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16年3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和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共同启动“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的未来——中日有识者的战略对话”研究项目,力图通过中日学者共同考察中日关系的历史,就1931~1945年中日战争的原因及背景,以及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达成一定共识,然后在双方关于历史认识的共识基础上梳理两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就未来中日合作关系进行探讨。本书为该项目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汇编,计有中方学者执笔的七篇文章和日方学者执笔的八篇文章。
主编汪朝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于铁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目录
总报告
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报告汪朝光
日中战争的原因与背景〔日〕波多野澄雄(刘星 译)
第一章近代化比较
——中日两国的国家建设
1930年代中期以前中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与工业化模式比较研究严立贤
近代世界中的日本和中国〔日〕吉泽诚一郎(刘星 译)
第二章国际关系/外交
——1920年代
从国际秩序的变化看九一八事变之前中日冲突的根源王缉思孙樱
东亚国际秩序的变动与日中两国的应对〔日〕中谷直司(刘晓慧 译)
第三章经济关系
——1910年代以来的贸易、投资、企业活动
20世纪前35年的国际经济秩序与中日经贸关系闫庆悦
现代中国经济的变迁和1930年代〔日〕久保亨(刘星 译)
关于日中战争之经济原因的诸学说
——以日本帝国史研究为视角〔日〕木越义则(刘星 译)
第四章文化关系
——1910年代以降
从文化“合作”到对抗
——中国人眼中的“东方文化事业” 徐志民
日中文化关系
——合作与背离〔日〕熊本史雄(刘星 译)
第五章全面战争
——国内因素
关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原因臧运祜
日中两国决策机制的变化
与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日〕光田刚(刘星 译)
第六章全面战争
——国际因素
再论1930年代中日走向全面战争的国际背景于铁军李卓
满洲事变、日中战争与国际关系
——以与德国的关系为中心〔日〕田岛信雄(刘星 译)
中文版作者简介
后记
后记
作为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与日本笹川和平财团的共同研究项目“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的未来”最终成果之第一部,《中日历史认识共同研究报告(战前篇):中日战争何以爆发》中文版即将付梓,在此谨就该书的成书背景、大体思路、主要特点等几个相关问题略记数笔,以为后记。
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波诡云谲,跌宕起伏,其间有正常的往来,也有日本友人对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支持,但更多的是日本对中国的蛮横侵略,尤其是1931~1945年期间日本对华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与惨痛的记忆,也极大地影响到中日关系。虽然那场战争结束已七十余年,但历史问题对于现实中的中日两国关系仍然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点,无论在中日关系良好的时候还是恶化的时候,都是如此。可以说,历史问题是处理中日关系时绕不开的一个问题。
2015年,当中日关系尚处于2012年以来又一轮低谷的时候,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与日本笹川和平财团本着“牢记历史、面向未来”的原则,就设立民间层面的中日历史认识共同研究问题展开磋商。双方认为,既然中日关系发展的重大阻碍之一是双方未能就中日战争的历史认识问题达成足够的共识,在中日两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今天,两国人民尤其是两国学者之间在历史认识问题上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使双方的历史认识更为接近历史事实,也使双方对彼此的观点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构建面向未来、着力合作的中日关系是不可或缺的。
有鉴于此,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与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决定设立“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的未来——有识之士的对话”共同研究项目,自2016年起,首先对1931~1945年中日战争的背景、原因、影响、教训等历史认识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进而对1945年之后中日关系的发展脉络分阶段进行考察,力求凝聚更多的建设性共识,并以此为基础,探求未来中日两国的和谐共存之道。
为具体实施该项目,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与日本笹川和平财团组成了由中日两国资深外交家领衔,由历史学家、国际关系学者、媒体界知名人士等每方各10人左右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以民间身份展开研讨,发表建言及成果。
