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至2004年,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学院(原历史系)承担了“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课题任务。经过了长达5年的改革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特别是对高校的传统人文学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调整和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
历史学专业属于传统人文学科。像其他传统人文学科一样,它曾经有过历史上的辉煌。但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历史学科受到了空前的冷落和冲击。历史学科目前的境遇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首先,从历史看,在“历史研究为政治服务”的导向下,历史学科偏入歧途,造成了历史学科的政治庸俗化,使得历史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的价值受到了质疑。中国古代,史学为“显学”,其“资治”的功能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塑造了中国传统史学挥之不去的“政治”情结。传统史学“资治”的功能,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具有两重性。一是强调“资治”,使古代史家有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意识,他们力图通过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兴亡,提炼出“通古今之变”的规律性认识,这一点尤以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典型,从中体现了一种尊重历史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通过“褒贬”的评价手段,宣扬一种以道德的“善恶”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抛开这种做法的现实功用和政治功能,其中所强调的道德价值观念,宣扬了一些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以贯之、具有永恒意义的传统美德,表现了人类社会所公认的普遍的价值原则和中国人独有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是传统史学的人文魅力和科学价值所在。二是从强调“资治”功能出发,屈曲从于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的要求,形成了传统史学的政治附庸性。1949年以来,在史学传统和政治导向的双重作用下,史学走向了“历史研究为政治服务”的褊狭道路,其极端发展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影射”史学和“评法批儒”,史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丧失,堕落为政治的侍婢。这一经历使得历史学的学术性和人文性受到了巨大的破坏以至丧失殆尽。
其次,从现实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大潮中,历史学在学术文化领域的传统地位,面临着冲击和挑战。拨乱反正之后,国家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反映在教育领域和学术领域,呈现为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受到了社会的重视,而作为传统人文学科的文史哲则受到了冷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追逐经济利益的冲动和竞争的无序相适应,学术界和教育界也充斥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浮躁的学风,历史学“无用”的看法流行,历史学科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总之,历史学本身的发展局限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造成了历史学科地位与影响的下降。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传统人文科学社会地位和影响的削弱是不争的事实,其直接的社会后果是社会学术生态发展的失衡,并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社会后果,重新估价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科学的价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党和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最近,党中央提出了《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传统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重要的是历史学及其他人文学科如何把握住这一契机,通过自身积极地调整,找准社会定位,承担其社会责任,加快本学科的发展。
目前,在传统人文学科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以历史学科的高等师范教育为例,首先,高等师范的历史学科教育,存在着与素质教育相背离的倾向。在以往的历史专业教学中,偏重于一些先入为主的理念和知识点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抑制了学生的活跃思想和创新思维。历史学作为一种传统的人文科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气节、集体主义与群众观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历史学教育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正确做人做事的基本品质为中心,人文素质又是各种素质的基础,因而,历史学科的教育应该侧重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往的历史学科教育偏重于知识性的灌输,而忽视了对人文素质养成方面的作用,说明高等师范历史学教育存在着缺失。其次,高等师范的历史学科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老化的问题。一是史学观念的陈旧,如以阶级斗争史观来阐释历史,将复杂的多元因素和线索交叉作用的历史进程简单化了。适应政治需要的套用与比附,又使得史学庸俗化。二是教材内容老化,教材因循守旧,陈陈相因,没有及时地将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吸收进来,使得史学的学术研究与学科教育严重脱节。此外,课程体系的结构也不尽合理。再次,高等师范历史学科教育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也落后于时代。如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实行“填灌式”,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检验考试方法的标准化也制约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教学手段也落后于时代,信息化手段的介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最后,高等师范历史学科教育的改革,缺乏系统化的整合。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尝试一直都在进行,并形成了许多成果。但这些改革尝试和措施往往是自发的、局部的、单一性的。尽管一些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但还没有整合成一些具有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形成比较成熟定型的以科学的史学观念为灵魂,以合理的教学模式为框架,以先进的方法技术为手段,以新的教材为依托的整体改革。
基于上述认识,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适应于时代的需要,形成了我们对本学科教学的基本改革思路。
历史学属于人文科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学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科学性和人文性。历史学首先是一门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尽管这里所说的“历史科学”是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概括,但科学性是历史学的基本属性是无可置疑的。历史学的一项根本性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及其相关性的考察研究,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则。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历史的现象是复杂的,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隐含在繁复的现象和过程之中,所以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有正确的理念与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但仅此还不够,还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细节,并对此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并把这些细节、片段加以连接,探求其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所以高等师范历史专业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求真”,“求真”是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统一。同时,历史学还是一门人文色彩浓郁的社会科学,除了上面所说的作为一般的科学所应具有的性质和所承担的任务外,它还具有“潜在的价值和意义功能”,即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平衡的进步。历史学教育应该培养人文精神,所谓的人文精神是求善求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结合促成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1世纪我国文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宏观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我国文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一文中指出:充分认识文科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独特性质和潜在价值,借助(而不是牺牲)文科教育自身的优势,将文科教育推向世界,推向全社会,从而进一步开发可能的资源。如果说历史学教育作为人文科学所发挥的科学教育是一种显性的社会功能的话,那么历史学所承担的人文教育则是一种隐性的社会功能。在过去,在历史学教育中,过多地强调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注重了历史学的“有用之用”,而抹杀了它的“无用之用”,确是历史学教育的重大失误。
