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6月的一天,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遗址上突然来了一群中国客人。只见带头的这位老人十分激动,时不时举起望远镜观察远方,不断换着位置走动,偶尔又驻足思考,然后在笔记本上勾勾画画,不知道在计算着什么?
或许是发现了什么,这位老人对着旁边的人一遍分析一遍说,还原当时战场的情形。随着脱口而出的种种分析,陪同来的法国军事学者目瞪口呆,不可置信地问道:“你们这位将军,真的是第一次来法国吗?”
此时,主宾角色转换了。
诺曼底在哪里地图(法国诺曼底在哪里)
不过,尽管再怎么还原,其中一些细节还是不清楚。于是,这位老人就向身边的法国军事专家提出了4个问题。然而,面对老人的发问,法国军事专家顿时哑口无言,脸色越来越难看,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道,只好说道:这些问题估计当时的统帅艾森豪威尔也回答不上来。
看到他们的窘迫,老人反而没有失望,安慰道:“请不要见怪,我就是随便问问而已!”
随后,这位老人自己下到海边,在海滩上走了二三里路,一一丈量,经过仔细的计算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回去的时候,这位老人激动地说道:“这趟真是不虚此行,收获颇丰呀!”
那么,这位老人到底是谁呢?为什么会来到诺曼底遗址参观呢?他又提出哪4个问题,让法国军事学家语塞呢?
1970年,由粟裕将军带队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在结束对刚果的访问后,准备启程回国。当行程安排上报到中央,毛主席立即作出批示,让粟裕等人先不必回国,在中途经过法国巴黎时,可以停留几天,好好休息一番,同时致电驻法大使馆做好对粟裕和代表团的接待工作。
当时负责接待的大使馆工作人员曾提议,想带他们体验一下法国的风情和文化。那时的巴黎虽然饱经战火疮痍,但仍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文化和经济中心之一,尤其以浪漫风情闻名遐迩。
粟裕听到后,只是微微笑过,以不太喜欢逛街和游玩为借口婉言拒绝,让他们带着代表团其他人自行游玩,这顿时让驻法工作人员有些为难。
最后,还是同为军人出身,参加过长征的驻法大使黄镇,了解粟裕对军事领域的执着和痴迷,便说道:是想去马其顿防线,还是诺曼底遗址看看?
粟裕眼前一亮,未做犹豫便选择了去诺曼底遗址。于是稍作准备后,黄镇又请来了一位对诺曼底登陆战役有所研究的法国军事学家后,便带着粟裕等人驱车出发了。
诺曼底登陆战的遗址是在阿罗芒什镇,沿途的风景确实如工作人员所说的那般美丽,但粟裕在上车后,便掏出纸笔开始写写画画。身边的法国军事学者看了几眼后,惊奇的发现是巴黎到阿罗芒什镇的海岸线轮廓的地形图,地点批示的也很详细,俨然是一副军事地图般。
到达后,粟裕在环视一圈后,便匆匆赶往最高处的诺曼底纪念馆,在那里俯视着这片二战著名战役的遗址时。当时的他边看边分析道:从我们脚下向南纵深50公里的海域,就是盟军开辟的纵横各100公里的主战场,往东就是空降兵登陆的犹他滩,也是盟军伤亡比例最小的作战地点,它的左翼也曾空降过一个英国伞兵师,夺取了康恩运河的渡河点。
仅仅只是在看过遗址,就能做出这样一系列正确的判断,这不仅让陪同参观的驻法工作人员感到惊奇,也让那位法国军事学家着感到目瞪口呆,问身边人:“你们这位粟裕将军,真的是第一次来法国吗?”
而粟裕只是摆摆手,谦虚地表示只是曾多方收集、查阅过资料,还有很多不懂的细节。
随后,在征得法国军事学者的同意后,他问了四个问题。
第一,诺曼底登陆战役打响时,盟军兵力高达300万。那么,这么多兵力,盟军采取了哪些运输工具和登陆工具,具体数据是多少呢?
想当初,盟军300万兵力是怎么浩浩荡荡穿过英吉利海峡在诺曼底登陆呢?面对敌人的狂轰乱炸,如何让大部队的数十万的先头部队在海上得以保存呢?当初使用的工具以及数量是多少呢?这一切的一切对于粟裕来说,有足够的诱惑力。毕竟,登陆作战,战略和打法固然重要,但基础的保障才是关键。没人登陆,怎么作战呢?
第二,当初盟军为了方便机械辎重部队登陆,建立了两个人工港,但是如何将其固定,并做到能自由浮动呢?
一场大战,没有辎重火力,无异于无米之炊。跨海登陆作战,若没有坦克大炮的加持,还怎么打?无论要取得胜利,还是减少战士们的伤亡,辎重火力不可或缺。当初,盟军通过人工港口不断运输火力,那么它是怎么建造的呢?形状,结构又是什么呢?这都是问题。
第三,当时情况紧急,盟军一共建设了几个水泥墩子,又用了何种原料,何种结构组成的呢?有没有具体参数呢?
当时,盟军运输机械辎重,敌方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那么既然展开了猛烈的轰炸,为什么收效甚微呢?关键就在于盟军建设的纵横交错的水泥墩。那么,它们的形状,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第四,最根本的问题,盟军出动了陆海空三军,飞机大炮坦克以及9000多艘军舰,可整个塞纳湾的纵深大概在50公里左右,是如何做到多兵种和武器间的配合作战,并达到了作战效果?