2016年3月9日,两国专家委员会联席会议在北京首次召开,正式启动“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的未来”共同研究项目。经中日双方各自提名,会议讨论决定,中方专家委员会主任由外交学院原院长吴建民先生出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步平教授出任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于铁军担任秘书长;宫本亚洲研究所代表、日本原驻中国大使宫本雄二出任日方专家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为京都大学法学研究科中西宽教授,东京大学法学部高原明生教授担任秘书长,具体负责项目的协调和推进工作。会议并商定,以后在研究具体议题时,将邀请相关领域的更多专家参与其中,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将以公开方式发表。
此次会议之后,根据双方专家委员会的磋商和交流,进一步将项目划分为战前和战后两个阶段,并确定了第一阶段双方的具体研究主题和执笔者人选。研究主题方面,为了有别于此前学术界围绕近现代中日关系已经进行的一些国际共同研究和中日共同研究,决定将此次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双方对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的认识,即关注点不再是一些具体的史实,而是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在应对西方冲击而被迫开国之后所做出的不同应对,中日战争爆发之前两国国际秩序观的冲突,中日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对两国冲突酝酿和升级的影响,中日战争从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战争的国内决策过程及其国际背景等一些更为宏观、更具理论性的问题。专家委员会认为,基于这一思路的研究成果对于全面把握中日两国走向战争的原因、深入理解国际关系中有关战争与和平的一般理论,以及思考当今和未来的中日关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第一阶段研究课题参与者和论文执笔者中,除了历史学者,也包括了国际关系学者,俾使研究成果尽量兼具扎实的史实、宽广的视角、深入的分析和现实借鉴参考意义。
然而,项目启动后不久,先是担任中方专家委员会主任的吴建民先生于2016年6月因车祸不幸逝世,接着是担任副主任的步平先生于同年8月因病辞世。吴建民先生自该项目筹划伊始便参与其中,并主持了2016年3月9日于北京举行的项目启动会及其后的新闻媒体见面会。彼时其对中日共同研究项目的殷切期待溢于言表,至今犹历历在目。步平先生作为2006年底启动、为期三年的中日双方政府层面开展的共同历史研究的中方主持人,对民间层次的中日历史认识共同研究极为重视,在本项目正式启动之前便为项目的开展悉心擘画,提供专业指导,其渊博之学识和谦谦君子之风范,深为学界所敬仰。两位外交界和中日关系史学界德高望重之士的遽然离去,令中日双方所有的项目参与者感到万分痛惜!
斯人已逝,其志长存!为了继承吴建民先生和步平先生对中日友好事业的期许,并使项目工作能够继续顺利推进,中方专家委员经讨论后,邀请长期从事外事、新闻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经验丰富并热心推动中日友好事业的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文化部原部长蔡武先生担任中方专家委员会主任,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先生担任副主任,统领中方专家委员会和执笔者小组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进入本书的写作阶段后,先是在每位撰稿人提交的写作提纲的基础上,中日双方于2016年7月在东京召开了中日撰稿人碰头会,就各自的写作重点进行了充分的沟通,然后在此基础上由撰稿人执笔成稿。之后中日双方又分别组织了多轮本方撰稿人会议,对完成的稿件进行充分的讨论,向撰稿人提出修改建议。撰稿人修改后再将稿件提交给中日联合专家委员会进行审议,并根据反馈对稿件再做进一步的修改,最后由编者对各章内容统一进行最后的编辑和审校。可以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本书的各个章节,既反映了撰稿人本人的学术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各方的合理建议,是中日两国学者就一些共同关心的历史认识问题进行的一次严肃的对话。
关于本书的内容,总论和个论部分已有或略或详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关于中日战争的性质,即这次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在参加项目的中日专家中并无分歧。实际上,这一共识是双方进一步讨论中日历史问题的基本前提。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双方专家对于中日两国走向战争的原因的认识仍有差别,在同一议题下双方展开的对话和讨论也常常会令人感受到其间的张力所在。相信从这种充满张力的对话中,读者对中日战争爆发背景和原因及其当下认识的复杂性也会有更深切的体会。为此,我们在本书的编排设计上也采取了同一研究题目下中日学者一一对应的方式,以便于读者对参加该项目的中日学者的历史认知加以比较。
在项目结束、本书付梓之际,谨对决定设立该项目的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教授和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前会长羽生次郎先生,一直为该项目及此前多个中日历史共同研究项目提供具体帮助的笹川和平财团日中友好基金室的于展先生、小林义之先生、胡一平女士,为本书中的日文稿件提供专业翻译的刘星教授、刘晓慧博士,为本项目的顺利开展承担了大量事务性工作的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孙樱女士,为本书的编辑工作尽心尽力的赵晨先生和宋荣欣女士,中日专家委员会全体成员和所有参加该项目各章的执笔者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为项目进行卓有贡献而不幸逝去的吴建民先生和步平先生表示深切的怀念!希望这一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正确地认识中日关系的过去,更睿智地思考中日关系的当下和未来,并对我们思考和认识更广泛意义上的国际关系问题有所启发。
于铁军
2019年9月4日于北京大学
整理:石石 审核:李丽丽 宋荣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