二
循着上述的探讨与思路,围绕着突出高校历史学教育的两个重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进行了较系统的专业教学改革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现将我们的经验和做法介绍如下。
首先是关于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尝试。我们先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口放在基干课程教材的建设上。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基干教材的建设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石,所以我们提出了以教材建设为主线和重点。在近5年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了山东省统编教材《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史》和《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史》的修订再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参考的编撰出版,教育部统编教材《世界历史配套教材》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3卷。此外还编著出版了各种专史教材9种之多。在教材的建设中,特别注意到史学理念的更新和内容的充实更新。如在编写新世界史教材时,采用了新的史学观点。以往的世界历史教材,往往使用“阶级斗争史观”去解释历史的发展,认为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这种褊狭的史学观念导致了一些弊端,如教材内容覆盖范围狭窄,理论与史实严重脱节,简单化和概念化的倾向突出等。在编撰新教材时,我们提出了“两线论”模式的全球史观。这种史观立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视角,高屋建瓴地对世界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运动变迁进行整体研究。这种新的史学观念认为,人类历史沿着“全球一体化”和“世界秩序合理化”这两条线索发展。“一体化”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合理化”则是对“一体化”进程出现的谬误进行纠正。世界结构走向一体化以及国际秩序和规则的合理化,共同组成了世界历史向前发展的两条线索,它们之间的互相制约平衡、交错互动,使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动态性、曲折性、周期性和阶段性。由于采用了“全球史观”,新编的世界历史教材视野更广阔,内容更丰满,线索更清晰,更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多元性、复杂性和规律性,还克服了长期统治国际史坛的“欧美中心论”的局限性和用国别史拼合世界史的历史编纂方法。新教材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在教育部2001年编制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得到了相应的肯定。在教材建设上通过更新史学观念和内容更新,更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教育的科学精神。
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中,我们还进行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的设置尝试。1998~2001年,我院主持承担了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项目“文化传统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的研究工作。该研究课题的主旨是,针对目前大学教育中,对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的强调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以及随着对外开放,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而造成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退步,借助于历史学科的特点优势,通过“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设置,从多个侧面介绍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加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并把这种认识与认同逐渐内化为一种素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自觉,激发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爱国热情。“系列课程”设计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国社会风俗史”“中国传统道德概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传统文化名著述要”等7门课。与此同时,我们还先后编写了5部与之配套的教材。“系列课程”绝不是原历史专业课程简单的缩版,而是适应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需要,针对跨专业的特殊教学对象的需求,经过精心组织设计,并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调整,逐渐定型的。在本校的跨系选修课程中,该系列课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选修人数一直名列前茅。“系列课程”以“跨系选修”的形式融入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取得了良好的兼容互补的作用,特别对理科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发挥了作用。我们认为,“文化传统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的尝试,为高校历史学科教育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与空间。面对历史学科的自我封闭和历史教师市场需求的萎缩,如何振兴发展高校的历史学科教育成为高校历史专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开设“系列课程”不仅是向历史学科融入大文科教育迈出的重要一步,而且也是发挥高校历史学教育“无用之用”的有益尝试,它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这一大的舞台上重新展示了历史学科独有的魅力和不可或缺的地位作用。
其次是关于历史学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尝试。在这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项目中,与之配套,我们还承担了2个校级教学改革的立项项目。一是“历史学‘三个一’教改模式”,二是“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前者尝试在教学模式上有一种创新,它借助于典型效应推动全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后者则立足于一个二级专业,通过点的实验取得经验以求获得面的突破。“三个一”教改模式的立项主要针对传统的人文学科教育存在着的重传授而轻探讨,重知识积累而轻方法训练的缺陷,立足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提出的。所谓“三个一”,即在文科大学生中提倡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读一本书,研究一个问题,发表一篇文章”。“读一本书”即结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先确立一个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中通读、精读一本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强调读一本书不是仅局限于一本书,而是以一本书起家开路,获得体验进而博览众书。“研究一个问题”即在读书的基础上,在强烈的问题意识的驱动下,选择一个有价值且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学习,探索研究方法。“发表一篇文章”,即将读书研究的成果最终凝结为一篇学术论文。这既要一个学习过程,又是一种成就体验,是对学习研究的归纳性总结。