木,无法紧紧跟随相送,这也是包拯家属经过商议后一直达成的方式。
若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其中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原因,便是防止被昔日仇家私自盗掘。
众所周知,包拯为人刚正不阿,在朝堂之上经常得罪人,就连宋仁宗都被他当着朝臣的面硬怼,还拿他没办法,至于满朝文武,包拯得罪过的就太多了。
比如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时,先后上书弹劾过多位官员,其中包括淮南转运使张可久,兵部郎中王逵、宰相宋庠(xiáng)、参知政事张方平等,可以说朝中能得罪的人,包拯通通得罪了个遍。
这些人大多数后来都被削官去爵,要说心里不生气是不可能的,包拯不仅弹劾官员,还敢挑战王公贵族,最为人知的就是弹劾宋仁宗贵妃张氏的伯父张尧佐。
张贵妃由于深得宋仁宗宠爱,张尧佐也因此乘云直上,乌纱帽越来越豪华,后来更是被加封为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身居如此高位,可张贵妃仍不满意,宋仁宗下旨将张尧佐任命为三司徒,这可是掌管全国财政大权的官职。
包拯深知这个张尧佐毫无真才实学,便当面向宋仁宗弹劾他,言语激烈到唾沫都溅了宋仁宗一脸。
好在张尧佐有自知之明,主动请辞,也给了宋仁宗一个台阶,事后宋仁宗还夸赞了包拯一番,让大臣们都向他学习,但张贵妃可不这么认为,此后一直将包拯视为眼中钉。
所以,使用21口棺木出殡,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对外界隐瞒包拯坟墓的具体位置,防止部分昔日得罪过的人为了出气,而选择私自挖掘坟墓发泄。
既然是为了防止坟墓被仇人盗掘,那么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包拯生前没有树敌过多,又或者是皇帝下令为包拯建造陵寝,那是不是就可以彻底避免盗掘之事?
这样既可以让包拯墓被盗掘的风险大大降低,又能为朝中官员树立一个生前身后名的榜样,岂不是一举两得?
然而事实上,就算包拯生前没有仇人,家属大概率也会使用这种出殡的方式。
因为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普遍迷信,有着风水一说,特别是坟墓更是讲究风水,且古代人民相信先人的亡灵能够庇护子孙后代,若先人的坟墓遭到盗掘,会断了家族气运。
其次包拯作为名震朝野的官员,死后势必会有盗墓贼团伙盯上他的坟墓,试图盗取陪葬品,要知道盗墓贼就连前朝皇陵都不放在眼里。
即使包拯为官清廉,陪葬品也很少,但难免会有盗墓贼选择赌一把,在这种情况下,家属同样会如此出殡,用来对外界掩盖真实墓地的位置。
包拯下葬后,其坟墓的具体位置只有他的后人知道,外界对此一无所知,而出殡时其余的20口棺材,在下葬后大多数都被家属收了回来,赠给了汴京的老百姓。
可能有人会说,给百人送棺材不就是咒人死吗?多不吉利,但那个年代,很多百姓并不介意,因为许多底层的老百姓死后都买不起棺材下葬,都是用草席包裹尸体草草下葬。
再加上这20口棺木都是用上好的木材制成的,再者“送材”不就是“送财”?所以这些穷苦的百姓在被送棺材后不仅不会愤怒,反而会感激涕零。
除了以上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包拯不想在死后,再劳烦敬重他的百姓。
这是因为包拯生前爱民如子,曾在多地为官,多年以来一直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他死后势必会有很多老百姓自发地前往坟墓祭奠,这其中定会包括很多从包拯昔日为官之地赶来的人们。
而在交通条件尚不发达的年代,前来祭奠反而会给这些外地的老百姓造成不必要的舟车劳顿,这显然不是包拯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使用多口棺木出殡,可以让百姓不知道包拯的坟墓位置,也就断了前来祭奠的想法,让他们在家中祭奠即可,这样一来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包拯不仅不会从百姓心中消失,反而会在他们的心中愈发深刻。
一些盗墓贼团伙在得知包拯去世,并知悉他的家属将棺木赠与百姓后,被这饱含真情的举动所感染,立下了一个规矩:此后不得盗掘包拯之墓。
正所谓盗亦有道,古代的盗墓贼固然会盗掘坟墓,就连皇陵也不能幸免,但他们盗掘的大都是前朝的皇陵,至于当朝皇陵他们是不敢盗掘的。
对于包拯,盗墓贼同样敬重,立下行规不准盗掘其坟墓,因为他们虽然是盗墓贼,但他们更是百姓。
虽然出殡时使用的是21口棺木掩人耳目,以致于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包拯究竟葬于何处,但根据史料记载,包拯的灵柩后来归葬于安徽合肥老家。
在1973年以前,安徽合肥与河南巩义两地因包拯墓的归属而争得你死我活,双方各自声称包拯墓在自己境内,直到1973年包拯墓被发现,才为这一争端画上句号。