战场上,火力的分布是个关键因素,那么盟军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这让粟裕非常好奇。
然而,4个问题下来,法国军事学者顿时语塞,脸色也不好看,只得尴尬道,恐怕当时的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都无法为此作出详细的解答。
这些其实都是粟裕一直想弄明白的问题,为此甚至查阅过很多资料,询问过很多军事将领和专家,都没有得到答案。所以粟裕并没有感到意外,反而笑着安慰学者,称自己总喜欢关注一下小细节,喜欢刨根问底,还请不要责怪。
为了弄清楚答案,粟裕亲自前往遗址的每一处地方,用脚步和经验去细细丈量和分析。当参观完整个人工港后,随身携带的本子已是密密麻麻。在回去的路上,粟裕高兴地说道:“这次真是不虚此行呀!”
回国后,粟裕又将上面所记录的内容详细撰写成册,在叶剑英、秦基伟等人看过后,也对此赞不绝口。
这只不过是一处与祖国相隔万里的二战战场遗址,何以让粟裕如此大感兴趣和花费心思?
原来在粟裕看来,这场经典的大兵团登陆作战,对日后收复解放台湾是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据岛顽固死守后,如何收复成为了建国后重中之重的问题。为此,毛主席钦点粟裕为解放台湾的总指挥官。
当时的大陆局势已定,国内上下极其热切盼望着解放台湾,所以在此时进攻盘踞海外的国民党,解放台湾,是最好的时机。
但粟裕心里明白,自己虽然擅长大兵团作战,但面对跨海登陆作战,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考虑的。
虽然当时离台湾最近的地方是福州市平潭县,但那里遍布126个岛屿,俗称千岛礁县,并不适合海陆空之间配合登陆作战。
还有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选择在哪里登陆?动用什么样的护航力量?使用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如何让密集部队依旧能灵活进攻,以求能顺利登陆?这些都是戎马半生的粟裕所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但也是不得不去考虑的。
身为一个高级军事将领,会想到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国际局势发生变化,有他国插手的情况下,再想解放台湾,恐怕就为时已晚了。不仅如此,常年奋战在一线的他,还需要考虑付出多少伤亡,歼灭多少敌军才能达到作战目标。
这些极具前瞻性的分析和毛主席以及党内多数高级将领的看法一致。为此粟裕还表示:打台湾,六七分把握不行,八九分把握也不行,要打,就要十分的把握。
还有让粟裕顾虑颇深的就是台湾背后的美国。自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采取敌对政策,扶蒋抗共,不断派舰队侵入我国领海。所以当真正对台湾采取武力措施时,他们是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粟裕曾考虑过寻求苏联的帮助,但在这件事上,苏联选择了不管不问,粟裕明白苏联是忌惮美国会加入进来的原因,并未多在意。毕竟整片中国大陆的解放,都是靠着中国人自己的力量,面对台湾问题,还是应该靠自己。
为此,粟裕作出过很多推演和计算,甚至考虑到当时的综合国情。
比如曾计算过,国民党的守军在30万到40万之间,如果攻台部队是50万,需要准备的物资将近14万吨,需要出动575艘千吨船只,而以当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无论如何也难以在短时间解决。
但这些只是国内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然而,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就在粟裕做出一张套作战方案后,65万解放军集结完毕,即将渡海解放台湾时,朝鲜战争爆发了。
全世界的目光都汇聚到了东亚,美国第七舰队悍然封锁了台湾海峡。此时,新中国不可能两面开展,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粟裕的攻台计划也被迫就此搁置了。
他只得望着大海对面的台湾,长叹一声:失去这次机会,下次就难了。
粟裕的预感是准确的,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上的形势风云变化,而收复台湾这事也因为各种原因搁置下来。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解放台湾一直是他的精神支柱,当坍塌的那一天到来时,他真的很难再去承担更多!尤其是毛主席将其列入领导抗美援朝的人选之中时,他也是拒绝的。
这位老将军是想在日后时间里,去竭尽所能,为收复台湾再做更多的准备。所以才会对诺曼底登陆战如此感兴趣,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只为多寻找到哪怕一分可借鉴的经验。
其实以毛主席超常的远见和洞察力,在攻台计划搁置后,也未曾放弃,做出过很多准备。
在1961年时,英国名将蒙哥马利曾访华,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在交谈中,毛主席向蒙哥马利这样介绍道:在我所有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擅长大兵团作战,淮海战役就是他这样打出来的。
而作为二战时英国的陆军元帅,和艾森豪威尔策划了诺曼底登陆的举世闻名的将领,竟也认真地点点头,表示认可。
其实这两人一生未见过面,但蒙哥马利对粟裕有着高昂的认可和崇拜,曾评价道:我最佩服的军事家有两位,一位是法国的拿破仑,一位是中国的粟裕。
在那次交谈中,毛主席也曾就诺曼底登陆战,和亲身策划参与过的蒙哥马利详细交流过,获取过很多宝贵的经验。而毛主席让粟裕在法国停留一段时间,或许也是想让他趁此机会,去好好考察诺曼底遗址。
其实,粟裕在访问完刚果后,和代表团中的段苏权少将这样说道:这次归国会途径法国,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考察一番诺曼底遗址。
毛主席的一个安排,即是满足了粟裕的这样一个愿望,也是为日后某一天会到来的登陆台湾做准备。
然而,这一天始终没有到来。没能见到收复台湾,国家统一,始终是粟裕将军心中的一件遗憾。
1984年2月5日,粟裕于北京逝世,享年77岁。在遗体火化时,家人从其头部骨灰中发现了三枚弹片。原来,曾一度折磨着粟裕的头痛,竟是来源于此,但就算是这样,头痛发作时,粟裕也不曾放下过有关如何顺利解放台湾的工作。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地凋零。宝岛台湾回归祖国只是时间问题,必将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解决。
那天到来之时,必将焚香告之战神粟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