“三个一”的教学模式绝不局限停留在“一”上,而是通过三个“一”的基本训练,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地展开读书和研究,使学习具有个性化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创造性。“三个一”教改模式旨在构建新的教与学的互动机制,是一种关于大学文科教学的通用方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尝试中,如何把作为传统人文学科的历史学教学和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也是打破历史学科教育困境的途径之一。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我们以世界近代史课程为突破点,投入了力量,制作完成两个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世界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网络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实现了优秀教学资源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以课件《世界近代史网络课程》为例。该网络课程主网页采取了框架结构,包括横向导航栏、纵向导航栏、学习栏3个部分。横向导航栏有8大模块的超链接,即“课程学习”“问题解答”“学习资源”“自我测验”“专题讨论”“搜索查询”“在线帮助”“关于我们”等。纵向导航是不同模块的栏内导航。两种导航形式以“课程学习”模块为中心。在“课程学习”的模块中,学习内容以章、节、目依次排列,每章都有“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数”等说明。课程以“目”为基本学习页面,设有导论、基本内容,并配有丰富多样的名词解释、图片、表格、地图等超链接。为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和深入思考,每目还设有“主要内容”“重点问题”“请您思考”“影视学习”等栏目。此外“学习资源”模块中还设有“研究综述”“史著导读”“史料摘要”“论著索引”“大事年表”和“人名地名中外文对照表”等。在“专题讨论”模块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答疑、交流、研究、讨论。在“自我测验”模块中,学生可以通过抽题测验,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绩。这套课件的设计,立足于辅助性质,有利于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为自学和创造性、研究型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该课件成为“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教材”。
再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尝试的基础上,2003~2004年,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上,力求抓住重点,实施突破,取得经验,进一步推动整个历史学科试点专业的探索发展。我们确定了“世界近代史”和“中国社会风俗史”两门课程作为精品课程申报项目,前者为历史学科教育的主干课程,后者则为一般必修课程。目前,“世界近代史”课程已获得山东省精品课程建设的立项,并推荐申报国家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立项。该项精品课程建设的立项,有着深厚的学科积累。该专业设有博士点,并为省级重点学科。该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出版了有重大影响的教材10余部,其中包括教育部统编教材、教育部“七五”规划教材、“八五”国家重点书目、教育部推荐教材、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教材、山东省高校通用教材等,并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的史学成果,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和基础,以建设和使用一流的、立体化的教材为依托,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着重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的创新改造。其中把建设立体化教材为工作重心,突出特色,带动整体,推动课程全方位的改革。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做示范性的尝试。
三
我们通过“历史学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经过了由个别到一般的总结归纳,获得了以下认识:
首先,在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中,应注意发掘它们的“无用之用”,使之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其潜在的功能。以往的传统人文学科教学,往往等同于理科教学,注重于知识性、技术性的灌输和学习,抹杀了文科教育的固有特性,忽视了对其人文内涵的阐发和领悟,文科教育及学习被工具化了。这也是传统文科教育的路越走越窄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强调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今天,应注意发挥传统人文科学教育的独特作用。在现代社会里,对科学技术进步的片面追求往往造成人格构成上的缺失,而传统人文科学的学习教育可以提高对人性的自觉,有助于道德人格的完善和矫正人构成的失衡,促成人才的全面发展。所以如何在传统人文学科的教育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其次,在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培养。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人类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决定了人文科学很难标准化、量化以及模式化。而以往的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却有一种标准化、量化和模式化的倾向,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学双方缺乏自主空间,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导致了学科本身的僵化。在教学改革中应提倡引导和激发,引导是开阔思路,选择正确的方向;激发是刺激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如何把正确的引导与保护学习的创造性的关系处理好。
再次,在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中,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的人文学科教学中,课程的信息容量和信息处理是关键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学科,如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古典文学等,背景资料、语言疏通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材形式单一,往往只有少量纸质教材,信息量不足,且在信息的分类及联系的处理上很难形成体系,制约了传统人文学科教育的发展。此外,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尤其在大学跨系选修课的教学中,如何适应不同专业的学生,使传统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能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获得学生的认同,是这类课程开设成功的关键。有鉴于此,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网络,建设立体教材和教学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这将成为今后文科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如何避免形式主义,注重于实际效果,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最后,在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改革措施的系统化和整体性。教学改革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改革措施的衔接配套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进行每项具体的教学改革时,应考虑到它与整个系统的兼容性,如我们在“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中就进行过跨系选修性质的“系列课程”与“两课”和各专业课程体系兼容性的论证。教学改革的过程具体地讲是由局部到整体,由渐进到突变,在这个进程中,如何处理好教改的总体目标设计与具体的改革措施步骤间的协调,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原载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后编入《山师学人与山师学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卷》(李宗刚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山师学人与山师学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卷》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排版:孙志军
初审:王盛辉
复审:张登德
终审:李宗刚
学报公众号
学报网址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电话|0531-86180064
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官网 |
邮箱 | shanshixuebao@126.com
发表评论