1973年春天,安徽合肥东郊大兴集的一家钢厂出于扩建需求,需要将周围一定范围内土地进行平整,而这片土地内有一个墓葬群,当地人只知道这是宋代的墓葬,但究竟是谁的墓葬无从而知。
当地文物部门在得知此事后,决定对该墓葬群进行发掘,正是在这次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包拯墓的墓志铭和遗骨。
当年,考古人员一共在工地上发现了近十座墓葬,其中大多数面积不大,在编号为1号的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用金丝楠木制成的棺木,这说明墓主人非富即贵。
在棺木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骸骨,但异常的是,这些遗骨散落得非常凌乱,根本不像墓主人正常下葬腐化后的骨架,更像是被人草草地放进棺木后下葬的。
随着发掘的进行,考古人员在1号墓里发现了两方破碎的石碑,经过比对后人们发现,其中一方石碑上面刻着“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的字样,这直接说明了葬在此地的正是包拯。
在另一方石碑上,刻着“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的字样,根据史料记载,包拯的夫人正是董氏,这也就证实了这座墓葬是包拯和夫人董氏的合葬墓。
这个发现让在场的考古人员兴奋不已,因为长久以来,考古界对于包拯墓的位置,一直没有达成统一的说法,河南安徽两省更是为此互相力争。
众人在兴奋之余,也有人发出了疑问,如此简陋的墓室似乎和名贵的金丝楠木棺材配不上,再加上棺内散落的遗骨,这种种现象都在说明,这里并不是原葬墓,极有可能是在原葬墓被盗后,有人匆忙将遗骨收拾后一起迁到此处在下葬的。
那么真正的包拯墓究竟在何处?就在考古专家为之发愁的时候,一位经常出现在发掘现场的老人提供了线索。
这位老人名为夏广宏,据他所言,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包拯墓的守墓人,上一辈的老人他讲过,真正的包拯墓其实在村后面的油菜地里面。
这条线索让考古人员重新看到了希望,果不其然,在这块油菜地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墓葬,这座墓葬不仅面积庞大,而且是石制墓。
考古人员当即对这座墓葬进行了发掘,当人们进入墓室后,发现这里早已经被光顾过,整个墓室破坏严重,地面上的石砖都被破坏殆尽,这些行为不像是盗墓贼所为。
因为盗墓贼一般都是朝着墓中的陪葬品而来的,像这样将地砖都破坏殆尽的行为,更像是为了发泄。
虽然这座墓葬已经面目全非,但考古人员还是从中发现了线索,在墓室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石台,似乎是用于支撑物体的,在墓室的角落里,考古人员又发现了12个木佣。
这种木佣在宋代是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在下葬时使用的,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发现,那方石台的大小正好与先前发现的包公墓志铭的大小吻合。
最重要的是,在这座墓里,人们发现了一座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近3000个文字,经过认真的比对,这些文字记载的,正是包拯的生平经历,还详细记述了包拯死后灵柩从开封府运回合肥的经过。
就此包拯的原葬墓终于被证实,也结束了河南安徽长久以来对于包拯墓归属的争端。
为了彻底查清包拯墓到底经历了什么,考古人员结合大量史料和当地的地方志,终于查清了原委:原来北宋灭亡后,由于金人掀起的战火,包拯家族墓地在这期间被大肆破坏。
包拯后人在逃难时,匆忙将包公遗骨和墓志铭迁出葬于别处,此后的数百年间,再无有关包拯墓的消息,直到1973年的重见天日。
包拯原葬墓的发现,也证实了位于河南巩义境内的那座包公墓,其实是一座衣冠冢,那座墓大概率是为此处的宋朝皇帝陵寝而制的陪葬墓。
1985年,合肥对包拯墓进行重建,此次重建历时两年,于1987年秋落成,墓园占地1500余平方米,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建筑有石阙、神门、石像生等古代墓葬特有之物。
重建后的墓园,不仅有包拯和其夫人董氏的墓葬,还有其部分子孙后代的墓。
包拯在生前曾经有言:后世子孙仁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冢,死不得葬大茔,不从吴志,非吴子孙也。
包拯的子辈和孙辈大都秉承遗志,但宋朝灭亡后,随着包拯墓的迁葬,其后代也不再葬于家族坟茔中。
在落成典礼上,包拯的部分后人受邀出席,其中就包括了29代孙、有着“世界船王”之称的包玉刚。
重建后的包拯墓园,于2004年被合肥政府列为第3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它已经成为一处景区,每年都有着不计其数的游客来到此地,瞻仰包公风采: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